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制盐
作者:滚滚爱吃甘蔗   大唐贞观小地主最新章节     
    绕过耳房,进入第三院子。
    院子显得很空旷,零星几棵大树就是景致。正北是一排房子,有厨房,储物房……西边一口水井。
    杨卿走了过去,一个老头冲过来拦住了他。
    “公子,这里危险,让老爷知道了就不好了。”
    “我就看看。”
    “看一眼就好”杨卿不以为然。
    古朴的青石小井台,看起来很精美。井很浅,一汪水泛着日光。
    前世关中的井要打到四十米,这才十米左右吧,看来这和生态环境相关。
    千年前的陕西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高,气候也宜人。
    前世的关中变成黄土高坡了,气候干旱少雨。
    据古籍记载,唐末陕西植被破坏严重,尤其是秦岭北麓,树木尽数被砍伐。其结果就是导致关中土地水土流失,气候失调。最后造成河流少水,土地干旱,粮食减产。
    武则天迁都洛阳的路上饿死了不少官员,可见关中缺粮到何种程度。关中养不活那么多官员,调运粮食又受道路资费颇大和水运不通(难以跨越的天堑,三门峡)的影响。
    杨卿摇头叹息!
    如能开发石炭代替日常木材,水泥代替木料,再大力扶持当地官府沿黄河植树造林,那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
    起身走到旁边的大树前,杨卿失神地盯着湛蓝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
    杨卿来到后花园,眼前一片一片光秃秃的树林。
    沿着石阶小径进入花圃,矮小的枝桠下铺着厚厚的黄叶。
    池塘边坐落着小巧的亭子,石桥跨过水渠,冬日的晴天真是另有一番风味。
    不知何时,小雪和小梅跟了上来。
    杨卿沉思,要想实现自己植树造林的计划,得有大量的金钱。大唐现在的官盐是粗盐,平民用醋布,细盐只有宫里有。
    杨卿知道毒盐提纯,却不能做。其中涉及的利害关系不是自己便宜老爹可以把控的,得找个合伙人,可自己十三岁,谁信?送一求一,也不用攒钱了,能做到这一步的,只有那位了。
    得先让人看到石炭的使用效果。
    杨卿想到这就恨不得立马开始做,冬天刚好用得到。
    杨台看到杨卿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很是好奇。
    “卿儿,何事着急?”
    “阿耶,家里有多少钱?”
    “先说事”杨台拿起茶杯,不急不缓地品着茶。
    “我想做个生意,你帮我看看行不行。”
    “小雪,帮我拿笔墨。”
    小雪铺开宣纸,研好墨水,调好毛笔递给杨卿。
    工程制图是工程人最基本的技能,三视图和立体图不到半个时辰就完成了。
    杨台拿过图纸,仔细揣摩了一炷香时间,终于看出了门道。
    “你需要多少?”
    “现在还不知道,我需要图纸中的实物出来以后,看看实际的使用效果,来计算需要多少钱。”
    杨台喊道:“老默!”
    “老爷”在后院阻止自己看井的老头走了进来。
    “你拿着图纸去铁匠铺看看,价钱好商量,但东西要尽快。”
    老默拿过图纸就匆匆走了。
    “阿耶,除了木炭外,是否还有另外的能燃烧的东西?”
    杨台皱眉:“隋文帝时石炭就大量用到了宫廷,因为毒气,大多只是室外用。取暖还是木炭多些。因为石炭燃烧会发出毒气,终不能普及万家。”
    杨卿指着图纸,解释:“图纸上有个长管子,那是排毒气的。”
    “原来如此!”杨台仔细看向图纸中绘制的管道,恍然大悟。
    “阿耶,集市有卖石炭的吗?”
    “要多少?”
    “有多少买多少,让他们送货上门来。”
    杨台喊来刘能,吩咐了许久,便打发了出去。
    刘能是杨家的管家,中年男人,留有八字胡。
    “卿儿,你详细说说你的计划吧。”
    杨卿思忖片刻,便说道:“石炭运回来后,就按我的方法制作。待这两样东西成功后,我给您演示一番,就明白了。”
    “阿耶,还有一个买卖,我拿不定主意。”
    杨卿面色有些凝重,也不知道老爹会不会被吓到。
    杨台眼皮子直跳,这才是那小子的真实目的。真是狡猾的小狐狸,都懂得投石问路了。
    “先说说看。”
    “我能提纯毒盐”杨卿小心说道。
    杨台的魂都快吓出来了,一脸的震惊和恼怒。你爹都快被你玩坏了,时不时就刺激一下。
    “我先提纯下粗盐,你看看行不行。”
    “跟我来。”
    两人来到厨房,杨卿便指挥几个仆人操作了起来。
    杨卿拿起一块暗黄的粗盐舔了一下,一嘴的苦味,然后嫌弃的丢到一边。
    碾碎,溶解,过滤,熬干。
    杨卿刮下一点,尝了一下,味道好多了,但还是有点不正常。
    “洁白如雪,细腻如细沙,卖相不错,不知味道如何?”杨台有些怀疑。
    “尝一下就知道了。”
    杨台试着尝了一丁点,眼珠子顿时发出精光。一点点食盐,味道就如此美味醇厚。
    “还没用过这么好的盐!”
