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王平归降
作者:宽肩膀   嘿!我是孔明!最新章节     
    赵云率军一路猛追,让董袭一路收降俘虏,快到广石城才停下。
    这时赵云又亲自领亲兵断后,让董袭等一边收降一边将各种物资收集,全部搬回阳平关。
    这一路上,杀死曹军近万人,俘虏曹军2万余人,粮草、器械、盔甲无数,赵云一军死伤不到3000千人,绝对是大功一件。
    占了阳平关,诸葛亮又收降了张卫军1.7-1.8万人,器械粮草无数,特别是粮草堆积如山。
    诸葛亮见了才知,汉中富裕,良田沃野不是虚名。诸葛亮令赵云、刘晔、董袭守阳平关,自率其余去攻取沔阳。
    刘晔当天就开始,利用近4万的俘虏和无数的粮食,建筑新的阳平关。
    刘晔令在原有的城墙加高至5米,加宽至3米,且每个门都加建瓮城,还在关隘口加筑石头与砖混建的碉堡。
    之前,诸葛亮与刘晔两人根据投降过来的一个校尉画出来各关隘图,进行过新建阳平关的图上规划作业,基本上相当在阳平关修筑了长城的效果,连接两边的山脊。
    建成后的阳平关,要比现在的高大雄伟加一倍有余,驻扎1万多人,要想攻下新阳平关,没个10万人应该没戏。
    各主要山头,还建了烽火台或了望台,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与剑阁比起来,除了地势上略逊,其他的更胜一筹,更加坚固。
    诸葛亮引大军来到沔阳,其距阳平关最近,由张鲁的兄弟张愧据守。
    在张鲁逃往巴中时,张愧也听到风声,果断的逃了,所以诸葛亮引军一鼓而下。
    诸葛亮决定在阳平关建好后,在4万俘虏挑1万精锐在此建屯田常备军,以为阳平关后备军。
    诸葛亮随后兵分两路,他本来想率军直接去南郑,可听说褒中城的守将是王平,并且有意投降时,他就率一路军赶到褒中,亲自招降王平。
    王平,巴西郡宕渠人,随同部落杜濩、朴胡依附张鲁,任校尉守褒中,为人忠勇而严整,却不识字。
    王平父母早亡,寄养在外祖父家,其从小就是个优秀的猎人,长大后一直在军中效力,虽不识字但谈吐有条理,思路清晰,端坐严整,诸葛亮甚喜。
    根据前世记忆,王平好像还是第一任无当飞军的首领,所以诸葛亮决定带在身边培养一段时间。
    并且诸葛亮还要给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劝降张鲁、杜濩、朴胡。
    “子均,汝能为校尉,为何不识字而知书呢?”诸葛亮问道。
    “州牧大人,吾从小于依外祖父长大,以猎为生,故未曾入学,所以不识字,吾深以为撼。”
    “后从军,及到屯长时,随王派遣至汉中任职,有一老者于营寨边乞活,无聊经常读书,吾常于旁边听书。”
    “日久就经常给予食物酒肉同饮,渐渐地就能听懂。后就干脆自己找人说书给吾听,一直听一直听,可也所知书有限。”王平端坐不动,神色严谨地回复道。
    “宕渠生活何如?”诸葛亮又问道。
    “多山,贫困穷乏,只能以猎物为食。”王平回应道。
    “宕渠人愿意出山耕种么?”诸葛亮问道。
    “当然愿意呀,吾曾听闻过扬州的屯田令和武陵蛮令,非常羡慕。如果能有这样的政策,吾必能劝说宕渠人都下山来。”王平兴奋道。
    “汝从何处知道扬州屯田令、武陵蛮令?”诸葛亮有点好奇,王平的认知不少。
    “吾曾跟商人,随汉水而下,游历过荆州、南阳等地,还去过草庐听了几天授课呢。”王平如实应答。
    王平说到草庐时,脸上表情露出明显向往之意,说完后王平沉思了一会儿。
    王平随后看了一眼旁边的陆逊,看到陆逊对他点点头,随即又说道:“朴胡夷王、杜濩賨邑侯都颇为开明,也愿意賨人下山,张太守为人宽厚,也愿意接纳吾等。”
    “汝愿意学识字么?”诸葛亮看着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