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休想
作者:爱吃牛羊肉   高武大秦:公子如玉,世无双最新章节     
    除了羌族这样的讨人厌种族,成峤愿意给其他种族生存的机会。更何况他们本是秦人。
    “休想!”
    成峤双眼喷火,瞪视着何文进:“向嬴政低头,绝不可能!”
    片刻后,
    成峤重新坐回座位,心境逐渐平复。
    赵国使者来到咸阳!
    见成峤面色阴沉,何文进略作思考后开口:“就算我们奋力反抗,也只是垂死挣扎罢了。”他接着说:“一边招降,一边强攻,不出一个月,我军必败无疑。”
    何文进诚实地陈述了现实。
    他并非贬低己方士气,而是事实摆在眼前:四周强敌环伺,十五万军队难以撼动大局。面对如此困境,何文进不由得苦笑:“呵呵。”
    成峤忽然笑起来:“好极了,这样的话,我们击败秦丰的机会就更多了几分。”何文进眉头紧锁,心想主人似乎被吓傻了,说出的话有些不着边际。
    羌族被秦丰彻底消灭的消息早已传至成峤的叛军之中,这残酷手段让军中士兵人心惶惶。
    对于招降之事,成峤本就无意,这与他一贯的作风不符。“陛下,您的意思是什么?难道还想用这十五万黔中军硬拼秦丰?”何文进疑惑问道。
    面对强大的秦丰,连羌族二十万大军都被歼灭,他们十五万又怎能扭转乾坤?
    何文进满脸无奈,他现在只求体面投降,保住性命,甚至不惜保全家族安全。否则,何家传承中断,他将无颜面对先祖。
    成峤冷眼看着他:“坐以待毙的确无计可施,但我们主动出击呢?”何文进惊讶地睁大眼睛,仿佛听到了最荒谬的建议。
    成峤目光凶狠:“既然查清了柳四海的底细,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率精兵埋伏在玉门关外百里处的阜泉谷,静候秦丰的到来。”
    何文进陷入深思,他开始怀疑投降是否真如之前所想般明智。如果能俘虏秦丰,战局或许就会有所不同。
    秦丰手中的可用兵力只剩下不足五万,而他们这边仍有十二万精兵。何文进点头认同:“这样试试也未尝不可。”
    除了祁连山下与王奔对峙的三万精兵,他们还有大量兵力。成峤得意地微笑:“以秦丰的性格,他可能会率部先行离开玉门关,那时戒备必定松懈,我们十二万对秦丰的一万护军,胜利难道不近在咫尺吗?”
    成峤越说越激动,仿佛胜利已在眼前招手。他只需抓住一次机会,就能让秦丰死无葬身之地。
    “此计高明!”何文进赞许道,他期待着秦丰在他面前恐惧颤抖的画面。
    在麒麟殿,嬴政气宇轩昂,听到赵国使者郭开卑躬屈膝的请和,心中冷笑。大秦边境尚有赵军耀武扬威,赵国哪有余暇派遣使节前来议和?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喜不自胜。
    秦丰接连击败李瑗、羌族和成峤,战绩辉煌,让大秦声望空前。蒙恬和尉缭在各战场上也取得了显着成果。一个月内平定三股叛军,击败两国强敌,这些成就令人惊叹,特别是秦丰的表现,宛如天神下凡,英勇非凡。
    郭开抬起头,没有丝毫屈辱,面对嬴政的讽刺,他神色泰然自若。
    此次出使秦国,赵国朝堂里每个人都明白,这并非美差。若是议和顺利,结果可能是签订耻辱条约,割让土地、支付赔款只是小事;若失败,赵国将面临灭顶之灾,所有家族将一同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不论结果如何,出使秦国都非荣耀之事。
    郭开端智过人,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但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扳倒对手的机会。郭开曾与某人(空白)一同成长,深受其信任,在赵国地位显赫,哪怕不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相差不远。然而,秦丰上次进攻赵国,郭开兵败之后,他在赵国的地位每况愈下,政敌也趁机展开疯狂的反击。如果不是赵国还顾念旧情,郭开可能早已身首异处。特别是李牧对他的敌意尤为强烈,对郭开而言,这是晴天霹雳,他曾有过 的念头。
    ---
    伶牙俐齿的郭开!
