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藏书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藏书楼之一,始建于1561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由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现藏有古籍16万余册。
范钦(1506 年-1585 年),天一阁创始人。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范钦27岁考中进士。他在将近30年的为官生涯中,几乎走遍半个中国,每到一地都会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
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范钦升任兵部右侍郎,但因为官刚正不阿遭到政敌弹劾,被遣送回宁波老家。回乡后的范钦,将自己一生所收藏的书籍汇聚起来,建立了天一阁。
他一生喜爱藏书,为官多年,每至一地,广搜图书,还抄有丰坊的藏书,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
其藏书以明刻本为主,尤其是明代地方志、明代政书、明代实录、明代诗文集特别多,重视当代人的着作,颇具“厚今薄古”之意。
如《军令》《营规》《大阅览》《国子监监规》《武定侯郭勋招供》等官书,属当时的“内部资料”,一般藏书家即便有意收藏,也决非轻易可易觅得。
此外,天一阁还收藏了大量的明代科举录,如会试录和进士登科录等稀世文献,以及宋建阳刻本《十七史百将传》、明弘治八年(1495 年)铜活字本《会通馆印辑补古今合璧事类》等孤本。这些藏书为后世研究明代人文历史留下了珍贵资料。
天一阁建于嘉靖年间(1561年)的我国着名私人藏书楼,也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民间藏书楼,有“亚洲现存图书馆之称。最早藏书名为“东明草堂”,但随着藏书增多,亟需新的藏书空间,于是便建造了天一阁。
范钦根据郑玄所着《易经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语,将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楼前还修有“天一池”,希望借此引水防火。古人认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水能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阁四面临水,上通六间为一,中以书橱间隔,其下分六间,这种建筑格局也体现了以水克火的寓意。
范钦曾发现《书经新说》第六卷因夹有灵香草而完好无损,旁边的古籍却受到了虫蛀的破坏。后来他在广西购买大量灵香草放置书柜驱虫,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使得阁内藏书能在漫长的时间里大部分保持完好。
范钦为保护藏书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代不分书,书不出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等。“烟酒切忌登楼;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书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罚不与祭三年”。正是这些严格的制度,使得天一阁的藏书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后,仍能大部分得以保存。
他临终时,把家产分为两份,一份是白银万两,一份是天一阁及数万卷藏书,后由长子范大冲继承了天一阁,长子范大冲自愿放弃其他家产的继承权,选择继承父亲收藏的7万余卷藏书。
天一阁的族规十分严格,禁止女性登楼。宁波知府丘铁卿的内侄女钱绣芸是一位酷爱诗书的女子,她听说天一阁藏书丰富,为了能看书,设法嫁入范家。然而,即便成为范家媳妇,她依然未能登上天一阁,最终悲怨成疾,抑郁而终。
范氏家族的后人不断对天一阁进行维护和管理。天一阁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动乱,范氏家族后人艰辛守护。十世孙范邦绥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联合族人设法追回被盗阁书;十二世孙范玉森、范盈爌在民国初年奔走官府抓获盗书贼;十三世孙范鹿其参加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率领族人与社会各界合作保护天一阁及其藏书,并在抗日战争期间将天一阁藏书转移到浙南龙泉县、庆元县保管,终使藏书不失。
康熙四年(公元 1665 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在阁前设计建造了园林,用海礁石堆积起“九狮一象”“福禄寿”等造型的假山,天一阁的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
康熙十二年(1673 年),大学者黄宗羲是“古代学术领域中第一流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范氏家族出于对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思想的倾慕,一致同意他登楼阅读天一阁全部藏书,也是第一个外人登上天一阁藏书楼看书之人。
这一年成为天一阁历史上特别有光彩的一年,此后天一阁有了一条“可以向真正的大学者开放的新规矩”,但认定非常严苛,在此后近两百年的时间里,获准登楼的大学者仅有十余名。
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乾隆帝诏修《四库全书》时,范钦八世孙范懋柱进呈天一阁珍本 641 种,数量众多,包括经史子集各个方面,为《四库全书》的编纂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基础。其中被《四库丛书总目》着录的有473种,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多,极大地丰富了《四库全书》的内容。
天一阁在《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无论是在文献提供、建筑设计还是藏书管理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借鉴作用,《四库全书》的文渊、文源、文溯、文津、文汇、文宗、文澜七阁,均仿天一阁式样营造,清代藏书家卢址的抱经楼,更是从内部结构到外观,完全模仿天一阁,由此天一阁更负盛名。乾隆三十九年六月,特颁谕旨,恩赏天一阁《古今图书集成》一部。
道光九年(1829 年),范氏后人对藏书楼进行了一次大修,天一阁为一排六开间两层木结构,坐北朝南,前后开窗。开凿了天一池,池水经暗沟与月湖连通,使池水终年不竭。一旦发生火灾,可就近取水灭火,藏书区与生活区前后错位,形成既相连又分隔的两个独立防火分区,
藏书楼整体为两层砖木结构,采用“木结构不外露”的方式,四周的墙体均为砖墙,两头山墙封闭外露的梁柱并高出屋面一尺许,楼下地面铺设水磨方砖,屋面盖瓦铺砖,使木结构基本上被不燃的砖瓦所保护,减少了木质结构直接暴露在火源下的可能性。
订立了严格的族规,明确“烟酒切忌登楼”,杜绝一切火源带入藏书楼,立下禁碑三种,条款十五项,保证天一阁内的图书“书不出阁”。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天一阁藏书曾遭劫掠,盗贼趁乱盗取天一阁藏书,竟以废纸价格出售。范家十代孙、时任掌门人的范邦绥痛心疾首,设法尽力购回,也只挽回部分书籍。
1914 年,上海不法书商陈立炎指使盗贼薛继渭来天一阁盗书。白天睡觉,晚上盗书,以枣充饥,一连半月往返,所盗书籍众多,被运往上海后,再以高价售出。后部分书被实业家张元济巨资赎回,藏于东方图书馆的“涵芬楼”,不幸的是,东方图书馆在抗日战争中被炸毁,藏书尽皆付之一炬。
天一阁历经明清易代、《四库》征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及薛继渭盗书等种种劫难,不断流失藏书。到 1940 年代曾一度仅存
卷,不足巅峰时期的五分之一。
1937 年,为了保护藏书,天一阁经历了建阁以来的首次大范围出阁,直到 1946 年 12 月才运回阁中,并于次年 3 月 1 日至 3 日进行了首次公开展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宁波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天一阁,在尊经阁内设古物陈列所。国家接管后,加大了对天一阁的投入,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天一阁的藏书从 1.7 万卷,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 3000 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古籍 8 万多卷后增加到 30 万卷,占地面积从 2 千平方米增加到 2.5 万平方米。
1977 年,天一阁博物馆启动中国方志馆的建设,后正式定名为中国地方志珍藏馆。1982 年,天一阁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 年,宁波市博物馆与天一阁文管所合并建立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