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朱纯臣认怂
作者:横界   大明双穿门:咱哥俩谁说了算最新章节     
    此时的通州港,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
    大运河在隋代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从杭州到达洛阳,形成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方北方的大运河。
    元代由于全国政治中心的迁移,疏通了通惠河,将大运河改线为直接沟通北京与南方地区,形成元明清时期的第二次大沟通。
    但是,因为时代的限制,通州港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比如,上水港和下水港不做区分,北上到港的船只和南下出港的,混在一起,不仅降低了效率,而且极易引起翻船事故。
    朱由校到通州港看过一次,马上就下令改为后世常见的‘右通行’原则,让张之极立刻执行。
    张之极想了半天,说道:“太孙,右通行也没什么用,反而更乱了!”
    朱由校:“为啥?”
    张之极:“太孙您想啊,船只都跑到右边去了,左边就空出来了,那不是更挤了吗!”
    朱由校:“你去找一块石头,敲开你的脑壳,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张之极根本想不通这个道理,但是也不敢耽搁朱由校的任务,就马上做了五百块木板,上书‘靠右行驶’四个大字,在运河两岸每隔一里地就竖起一块。
    竖起木牌后,张之极惊讶地发现,居然左右两边都有船行驶,港口和航道变得极为有序。
    张之极一直想:这是什么道理呢?
    理顺了港口秩序,朱由校就把五千人分开,在上水港收取江南商船的流通税,在下水港征收京城商货的流通税。
    当然,主要是名鼎商行出产的商货,其他的,暂时不收税。
    所以,朱纯臣就认为,对出港货物征税,就是针对他朱纯臣的。
    朱纯臣雇用的商船,因为好几天不能装货,船老大等不及了,就装了其他东家的商货,出港走了。
    朱纯臣命令孙应奎,先雇用船只,在港口停好以后,派人强行装货上船。
    结果,孙应奎雇船的时候,发现根本行不通。
    因为,船老大必须见到东家的完税证明,以及货物的种类和数量,才能把货船停在港口的装货区域。
    没有朝廷颁发的完税证明,他们的船根本进不了装货区。
    听到这个消息,朱纯臣勃然大怒!
    因为,看着别人购买的商货去但都源源不断地运走,他急啊!
    现在的行情,时间就是金钱!
    只要一年多跑一趟江南,银子多周转一轮,那就是几十万辆的纯收益!
    但是,他已经没钱了啊!
    朱纯臣现在的商货,价值五百万,需要缴纳二百万的流通税,才能出港,可是他到哪里再找这二百万银子?
    他成国公家,二百多年的积累,也不过三百多万的身家,五百多万的商货中,还有二百多万是李如柏兄弟俩的。
    这二百万税钱,他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了。
    原本还想靠着三千五军营的士兵强行装船,但没有完税证明,连船都雇不上!
    所以,使用暴力这一条路,走不通!
    他想到了李如桢,虽然李如柏上了前线,因为萨尔浒大败,已经被关押,但是李如桢还在啊!
    找他要钱,应该可以!
    但朱由校却没给他这个机会:兵部上奏请旨,辽东一事,经多官议定总兵官人选,命李如桢前往辽东,代李如柏行总兵官事,李如柏押回候审!
    就在朱纯臣匆匆来到李如桢府上的时候,看见李如桢已经瘫倒在地,手里还握着展开的圣旨:敕锦衣卫右都督李如桢以原官褂印镇守辽东河东地方兼备倭总兵官从兵部会议往代如柏也钦此!
    看着李如桢人事不省的样子,朱纯臣耐着性子,等候李如桢醒来。
    其实李如桢还是清醒的,只不过他知道朱纯臣来了肯定没好事。
    通州港征收流通税的事,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他怎会不知?
    朱纯臣:“老李啊,你这次上前线,凶多吉少,回来就不来还是两说,说不定就挂在那边了。
    现在咱的货交不了税,出不了手,不是个事啊!
    好歹你再拿点银子,咱变了现,将来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也有银子上下打点不是?”
    听到诅咒,李如桢立马蹦起来吼道:“滚!姓朱的,你给老子滚!”
    朱纯臣却讪笑道:“要某滚也行,不过你不要忘了,你哥李如柏回来,押入大牢,你又不在身边,总得有人招呼、照应不是?”
    李如桢叹口气:“唉!朱兄不必介意,刚才是小弟失态了!这世袭军户,真不是什么好事!皇帝怎么就不派你去前线呢?”
    说着,李如桢让管家去拿银子,除了必要的府上花费,剩下的都拿来,也只有一百万两,距离税额,还差一百万!
    告辞了李如桢,朱纯臣忽然想到了抵押!
    因为现在京城的大户人家,也都没有了闲钱,都买了名鼎商行的货物,挣钱去了。
    因而,此刻最有钱的,就是名鼎商行。
    倒是钱庄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钱庄要收利息,不划算。
    他朱纯臣有土地,有外宅、有铺面,怎么也能凑齐这一百万。
    结果,他以为一亩地能抵押出来二两银子,但名鼎商行只给一两!
    最后,朱纯臣不得不抵押上全部家产和土地,换得了一百二十万银子,总算把手中货物全部运往江南。
    朱志随船同行,他要负责把这些商货全部变成银子。
    通州港的征税进展的很顺利,有五千精兵强将守着,还有皇帝的圣旨,根本没人反对。
    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名鼎商行的货物走俏,有的商人自以为上面有人,或者朝中势力不小,不肯缴税。
    但不交税就走不了货,却是事实。
    朱纯臣甚至动用了三千五军营的士兵,都不管用,别的人还能有什么好办法?
    随着通州港和名鼎商行每日传回来讯息到达,朱由校乐得屁颠屁颠的。
    他兴冲冲地去见万历,说道:“爷爷,辽饷问题解决了!现在孙子总共筹集了五百多万两银子!
    其中,一半是孙子售卖商货的钱,另一半都是税金!”
    万历笑道:“好小子,有本事!居然搞到这么多钱!说罢,想要什么,爷爷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