    郭开明白,尽管他与某人关系不错,但如果再不做些有利于赵国的大事,他就失去了价值。而且,赵国的存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秦国的心情。因此,当赵国朝中有提议再次出使秦国时,郭开自告奋勇前往。
    他不仅要保全赵国,也要保住自己的生命。“秦王陛下,您说笑了,我赵 队攻打秦国乃是万般无奈,若非为了我赵国民众有一线生机,谁愿与贵国为敌,踏入秦国的土地?”他强调,赵军虽然进入秦国,却未伤害任何百姓,未破坏任何村庄,未占领任何良田,亦未掠夺秦国任何财物。
    这正是赵国的策略:与其说是明智,不如说是恐惧。郭开深知秦丰,明白在事情明朗之前,秦国不会轻易动手。事实证明,他没动秦国的民众,这给了赵国谈判的空间。反之,若一开始就动手,恐怕不会有谈判的余地。
    羌族、扶桑、匈奴的鲜血教训摆在眼前,若赵国敢轻视秦国人民的生命,秦丰定会让它明白,谁才是真正的草芥。
    \"哼\"
    秦政对郭开的说辞并不买账:\"这就是你赵国攻打我国的理由吗?\"他指出,秦赵两国一向井水不犯河水,无缘无故攻击秦国,仅凭郭开几句说辞,就能解决问题吗?
    \"我秦国的尊严何在?我秦国的脸面何在?你们赵国让我如何面对朝堂内外,面对天下百姓?\"秦政义正词严,毫不理会郭开的解释。
    \"君上说得对,赵国趁我秦国内乱时侵犯边境,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依我看,不必与他们废话,待云中君凯旋,直接出兵赵国,消灭他们。\"朝中官员随声附和,如今战争主动权在他们手中,赵国的生死由秦政掌控。
    \"秦王陛下,我赵国派出使节来秦国,确实带着诚意。无论赵国理由何在,这都不构成攻打秦国的借口。因此,我们愿意赔偿,直到您满意为止。\"郭开面对秦政的嘲讽和朝臣的挖苦,不怒反静,缓缓开口回应。
    闻言,秦政对郭开产生了一丝欣赏。郭开虽然年轻,三十出头,但能有这样的气度实属难得。\"哦?\"秦政坐回龙椅,\"那我倒想听听你们赵国究竟有何诚意,能说服我。\"话音未落,王绾已站了出来。
    \"君上。\"
    王绾上前拱手道:\"依老臣之见,秦国无需理会赵国的废话。他们兵不过十万,而我秦国有百万雄师,一旦动手,土地、财富都将落入我秦之手。\"
    ---
    巧舌如簧的郭开!
    王绾说完,目光冷冷地扫过郭开。李斯也出来附和:\"君上,丞相对世人的威慑力以及给天下百姓带来的安宁,何等重要。\"
    这话颇有道理,如果哪个国家攻打秦国后轻易赔偿,那就无法展现大国威严。两人配合默契,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然而,郭开却不急,专心致志地倾听他们的对话。秦政看出郭开态度谦逊,眼神中却充满坚定。二人说完,郭开接过话题:
    \"两位大人言之有理,但在下看来,赵国已不被秦王陛下放在眼里。您真正需要担忧的是楚国和其他国家。\"
    \"秦王陛下,请您深思,我赵国连对抗的实力都没有,又如何对抗强大的秦国?\"
    \"只是我赵国拖延战术。\"
    \"近年来,秦国虽强大,但总是被动应对,总是在别人侵犯后才有所行动,这不符合强国的外交手腕。\"
    \"我赵国愿意成为秦国手中的剑,助您征伐四方,谋取天下。\"
    \"且不说别的,地处高原,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秦国士兵短期内难以适应吐蕃,而我赵国则擅长高原作战,并熟悉地形。\"
    秦王陛下,请您考虑一下,是接受我赵国诚服后消灭更明智,还是先灭了与接壤的赵国呢?”
    哼,”王绾冷哼一声,“郭开,你这招借刀 玩得不错啊,你以为朝堂上的人都是傻子吗?明明是赵国要攻打大秦,你却怂恿王上对付,你究竟有什么企图?大秦的外交策略岂是你小小赵国使臣能指手画脚的。”
    面对王绾的质疑,嬴政倒是饶有兴趣。尽管可汗没有直接进攻大秦,但从赵国撤军无疑将大秦置于危险之中。当初河汉派使者恳求,希望嬴政不要援助赵国,但嬴政连赵国使者都不见就赶走他们,显示他对可汗已经相当宽容。然而可汗并未领情,不知是何种承诺,让赵国得以抽身对抗大秦。
    因此,对嬴政而言,可汗比慕容伏允更令人痛恨,简直是忘恩负义。郭开的话并非全无道理,赵国与相比,的确算不上威胁。郭开走上前,拱手道:“大人误会了,我只是陈述事实,并非指摘朝廷。让赵国成为大秦的武器,岂不是更好?虽然赵国现今实力弱小,但仍有十万大军,而虽然不强,也能集结四十万军队。您想想,大秦攻打有五十万大军的赵国和,与让赵国十万大军攻打相比,哪个对大秦更有利?灭掉赵国,您敢保证不会利用地利侵扰大秦吗?”
