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翰林院的侍读刘文善一脸困惑,“孔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孔讷回答:“卧牛山的买卖没谈成。”
刘文善愣住了,他身后的翰林院学者们更是义愤填膺。“太过分了!”
“孔夫子亲自出面,已经给了那个商人足够的面子,他居然还不识抬举?”“国家培养官员的重要举措,他竟敢阻挠?这个狠毒的商人,我们应该昭告天下!”
虽然生气,刘文善还是说:“孔夫子,既然对方不愿意免费捐赠,我们何不掏点钱,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等书院开张,凭夫子的声望,这些钱财想必……”他没有细说,毕竟谈论金钱对他们这些高贵的文人来说是不光彩的。
孔讷按捺住情绪,叹了口气:“老夫已经说了,用一百两银子买下来。”一百两这么多啊!
翰林院的文人们脸上有点肉疼,但还是开口道:“那就一百两吧,我们凑一凑也不是难事。”“对!”
“孔夫子,你答应他就是了!”
孔讷摇头:“有人跟我抢,还记得乌衣巷酒楼的那个小混蛋吗?”大家纷纷愣住了。
然后猛然醒悟过来。
那天发生的事情,他们记得很清楚。
蓝玉那群粗鄙之人,他们不屑与他们计较,但那个侮辱天下文人的兔崽子,他们敢!
孔讷冷冷地说:“他拆我的台,我说免费,他就出一百两;我说一百两,他就出两百两”嘶!
这家伙不是东西啊!
这明显是在跟孔夫子唱反调!
孔讷深吸一口气说:“我说我们的举动是为了天下文人,他怎么说?”“他说他是为了天下百姓!”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
口气真大啊,那小子!
还天下百姓?
他以为他是谁?还惠及天下百姓,天下百姓需要他拯救吗?他是皇帝还是皇孙?
这天下都是朱明王朝的,跟他有什么关系?
真是狂妄自大!“孔夫子!”
那个叫刘文善的侍读厉声喊道,义正言辞地说:“这种没眼光的混蛋,我们要为天下文人讨回公道!”
孔讷想了想,看着众人说:“在这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他的身份,如果他跟蓝玉等人有很深的牵扯,我们就需要忍耐一下,毕竟小不忍则乱大谋。”说白了,欺软怕硬。
怕死啊!
蓝玉那种狗东西他们都羞于提起,真疯了,把他们都揍一顿,谁能说理?
上次黄子澄被闷麻毒打,孔讷就觉得是这群嚣张的武人干的!
他可不想步黄子澄的后尘。
毕竟年纪大了,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刘文善拱手说:“夫子考虑得周全,这事我来办。”“好!”
孔讷点点头,随即想起什么,对众人说:“你们看看这篇关于《道德经》的新解读。”众人都是明朝有头有脸的儒家学者,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文人。
他们庄重地翻开孔讷手中的书本,以及《道德经》的注释。
就像当年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前,翻开《朱子集解》一样重视。
众人看着《道德经》的翻译和注释,那些新颖且合理的解释,不正是更符合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吗?
众人的脸色大变,露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肃。
不知过了多久。
刘文善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带着炽热,看着孔讷说:“孔师这次颠覆性的解读,丝毫不逊于朱子对科举八股文的贡献!”“这就是我的老师!”
“孔夫子高瞻远瞩,这才是《道德经》的真正含义!”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对这篇解读给予了高度评价。
孔讷摆手:“这不是老夫的着作,这是刘三吾给老夫的。”嘶!
刘夫子竟然有如此博学的才华?
众人纷纷震惊。
孔讷笑着说:“不过这也不是刘三吾的原创,站在刘三吾背后,还有高人。”“是谁?”
众人更加惊讶。
孔讷淡淡地说:“是谁重要吗?我们是大明的文人,拥有最无私公正的心,无论是谁,只要能解读出这样的学说,不就应该让我们推崇和学习吗?所以,是谁,其实并不重要!”众人神色一变,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敬佩:“孔夫子此言高尚!”“你是大明最纯粹的文人!”“这胸怀,我们应当学习。”
“惭愧惭愧!孔夫子说得对,是谁并不重要。”
“孔师放心,这话我们会尽快在大明推崇!”孔讷点头:“这样很好。”
几人在庭院里讨论了一些文学雅事,刘文善便先告辞了。
他还需要去查一下朱怀的身份,不便在此久留。
奉天殿。
朱元璋正准备召见詹徽和傅友文。
但两人似乎掐准了时间,竟然主动同时在殿外求见朱元璋。
过了一会儿,两人进入奉天殿。“陛下!”两人异口同声。“我来送礼!”
两人再次异口同声,卖关子都这么一致。
两人疑惑地对视一眼,然后看到对方手中的无烟煤,目光瞬间转移。朱元璋明知故问:“哦,送什么?”“无烟煤!”
两人再次同时开口。
朱元璋笑道:“然后呢?”这次两人一起沉默了。
沉默片刻,傅友文对詹徽说:“詹大人,您先说吧。”詹徽也不客气,指着手中的无烟煤向朱元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陛下,别小看这个东西,它最近在应天很流行,昨天我没买到,今天一大早就去买回来了。”“这玩意儿火力强劲,能烧很长时间,而且不会产生有毒气体,最主要是它卖得便宜!”“普通百姓绝对能负担得起!”
