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名字:紫禁城:康熙时代的全景扫描
作者:丁凡星   历史追光者最新章节     
    紫禁城,历经明清两代的修缮与扩建,占地面积约 72 万平方米,房屋九千余间。
    它坐落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四周环绕着高大坚固的城墙,城墙高约 10 米,底部宽约 8.6 米,顶部宽约 6.6 米。城墙的四角各建有一座角楼,造型精巧别致,风姿绰约。
    紫禁城共有四座城门,南面的午门是正门,也是皇帝出入的主要通道。午门高约 37.95 米,整体呈凹字形,中间的门楼为重檐庑殿顶,东西两侧的庑房向外伸出,形成环抱之势,犹如五峰突起,气势磅礴。从午门进入紫禁城,便来到了一个庄严肃穆的世界。
    紫禁城内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举行朝会和典礼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
    太和殿位于紫禁城的中心,俗称“金銮殿”,是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建筑面积达 2377 平方米。
    殿内装饰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尽显皇家的尊贵与奢华。皇帝的登基大典、大婚典礼、元旦朝贺等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与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前往太和殿举行大典前休息和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保和殿则是皇帝举行殿试和宴请王公贵族的场所。
    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有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以及东西六宫等。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交泰殿则是皇后举行千秋节寿庆贺礼的地方。东西六宫分别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两侧,是妃嫔们居住的宫殿。
    乾清宫的东西两侧有东六宫和西六宫。东六宫主要包括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
    景仁宫一般是较为受宠或地位较高的妃子居住,这里庭院宽敞,建筑典雅。
    承乾宫曾居住过顺治帝的宠妃董鄂氏,其内部装饰精美,充满浪漫气息。钟粹宫则显得更为幽静,适合喜欢安静的妃子居住。
    延禧宫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火灾,命运多舛。永和宫的布局规整,居住在此的妃子多给人以端庄稳重之感。景阳宫建筑风格古朴,藏书丰富,常是有学识的妃子的居所。
    西六宫主要有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太极殿)。永寿宫常常是一些生育过皇子或公主的妃子的住处。
    翊坤宫的建筑华丽,庭院中花木扶疏,居住的妃子多较为得宠。储秀宫是后妃们准备选秀和居住的重要宫殿之。
    内部装饰奢华,彰显皇家气派。咸福宫较为低调,环境清幽,适合修身养性。长春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壁画精美,住在这里的妃子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启祥宫(太极殿)则常常是一些年长或地位尊崇的妃子的居所。
    御花园是妃子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奇花异草争奇斗艳。
    在领略了紫禁城那宏伟壮丽、巧夺天工的建筑之后,我们的目光将穿越历史的长廊,聚焦于这座宫殿曾经的主人之一康熙皇帝。
    紫禁城不仅是皇权的象征,更是皇帝处理政务的核心场所。康熙日理万机,展现出卓越的治国才能和非凡的领导智慧。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康熙的政务世界,权力的中心。
    每天清晨,皇帝在乾清宫或养心殿接见大臣,听取他们的奏报,处理国家大事。
    大臣们进入紫禁城时,需要在午门进行登记,然后根据各自的官职和身份,从不同的门进入内廷。
    一品至三品官员可以从午门的中门进入,四品以下官员则只能从侧门进入。在朝会和典礼时,大臣们按照官职的高低,依次排列在太和殿的丹陛上,向皇帝行礼朝拜。
    对于重要的政务,皇帝会下达圣旨,由太监传达到各个部门执行。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皇帝还会接见外国使节、赏赐功臣、祭祀天地等,这些活动都在紫禁城内的特定场所举行。
    大臣们上朝各不相同。家境殷实者或乘轿或骑马,身旁还有侍从相伴;而家境稍逊的大臣则步行前往皇宫。他们或神色凝重,思考着即将上奏的事务;或与同行之人轻声交谈,交流着对时政的看法。
    与电视剧中展现大臣们上朝不同,实际上,大臣们上朝之路充满艰辛。他们需早早起床,无论寒暑,在天色未亮时便踏上前往皇宫的路途。
    在康熙时期,主要部门有内阁、六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翰林院、詹事府以及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太医院、侍卫处、奏事处、銮仪卫、八旗都统衙门等部门。
    每天大量的奏折奏章首先由内阁进行初步整理,分类。一般来说,涉及边疆战事、重大灾害、官员贪污腐败等紧急且重要的事件的奏折会被标注为“急”件,放在最上面优先呈递给康熙。而一些诸如例行汇报、一般性的民生问题等相对不那么紧急的奏折则会标注为“缓”件,放在后面。
    康熙每日清晨 6 点,康熙准时起床,随后便开始在御书房审阅奏章。这些奏章经内阁大臣分类整理,急件如边疆战事、重大灾害、重臣突发状况等置于优先。康熙即刻批示急件,遇紧急战事等,迅速召集相关大臣商议对策。
    8 点,康熙前往乾清门举行早朝。大臣们早朝通常在早晨 6 点开始,秋冬二季为早上 7 点前陆续到达皇宫,在乾清门东西向站好。早朝由康熙皇帝亲自主持,大臣们依次上奏各地事务及问题,康熙皇帝认真听取汇报后,作出决策并下达旨意。一般早朝会持续一到两个时辰。
    早朝时,大臣们依据康熙对奏章的批示汇报讨论,落实决策,同时汇报早朝前的紧急事务。
    早朝结束,康熙返回御书房继续处理剩余奏章,包括各地例行公事汇报(如户部税收、吏部考核等)、文化教育进展(礼部汇报)等。
    内阁大学士们回到内阁办公处。内阁主要负责起草诏令、审议奏章等。他们会对早朝中涉及的重要事务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为皇帝提供决策参考。内阁的工作时间一般从早朝后持续到下午,若有紧急事务,可能会加班至深夜。