    郭开继续阐述赵国示好的益处:“赵国的行为将成为先例,表明秦王陛下心怀仁慈,包容各国生存,这将极大地提升大秦在国际上的声誉。”
    王绾正欲反驳,却被嬴政制止。嬴政内心认同郭开的观点,认为比起割地赔款,这样的条件更具吸引力。他明白,迟早会成为大秦的劲敌,被动防守无法长久。如果赵国能成为大秦的利器,不失为好事。但赵国如同一把 剑,使用得当能开疆拓土,否则可能反噬自身。
    于是,嬴政缓缓开口:“你的提议,寡人会有所保留。如果你们背信弃义,与勾结图谋大秦,寡人岂不是自讨苦吃。”
    “秦王陛下放心,”郭开表情真诚,“我们赵国愿交出兵符和玉玺作为担保,甚至可以送王子到秦国为人质,直到消灭。攻之事,无需陛下亲征,只需派遣将领即可。我们绝不会因小事而牺牲整个国家的利益。且赵国与大秦友好后,纳入大秦版图并非不可能。毕竟,秦王陛下仁德,云中君英勇,世人皆知。”
    郭开的话语充满诚意,如果真如他所言,嬴政确实找不到拒绝的理由。赵国虽然只有十万精兵,但在秦丰的指挥下,攻占并非不可能。若能不损大秦一兵一卒而拿下两国,将是极大的功绩,也将载入史册。
    郭开确信赵国无需,这样做对他们并无益处,更重要的是能节省大秦兵力。在秦丰的影响下,嬴政深知将士生命的宝贵。“这样吧,”他说,“你先回赵国,告诉,寡人近期不会对赵国采取行动,具体事宜容我深思熟虑。一旦有了决定,自然会通知你们。”
    嬴政反复权衡,决定等待秦丰归来后再详谈。秦丰在这个问题上或许有独特的见解。鉴于大经历的动荡,此时不宜对外发动战争,赵国也不可能轻易逃离。听到这话,郭开趴在地上,恭敬回答:“谨遵秦王陛下旨意。”随后,在外交官引领下,他离开了朝廷,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嬴政没有提及赔偿,他的计划似乎有进展。大秦财力雄厚,赵国那点小钱恐怕入不了秦王的眼。
    第二天,郭开带着队伍离开咸阳城。
    “大人,我们现在回赵国吗?”随行大臣好奇地询问,他急于见到那些曾试图加害郭开于死地的人们的反应。
    然而,郭开果断拒绝:“不,我们不立即返回赵国,我还有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重要的事?”大臣疑惑,“还有什么比带回胜利消息更紧急的事吗?”郭开眼神坚定:“我要去河西,拜访大秦的云中君秦丰。”
    “秦丰?”大臣难以置信,人们都在远离这位可怕的杀神,郭开却主动去找他。“大人,您的意思是什么?”
    第241章 遥控局势
    随行的大臣不解道:“我听说秦丰性情反复无常,冷酷无情,如果我们贸然前去,会不会触怒他?”“不必担心。”郭开挥挥手,否定了这个顾虑。
    “赢政为何让我们离开,为何延长期限让我们深思,是因为他自己也无法决断。”郭开继续说道,“在秦朝朝廷中,秦丰的影响无人能及,甚至能影响到嬴政的决策。”
    “若能得到秦丰的认可和支持,我们这次出使大秦才算圆满,我的颜面光彩, 也会对我更加信任。”出了长安城,郭开迅速赶往河西。
    郭开已经说服了嬴政,如果能争取到秦丰的支持,赵国不仅能幸免于难,他在赵国的地位也将远超以往,且他在赵国的影响力将前所未有的高涨。私交方面,郭开对秦丰充满敬意。
    回想起秦丰初现时,正是秦朝国力衰微之际,五国联军兵临函谷关。匈奴单于亲率二十万铁骑南侵,势如破竹,直逼咸阳。那时,大秦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如果不是秦丰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射杀匈奴单于,迫使赵国割地赔款,五国联军闻风丧胆,大秦怎能安然度过那次危机?自此,秦丰的名字开始广为人知,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他都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仅仅三年,在秦丰的辅助下,秦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尽管嬴政是大秦君主,但秦丰作为云中君的影响力同样令人畏惧,甚至在某些地方超越了他的实际威望。世人都羡慕嬴政拥有这样一位能力强悍的臣子,他的皇位坐得如此舒适。
    秦丰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拉拢朝中的权臣,不贪婪权力,这一点使他独步天下。如今的赵国和当年的秦国颇为相似,只是郭开缺乏秦丰那样的扭转乾坤的能力。然而,若赵国能和秦丰联手,不失为一种生存策略。
    ——顺势而为!
