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听说了没有,刘家摊上大事啦。”
“咋啦咋啦,你快给我说说!”
“……”
这几天类似以上的对话,不仅发生在红旗大队,更是在附近的几个大队中迅速扩散了开来。
全家被公职人员逮捕抓走的人家,十里八乡的那么多年来,也就出了刘家这一户。
连队里那些“摘帽”了的原地主、富农人员,都激不起大家的谈性了,所有人都在谈论着刘家的变故。
“听说是因为他家以前买童养媳的那事儿发了!”一个村民坐在村头大树下,端着水缸子神神秘秘道。
另一个婶子有些不相信,质疑道:“那不能是吧?听说其他大队也有这种情况,怎么那家没被抓呢?”
“嗨呀,那家对童养媳好得很,儿子长大后和那童养媳生了好几个娃娃,日子过得不比旁人差。”
“但以前丑丫在刘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大伙难道不知道吗?更别说后来刘家还把人家又卖了呀,简直没给人活路!”
一个膀大腰圆的大妈双手插着腰,说得唾沫横飞。
“要我说刘家人就是该的,咱们上面领导都看不下去他们这么嗟磨人,所以才把他们一家抓走去劳动改造了。”
其他人纷纷应和道:“对对对,是该好好改造一下,将他们那旧社会黄世仁的思想好好改造过来。”
“他家那傻儿子以前还偷摸过我家的鸡蛋呢,被我逮了个正着还不承认!”
“那傻子也能劳动改造吗?……”
村民们聚在一起还在继续批判着刘家的种种不是,赵招娣挑着水桶从一旁路过,开朗地笑着主动和遇到的村民们打招呼。
自从刘家三口在几天前被抓捕带走之后,她的日子就好过了很多。
其实刘家的条件不差,刘婆子多年来拼命压榨林锦程,又爱到处占村里人的便宜。
像个守财奴一样只进不出,攒下来了一大笔积蓄。
在被抓前没有听到一点儿风声,也可能是听到了但没当回事儿,总之一切发生得十分突然。
刘婆子来不及将钱票粮油藏起来,这部分资源就全部便宜了赵招娣。
由于赵招娣虽然也算是被买来的,但到底和刘耀祖办过酒席,是刘家过了明路的儿媳妇。
所以村长和支书来家里征询过赵招娣的意见之后,就允许她继续留下生活了。
是的,虽然刘家三口大概率是回不来了,但赵招娣打算在红旗大队扎根,就在这开始新的生活。
她不打算马上给自己找婆家二婚,也不打算再回娘家。
娘家是没有她落脚的地方的,就算回去了,也只是被后娘和她爹再卖一次而已。
还不如留在刘家。
刘家是外来户,在当地没什么亲戚。
并且由于刘耀祖是个傻子,刘婆子与刘老头平时为人又十分招人嫌,所以连亲近的朋友家都没有。
这也就导致了刘家出事,没有一个人主动来帮忙,但也没人跳出来端着长辈的派头对着赵招娣管东管西。
由于当初“嫁人”是通过中间人介绍的,所以赵招娣山里的娘家并不知道她嫁去了哪里。
这样也有好处,就算赵招娣过得很好,娘家也占不上她的便宜。
基于这样两边特殊的条件下,赵招娣是自由的。
村里虽然将刘家的宅基地收回去了,但已经起了的房子还是给她住的。
也就是说,她可以继续在刘家的房子里面住着,即使没有脚下土地的拥有权,但房子的使用权是给她的。
只要赵招娣愿意,她可以一直住着,只是不能拆了重建。
直到多年后房子塌了,或者她有了更好的去处,到时候再想办法搬走就行。
但那都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刘家的房子起得结实,赵招娣估摸着自己再住个二三十年问题不大。
落脚地解决了,赵招娣也就松了一口气。
她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有片瓦遮头。
好像是得到了上面特意的关照,村长和支书对赵招娣十分照顾。
她一个人住着刘家的小院,正常参与村里的集体劳动,清晨上工,傍晚下工,手里拿着刘婆子攒了多年积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才几天的工夫,赵招娣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整个人变得活泼开朗了很多。
之前她在村里就像是一个枯黄褪色的静默影子,现在却开始主动与人交流了。
虽然还是瘦,但精神头很足。
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无辜者的生活才能恢复平静和安宁。
相信在将来,赵招娣的日子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