    “这才到哪?还没完呢”杨卿得意地笑道。
    “阿耶,家里有石灰没?”
    “这是?”杨台不知道杨卿说的是什么东西。
    杨卿比划着解释:“就是那种粉墙的,白白的那个……”
    “小雪,去西厢房将石灰带过来”听到老爷吩咐,小雪匆匆就去取石灰。
    小雪气喘吁吁地跑来,手里拿着一块白色石头。
    杨卿接过石头,用菜刀击碎,然后研磨成粉末。只是去除毒盐中的镁,需要的饱和石灰水不多。杨卿称了一下初级食盐重量六斤,按0.5%的比例换算,称了三钱石灰粉末。杨卿向瓷碗里的石灰粉末缓缓加水,边加水边搅和。待石灰水渐渐粘稠,杨卿小心加水,直到接近饱和就停止,然后过滤石灰水,清掉极少的残渣。
    杨卿重新将食盐溶解,再过滤,然后加入配置好的三钱的饱和石灰水,然后放置在一边。
    杨台不解,杨卿笑着解释了一下。混合溶液静置,石灰水去除有毒物质,会出现杂物。
    (mgcl?+ca(oh)?=cacl?+mg(oh)?↓)
    多余的石灰水放久了,会生产杂质。或可将石炭产生的毒气引入其中,加快清除石灰水。
    (ca(oh)2+co2=caco3↓+h2o,也可通入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碳。)
    水变得清澈后,再过滤清掉残渣,依次熬干就好了。
    仆人小心地将那桶水锁了起来,杨台一脸担忧。
    “卿儿,你这制盐是要得罪不少人啊!”
    “阿耶,我写个制作方法,再给您一罐细盐。您进宫找陛下,就说您愿意献出制盐的工艺。但有个要求,就是石炭和植树计划,我会以阿耶的名义另写一个奏书。魏征和咱家在一个坊,您将这些交给他就行。”
    “这样也好,我们不好做,就交给朝廷。”
    初唐虽允许私人制盐卖盐,但这触动了五姓七望利益,尤其是王家和陛下。史上记载西市曾有宰相被当场刺杀,就是因为触动了世家利益。
    杨卿写好矿盐和海水晒盐两种详尽的制盐方法,再赶写了一份奏书。
    杨台将杨卿的奏书润色后,重新誊写了一份,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此时已是深夜,正是夜禁时间。事出紧急,杨台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接就出门去了。
    老默和管家已经回来了,杨卿询问了一下结果。
    石炭要三天后才能回来,价格比木炭便宜了许多,一车石炭五十文。
    炉子要半个月时间才好,工匠要分析图纸。
    杨台出门碰到巡街的金吾卫,解释了一番后。领头的知道事情紧急,便亲自带杨台去魏征府。
    仆人看见杨台和金吾卫后,吓了一跳。当听杨台有要事找魏征,就领杨台进去了。
    “魏大人,深夜叨扰,实在惭愧。我有急事请你帮忙。”
    魏征瞧见杨台手里的两份奏章,右眼皮子跳了一下。
    “请说。”
    杨台递上奏章:“你先看看吧。”
    魏征打开奏章,表情变化丰富,看完后,接着看下一个奏章。
    只是看个开头,魏征就大声叫喊管家:“快备马车,我要进宫。”
    想起了什么,杨台从怀里掏出瓷器瓶,塞给魏征。
    魏征扒开塞子后,愣了一下。
    “这是盐?”这是杨卿特意给杨台的加碘盐,品相当然好了。
    杨台点头。
    魏征有些怀疑,伸指蘸了一点点,尝了一下。
    平静的脸上瞬间呈现出震惊的表情,魏征赶紧塞好瓶子后,小心地将其汆入怀里。
    “崇本,事关紧急,我先进宫,明天我去你家找你。”
    魏征上了马车后,留下一句话便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