“所以,只要我们大明掌握了这个东西的销售权,那么这个冬天百姓的生死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朱元璋看着詹徽,似笑非笑地问:“哦,那在哪里买呢?”詹徽犹豫了一下:“微臣来得匆忙,还没来得及查清楚是哪家在出售。”“呵呵。”
朱元璋冷笑:“邀功第一人啊!”詹徽被吓得不轻,“微臣,微臣...”
朱元璋挥手制止:“别和我说这些废话!派人去山西一趟,把那些无烟煤矿的山全买下来!趁着百姓还不知道其中的利益,朝廷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买下。”“啊?”
(李王的)詹徽有点懵了。怎么感觉皇上好像都知道了?
朱元璋笑道:“应天府的无烟煤是由朱怀供应的,煤山在上元,叫卧牛山。”“我不和他争利,他告诉我,山西那边还有很多。”嘶!
一直沉默在一旁的傅友文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冷气。
又是他吗?
这可是关乎天下万民的大好事啊!而且这种无烟煤卖得便宜,普通百姓家也能买得起。
没想到,竟然是他又一次!看老先生的样子,显然是事先打听过,亏得自己和詹徽还神神秘秘的。
等等!
皇上刚才说什么来着?
他不和朱怀争利?
这是关乎利益的事吗?这是关系天下的大事,关乎百姓生死的国事!如果是普通人拥有这些无烟煤,朱元璋还会这么和颜悦色吗?
恐怕早就抢去了吧?
傅友文还在思考,聪明的詹徽已经开口了。“恭喜陛下!”
“大明有这样的贤人关心天下,是大明之福!是国家之福!”傅友文:“”
可恶啊!又被他抢了先机!“臣赞同!”
傅友文随即开口。
第120章、摇椅赠予,笑容满面!
朱元璋讨厌溜须拍马的大臣,但他喜欢听这些人拍他孙子的马屁。
不知为何,听到这些话比他们夸奖自己还要舒畅。朱元璋咧嘴大笑:“不错,是大明之福,是国家之福!”“不过。”
话锋一转,朱元璋盯着詹徽和傅友文说:“山西一带的无烟煤虽然能缓解北方的危机,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论朱怀是谁,傅友文心里清楚。“这种无烟煤在市场上卖也就二十文。傅友文,你给咱算算,要保证南直隶源源不断供应无烟煤,朝廷需要多少钱?”傅友文不知道朱元璋打算干什么,低头思考,心中大致估算道:“大约需要六万两白银左右。”朱元璋皱眉思索,说:“如果咱以二十文一斤买入,十五文一斤卖出呢?一斤亏五文,总共亏多少?”傅友文瞪大的眼睛越来越圆,不可思议地看着朱元璋,心里佩服极了!
老先生在保护他,暂时不想让他暴露在人前。
这一点是肯定的!
但随着民间冻死者不断增加,朝廷却无能为力,民间肯定会对大明朝廷产生怨念。
现在朱元璋把朱怀的无烟煤买下来,然后以每斤亏五文钱的价格卖给百姓。
这一招真是太妙了!
不仅没有和朱怀争利,还赢得了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老先生的智慧,真让傅友文望尘莫及。
虽然朝廷看似亏损,但在灾年,朝廷岂能不拨款的道理?
傅友文默默地算了算,如果朝廷正常拨款救灾,那可能比这亏损消耗的钱财更多。
如今朱元璋以每斤无烟煤亏损五文钱去贩卖,不但稳定了朝廷的财政,避免了大规模的财政损失,还不会让百姓认为皇帝在争利。
为什么呢?
市场上二十文,朝廷却卖十五文,这对百姓来说就是恩惠。
十五文,哪怕再穷的家庭,买一斤,省着点用,也能度过大半个冬天!
这真是造福百姓的举动!
傅友文心悦诚服地对朱元璋说:“吾皇英明!”詹徽也想通了,随之拜见:“吾皇英明!”两人由衷而发,没有半点虚假。
老先生真正做到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有这样一位帝皇,是大明和汉人百姓的福分!
朱元璋说:“那行,咱这就去办。”
当然,朱元璋还有一点没说,现在国库里银子不多,一下子拿出六万两他拿不出来。
但他可以利用朱怀的无烟煤先卖钱,卖掉的钱,朝廷只需每斤补贴五文,把差价给朱怀就行。
这样一来,就能完美解决国库银两不足的问题!
啧啧。
朱元璋笑了。
午后。
阳光明媚。
朱怀自制了一张摇椅。
他躺上去,来回晃动,感觉效果不错。
马三宝在一旁乐得合不拢嘴:“爷,您真聪明,这可是好东西,看着就舒服。”
朱怀笑了笑:“是给老先生做的,没事时可以躺上去晒晒太阳,你去拿两条毯子,一条铺上,一条盖着。”“好的!”
马三宝屁颠屁颠地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