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刘府除了厚葬了刘公子之外,再未做其他。
刘将领在朝堂之上见了尚书大人,也从未提及过那封提亲信件,依旧客客气气地打着招呼,他只是在暗中查询到底是何人放到他书房案桌上的信件,信上提及的内容,他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到底是谁握着他的这么大的把柄,此人不除,他一日难安。
关于那南大小姐他已经查的非常清楚,就是个智力欠缺的痴傻儿,如此一个名声尽毁的傻子,谁会在乎她?
刘将领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南府这边,一直等待刘府上门提亲的南穆清得知刘公子突然暴毙之后,还震惊不已。
这事情巧合的让他一度怀疑是大女儿做的手脚,但想想刘将领的能耐,又否认了此想法,他那个痴傻的女儿绝对没有这个能力,虽然身边的丫鬟会点拳脚功夫,但不足以夜闯刘府,更何况,书信提亲一事全府只有他知晓。
至于顾芷蓝,他真是高估了她,还以为她有多大的能耐与自己抗衡,她这些年在山庄的事情他查的清清楚楚,除了最开始的几年外出巡查铺子,后来直接全权交给了有点能力的丫鬟代劳,之后一直待在山庄并未外出,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底气与他作对。
南穆清此时比较忧愁的是老夫人,御医也请了,就是查不出母亲到底为何突然失忆,御医留下一张调养的方子便回了宫。
就连御医都束手无策,他也丝毫没有办法,在二夫人的提议下,也只好寻找寻找民间是否有隐藏的神医。
南穆清更加着急的是为大女儿寻找夫婿,接连几日也没有相中的人选,此事令他烦躁不已,雅儿的婚事不可再拖,为了替南凤曦尽快寻找到夫家,他可是一直在书房内思考此事。
老夫人这些日子闭门谢客,她也在试图想起一些事情,让伺候在旁的方嬷嬷不停讲述以前的事情,
方嬷嬷也是尽职尽责的,即便嘴皮子都磨得起了泡,依然滔滔不绝,她比谁都希望老夫人尽快恢复记忆,因为她能感受到,老夫人看她的眼神一天比一天的嫌弃。
还有,老夫人的脾气也越来越差,气性更大,短短几日已经把自己气晕了两回。
其中有一回还是二夫人与二小姐过来探望,也不知道二夫人哪句话惹恼了老夫人,老夫人直接将手中的茶盏扔了过去,若非二夫人躲避的及时,就砸在了脑袋上,但老夫人似乎还不解气,手边有什么便朝着二夫人扔什么,直到二小姐搀扶着二夫人快速逃离了房间。
老夫人见人跑了出去,非常愤怒,越想越气,直接把自己给气晕了过去。
但二夫人好似不记教训,还三番五次地前来打扰老夫人,似乎非常喜欢把老夫人气晕般。
南凤曦听到这些事情后,讥讽一笑,旁人或许不知,但她知道二夫人为何如此行事,这二夫人早已对暗室内的金银珠宝心痒难耐。
南凤曦本想趁此机会前往南穆清的书房查探一番,奈何,南穆清最近不知道在忙什么,一直忙碌到很晚,之后又在书房内歇息,她还没有寻到机会潜入书房,
不过,后宅的姨娘们已经开始磨拳擦撞,南凤曦相信用不了多久,南穆青便开始流转在各个姨娘的院落。
毕竟,在她的暗中操作下,姨娘们可是偷偷花了大价钱从外面买了霸道的情香,足够南穆清沉迷的。
还有一事令南凤曦费解,刘府竟然没有传出她的不好谣言,按照刘公子父母的秉性不该如此无声无息,她直觉这其中有人插手阻止,但可以肯定绝对不是南穆清。
六日后
皇宫 昭纯宫内
三公主望着纸上记录的生辰八字,面露喜色,还不忘记夸赞贴身宫女道:
“采月,你做的不错,本公主一定要好好奖赏你。”
采月受宠若惊般应道:“多谢公主,替公主解忧是奴婢的分内之事。”
三公主很满意采月的态度,当视线落在另外一个人的名字及生辰八字上时,疑惑不解道:
“怎么还有南凤曦的生辰八字?本公主只要南倾雅的便够了。”
采月眼眸微闪,轻声解释:
“小姐,奴婢从小李子口中得知,皇后娘娘已经将候选九王妃的名字登记在册,当时娘娘书写名单时,小李子还在一旁伺候着,亲眼瞧见册子上并排两列整整齐齐地书写了十人姓名,若公主突然添加一人,太过突兀,唯恐皇后娘娘会发现,所以奴婢才捎带着也托人查了南大小姐的生辰八字。”
采月见公主将信将疑,又继续道:“公主,反正那南大小姐就是一个充数的,只要不被皇后娘娘发现便好,等净信大师入了宫,我们再想办法从大师那边入手,不怕此事不成。”
三公主闻言便没有了顾虑,虽然不知道哪里有些怪怪的,但容不得她多想,听闻净信大师已经前来皇宫的路上,她得尽快把南倾雅的生辰八字添加上去,为了不被母后发现,也只能顺带着把南大小姐也写上。
想明白了的三公主,将南凤曦还有南倾雅的生辰八字熟记于心后,便带着采月疾步往凤鸾宫而去。
殊不知,凤鸾宫内的皇后早已等待三公主许久。
此时端坐在桌案前的皇后娘娘看着面前的这本九王妃候选名单的册子,眼底尽是笑意,朝堂中那几个保持中立的老家伙,为了不让他们府中的闺阁小姐被她选中,已经暗中投靠了她四皇儿的名下,如今她皇儿的势力大增,皇后娘娘恨不得为九皇子多选几次王妃,九王爷这克妻的名头可真是好用至极。
想到此次四皇儿向她提起的筹划,她顿觉不错,只不过,那南府大小姐的名字不能是她写上去,否则皇上会怪罪她的。
为了四皇儿的大业,只能先委屈了她的女儿三公主,三公主一向得皇上的喜爱,等事发后她再向皇上求求情,三公主领个罚也就了事,到时候事已成,皇上在文武百官面前,也不好反悔。
此时殿外的宫女前来禀报:“启禀皇后娘娘,三公主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