    只要平定成峤,这场战争就算告一段落。正如成峤预料,玉门关守将柳四海已经倒戈,秦丰一路畅通无阻。若非柳四海投降,秦丰只能选择绕道漠北,因为数万铁骑强攻玉门关并非易事。
    黔中,乌垒镇……
    秦丰正在此地整顿军队,地上铺展着黔中地区的地形图。黔中战役将是平定叛乱的最后一战,成峤狡猾多变,不可小觑。
    徐恭看着地图说道:“大将军,只要过了阜泉谷,向北前进,三天内就能抵达黔中城下。”“现在成峤拥有十五万兵马,其中三万精兵在祁连山下与王奔将军对峙,剩下的十二万都在黔中城里。”“成峤放弃的城池,说明他的兵力有限,不足以支撑河西漫长的战线,只能龟缩在黔中城内。”
    秦丰闻言,点头道:“成峤是否有归顺的意愿?”“没有!”徐恭斩钉截铁地说。
    “成峤只想顽抗到底,没有归降的想法,但何文进确实有归降的意图,不过最近几天却没有消息传来。”“没有消息?”秦丰皱眉问。
    “最后一次消息是七天前。”徐恭答道。“七天前?我们还未过玉门关?”秦丰低语道,“这件事恐怕不简单,为何最近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徐恭沉吟道:“可能黔中城戒备太严,毕竟是成峤的老巢,他固守城池,必定不会让任何消息泄露出去。”
    “不对。”秦丰眉头紧锁,“这种坚守城池的行为不符合成峤的性格。”
    他缓缓抬头看向徐恭,“他坚守黔中,无异于自寻死路,以他的性格,会坐以待毙吗?”他认为事情不可能那么简单,成峤不会轻易束手待毙。徐恭指着阜泉谷说:“如果成峤真的有勇气主动出击,那么这里是他们唯一的突破口。”
    听到这里,秦丰低头深思。
    同时,李凌策马返回营地,带来了紧急军情:“大将军,黔中城传来急报,成峤倾巢而出,埋伏在阜泉谷,准备拦截殿下。”“为了获取这份情报,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秦丰和徐恭对视一眼,确认了情报的真实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确实难以脱身。
    成峤在阜泉谷设伏,堵住了他们的北上之路。徐恭沉吟道:“大将军,我们该如何应对?强攻阜泉谷并不现实。”“哼,”秦丰露出不屑的表情,“成峤胆子不小,竟然敢倾尽全力,看来他对我秦丰有十足的把握。”
    “阜泉谷……”秦丰思索着,“还有没有其他路径可以绕过去?”
    :计中有计!
    秦丰缓缓开口:“正如将军所言,属下确实有所感触,这份情报很可能是成峤有意传递给我的。”“他这么做的意图是什么呢?为何刻意透露给我?”
    徐恭低眉道:“因为大将军胆识过人且心思细腻,若得知阜泉谷有埋伏,您一定会寻找其他路径,而百里之外的狭窄小径必然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成峤则是利用这个策略,在小径设下重兵,意图伏击殿下。”
    听到这里,李凌恍然大悟,成峤为了引入秦丰的布局,的确用心良苦。李凌沉声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看起来北上的路都被成峤封锁了。”
    秦丰平静地回应:“无妨。”他的语气淡然如烟,“他有智谋,我也有对策。换个思路来应对即可。”
    李凌显得有些困扰:“大将军,可是现在我们已经无路可走,所有北上的路线都被成峤堵住了。”
    秦丰轻笑:“北上不可行,我们就往东前进。”
    李凌一脸困惑:“东进?难道不攻打黔中了吗?”
    徐恭审视地图,然后抬头问秦丰:“将军是要绕过祁连山吗?”
    秦丰确认:“正是。”
    他胸有成竹地说:“既然成峤玩弄声东击西的把戏,我们就来个暗渡陈仓。”李凌眉头紧锁,担忧地说道:“这样的话,时间上可能来不及。如果我们在这里拖延太久,成峤必然察觉,如果他退守黔中,恐怕就不会再出来了。”
    李凌理解了秦丰的策略:绕过祁连山,配合王奔部消灭成峤东部的守军,随后西进,攻占黔中城。如果在成峤反应之前占领黔中,他就彻底陷入困境,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任凭他们宰割。
    秦丰依旧从容不迫:“换作他人可能会来不及,但我领军,未必没有胜算。”言语间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