    内阁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主要通过文书传递。接收六部等部门的奏章,进行审议后提出建议,再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
    吏部尚书及官员们回到吏部衙门办公。吏部主要负责官员的任免、考核、升迁等事务。工作时间从早朝后开始,上午一般会处理各地送来的官员考核材料和任免申请。
    吏部官员会仔细审核这些材料,根据官员的政绩、品德、才能等进行评估。
    下午可能会召开会议,讨论重要的任免决定。若有特殊情况,还会派人前往各地进行实地考察。一般工作时间持续到傍晚,若有紧急事务也会加班。
    户部尚书坐镇,指挥下属官员处理国家财政事务。户部要管理全国的财政收支、户籍管理、土地赋税等。
    上午,户部官员会统计各地的税收情况,核算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同时,户部还要根据国家的需要,合理调配财政资源。
    礼部尚书主持礼部工作。礼部主管礼仪、祭祀、科举、外交等事务。上午,礼部官员会筹备各种重大的礼仪活动,如皇帝的祭祀大典、皇室的婚礼等。同时,礼部还要负责科举考试的组织和管理,选拔优秀人才为国家服务。
    兵部尚书领导兵部官员处理军事事务。兵部管理军队的编制、训练、装备、调遣等。他们会接收各地军队的汇报,了解军队的情况。兵部还要根据国家的战略需要,制定军事计划和部署。
    刑部尚书坐镇刑部衙门。刑部执掌法律刑狱,处理各类案件的审判和刑罚。上午,刑部官员会审理各地送来的重大案件,根据法律条文进行判决。下午,会对一些疑难案件进行讨论,确保判决的公正合理。工作时间通常持续到傍晚,若有重大案件可能会加班审理。
    工部尚书指挥工部官员在工部衙门办公。工部负责工程建设、水利设施、屯田、工匠管理等事务。
    上午,工部官员会规划和监督各项工程的进展,检查工程质量。同时,会与户部协商工程资金的拨付问题。下午,工部会组织工匠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工作时间也持续到傍晚,在重大工程建设期间可能会加班工作。
    除了六部和内阁,还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都察院、大理寺等部门。
    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在一些重大事务上具有决策权。通常在重要事件发生时召开,会议时间不固定。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主要是在重大决策上提供意见,其决策结果会影响到六部等部门的执行。
    南书房是康熙十六年设立,康熙为绕过议政王大臣会议、建立自己的班底而设。南书房的官员(侍讲学士等)随时为康熙讲学、提供咨询、起草诏令等。工作时间不固定,随叫随到。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主要是通过为皇帝提供建议,影响皇帝的决策,进而影响到各个部门的工作方向。
    都察院是行宪机构,最高长官为左都御史。主要负责监督百官,弹劾违法违纪的官员,维护朝廷的法纪和吏治。都察院官员会定期对各个部门进行监察,发现问题及时上奏皇帝。工作时间较为规律,但在发现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时可能会加班调查。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主要是通过监督,促使各个部门依法办事。
    大理寺是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与刑部、都察院构成“三法司”。在三法司会审中,大理寺掌管复核。大理寺官员会对刑部审理的案件进行复核,确保判决的公正合理。工作时间与刑部类似,若有重大案件可能会协同刑部加班审理。
    紫禁城不仅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艺术瑰宝,更是清朝政治权力的中心。在这里,皇帝和大臣们共同处理国家政务,推动着清朝的繁荣与发展。
    在了解了康熙丰富且忙碌的工作流程后,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清初文坛的三位杰出文人。
    洪昇出生于顺治二年(1645 年)浙江杭州的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颖,喜好文学,在诗词歌赋方面展现出非凡天赋。他的科举之路却极为坎坷,多次应试不中,生活也历经波折。洪昇四处游历,结交文人雅士,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他倾多年心血完成了传奇巨着《长生殿》。他广泛查阅历史资料,深入研究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精心构思情节,反复打磨文字。他将自己对爱情、人生和历史的感悟融入其中,使得《长生殿》不仅有动人的爱情故事,还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孔尚任出生于顺治五年(1648 年),是孔子六十四代孙。他自幼受儒家文化熏陶,勤奋好学,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浓厚兴趣。
    尽管有着家族的荣耀,但孔尚任的人生也充满挑战。他在科举和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
    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他历经多年创作完成了《桃花扇》。《桃花扇》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为“南洪北孔”,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剧作的最高成就。
    孔尚任为了这部作品,他深入南明故地考察,走访南明遗民,搜集大量历史素材。他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南明王朝的兴衰历程,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教训和人性的复杂。
    方苞出生于顺治四年(1647 年)安徽桐城。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六岁能背《四书》,十岁读经史子集。
    但方苞的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卷入戴名世《南山集》案,被判处死刑,后经多方营救,流放宁古塔。
    在流放期间,他依然坚持读书写作,积累了丰富的人生感悟。康熙五十二年(1713 年),他被召回京城,开始了新的人生阶段。他主张“义法”,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其中《狱中杂记》以其对清朝司法黑暗的真实揭露而备受关注。他深入刑部监狱,观察囚犯生活,记录下种种黑暗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