第61章 普救寺留情
作者:慕铎闻心   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最新章节     
    三人上了车,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他们的目的地是永济县的普救寺。
    姬夏坐在驾驶座上,熟练地操纵着方向盘,车子在高速公路上疾驰。他时不时地通过后视镜观察着狐灵儿的状况,心中充满了担忧。毕竟,狐灵儿刚刚恢复身体,他担心她会不会因为车程颠簸而感到不适,或者出现晕车等不良反应。
    然而,或许是姬夏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了。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转眼间就过去了,而狐灵儿在李婷的悉心照料下,竟然安然无恙,没有丝毫不适的迹象!
    这让姬夏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对狐灵儿的坚韧和适应能力感到钦佩。他暗自庆幸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同时也感激李婷的细心照顾,让这次旅行能够如此顺利。
    车子缓缓驶入了永济县,朝着普救寺驶去。狐灵儿好奇地望着窗外,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这段新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他们将在普救寺中经历怎样的奇妙际遇呢?一切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到了景区,姬夏把车子停到了车位上。看到前面的广场之上人头攒动,三人便立即向着那边移动。
    “说起这广场,那可是大有来头。”姬夏一边带路,一边向李婷和狐灵儿讲述着他所听到过的趣闻:
    这里的寺前广场上立有一块同心大锁。一面书着“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一面书有“永结同心”的字样。
    正是这块同心大锁,让普救寺名声大噪——
    全天下的有情人,在自己婚姻已定的情况之下多数都会慕名而来到此参观,顺便将自己和爱人的名字刻在景区售卖的“同心锁”上,然后锁在专供游人留念的锁链之上,借此来祈求两颗相爱的心能够永远厮守在一起。
    不过,人们常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假如一对原本相爱的人,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要分手了,这“同心锁”又该怎么处置呢?据说,由于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有些“同心锁”上早已是锈迹斑斑了。而即将分手的两个人都不愿意再和对方“心连心”,无奈之下只得请来工作人员使用电锯将其强行分开了……
    分开后,他们便又将刻有自己名字的“同心锁”与新的爱人的名字一起锁在了铁链之上……
    这样的事情,或许每天都在上演着,然而真正相爱的一对人,今生恐怕只会锁一次名字吧?
    讲到此处,姬夏故意停了下来,用期待的眼神看向李婷。
    李婷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说道:“姬夏,你这是在讲别人的事儿呢,还是在说自己呢?难不成你和丹丹姐的‘同心锁’也在这儿锁着呢?”
    姬夏一听,脸上稍微一红,辩解道:“那些都是我听别人说的,具体怎么样我也不清楚。不过,我要申明一下:由于种种原因,我姬夏和郑丹丹并没有在这里留下什么‘同心锁’,这或许就是我们两人之间永久的遗憾了吧?”
    听着姬夏坦诚地讲述自己和郑丹丹的过去,李婷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生怜悯。她知道,自打郑丹丹因为车祸意外离开之后,这么多年来,姬夏的心里一直在思念着她。可是,阴阳两隔,人死不能复生,姬夏心中到底藏了多少苦多少委屈,或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吧?
    李婷轻轻地拍了拍姬夏的肩膀,安慰道:“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姬夏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前方。
    这时,身旁的狐灵儿插嘴道:“姐姐、姐夫,既然‘同心锁’是留给天下有情人的,那么你们两个为什么不把名字也刻在上面呢?”
    两人对视了片刻,面露笑容,终于手牵着手迈向了那个巨大的“同心锁”……
    锁好了刻有两人名字的“同心锁”后,他们一行三人便拾级而上,登上那一百零八级台阶,来到了莺莺塔前。
    此刻,就听景区里的导游,手拿大喇叭,对着一众游客讲道——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片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土地。眼前这座古朴典雅的方形密檐式砖塔,原名舍利塔,但因其承载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而广为人知,那就是《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邂逅之地,故民间亲切地称之为“莺莺塔”。
    这座塔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的瑰宝,更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工艺,拥有一种特殊的回音效应——“普救蟾声”。这一奇特现象,使得莺莺塔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三门峡的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磴琴声”并称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更是被誉为世界奇塔之一。
    那么,什么是“普救蟾声”呢?简单来说,就是当游客在塔西下方敲击时,能听到从塔上传来“咯哇!咯哇!”的蛙鸣声。这种声音如此逼真,仿佛真的有一群青蛙在塔上欢唱,令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声学专家们更是将莺莺塔的“蛙鸣”与缅甸掸邦的摇头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等并列为世界六大奇塔,可见其非凡之处。
    让我们来更详细地了解一下这座塔。莺莺塔平面呈四方形,底层边长8.35米,南向辟门,内部为方室,室内后壁还设有一佛龛。第一层塔室不设楼梯,但室顶砌作叠涩八角穹隆,中间有一孔可通往上层。从第一层开始,塔身内部都是方形空筒结构,这种设计不仅美观,更有助于声音的传递和反射。塔上壁用砖叠砌出檐13层,塔身高达40米。游客们可以沿着塔内的转角通道和台阶盘旋而上,逐层欣赏塔内的美景。
    关于“普救蟾声”的奥秘,几百年来一直是个谜。但自从1986年起,永济县政府与山西大学、西安交大、黑龙江大学以及中科院声学所联合,对莺莺塔的声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科学考察。经过多年的研究,专家们终于揭开了这一谜团。原来,“普救蟾声”的产生与特殊的地形地貌、建筑结构以及建筑材料密切相关。当声波在塔内传播时,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反射和折射,最终形成了与蛙声极为相似的感觉。
    现在,当我们再次站在莺莺塔下,倾听那悠扬的“普救蟾声”时,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更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游览中,能够尽情享受这座古老建筑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盛宴!
    导游讲得很详细,三人听得很投入,不知不觉中大半天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