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印度着名神庙之一阿姆利则金庙
作者:开心可可   这就是印度最新章节     
    印度神庙是印度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供奉印度各类宗教中的主要神只,如?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等。这些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印度文化和建筑艺术的瑰宝。?印度神庙的建筑风格多样,主要包括岩凿石窟神庙与独立式石砌神庙。南方式(达罗毗荼式)的悉卡罗呈角锥形,代表作有?摩诃巴里补罗的?五车神庙;德干式(中间式)的悉卡罗较低平稳重;北方式(雅利安式或城市式)的悉卡罗呈曲拱形,代表作有奥里萨邦的?科纳拉克太阳神庙。这些神庙不仅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拜,也成为了游客探索印度文化和历史的热门景点。
    首先,介绍最为着名的阿姆利则金庙。
    阿姆利则金庙(golden temple indiaa)是印度锡克教的最大寺庙,位于印度边境城市阿姆利则市中心,整座金庙的建造共耗费750公斤黄金。这座被誉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的建筑,风格典雅,造型优美,既有伊斯兰教建筑的肃穆庄重,又有印度教建筑的绚丽璀璨。金庙坐落在一个叫做“神池”的水池中央,四周的墙壁上镶嵌着熠熠发光的大理石,整个建筑几乎通体镏金,极为壮观。金碧辉煌的金庙,不仅是锡克教徒的圣地,而且也是印度的游览名胜,每年游客川流不息。
    一、历史发展
    阿姆利则曾是锡克教第一代祖师那纳克修行之地,作为锡克教的圣地,阿姆利则意为“花蜜池塘”。当年只是印度教改革派分支的锡克教,经过几代教徒的不懈努力,最终于16世纪发展成完全独立的宗教,为此,当年锡克教第4代祖师罗姆·达斯曾修建了一座水池,名为“花蜜池塘”,阿姆利则由此得名。
    建造金庙是由锡克教的第五位教主古鲁·阿鲁贡德·辛格(guru arjan dev singh)发起。1589年,他下令在阿姆利则的“花蜜池塘”水池上建造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后来就成了金色寺庙的前身。古鲁·阿鲁贡德·辛格也是金色寺庙中央神殿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之一,他将它建造成了一个壮丽的建筑,为锡克教徒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宗教场所。1601年完工,庙门及大小19个圆形寺顶贴满金箔,共耗费750公斤黄金。
    此后,金色寺庙的建造历经多个教主的不断修建和改进,不断扩大和改善,直至18世纪末期,它基本上已经成为了现在的规模和形态。然而,这座寺庙在其历史中也经历过一些动荡和破坏。其中最显着的是1762年,当时阿富汗入侵印度,摧毁了大部分的阿姆利则城市和金色寺庙。寺庙的重建工作由当时的锡克教教主负责,并最终在19世纪完成。
    历史上的金庙屡遭劫掠,又几经重建修复。在1830年重修时,用了100公斤黄金使其表面璨然耀眼,因此才有了金庙的俗称。
    金庙是印度锡克教的神庙,该庙供奉印度教湿婆神。湿婆(shiva),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毁灭之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象征。在锡克教徒心中,它的地位就如同伊斯兰教的麦加、基督教的耶鲁撒冷一样神圣无比。
    二、主要结构
    因该庙门及大小19个圆形寺顶均贴满金箔,在阳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夺目,一直以来被锡克人尊称为“上帝之殿”。
    金庙坐落在人工开凿的、面积1500平方米的圣湖中间,一条60米长的栈桥通往湖的中央。平静的湖水将庙倒映于水面,增添了庙的特殊魅力。
    金庙建筑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风格,上有圆形穹顶,四周有圆塔环绕。
    金庙上部四分之三被镀成金色,霞光映照下,显得金碧辉煌、仪态万千。倒影池中,波光粼粼,金庙更生出端庄和婀娜之态。
    金庙城堡式门楼,上有白色钟楼和呈梅花形大小的5个金顶。举目望去,浩然大气,金碧辉煌映满了整个视野。
    总面积约10公顷的金庙,内部呈长方形布局,中心为一人工湖,湖四周为十几米宽的黑白大理石所围绕,高耸的城堡上架起的射灯从四个方向聚向中心,一座金灿灿的庙宇巍然屹立于湖水正中,“上帝之殿”便在眼前。
    金色寺庙的内部装饰极其华丽,反映了锡克教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金色寺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中央神殿,也称为哈兰迪尔·萨哈卜(harmandir sahib)。这座神殿是一个方形建筑,有四个入口,代表着人人平等和开放。神殿内部有一座黄金浮雕,代表着锡克教的创始人古鲁·纳纳克(guru nanak)的教诲和理念。
    金庙的内部壁画涵盖了许多宗教和历史主题。这些壁画是由着名的锡克教画家和雕塑家创作的,描绘了古鲁、锡克教历史、宗教场景和印度文化等。一些内部区域使用了大量的镶嵌装饰。这些镶嵌是由宝石、玻璃和其他材料制成的,展现出锡克教的传统艺术和工艺技巧。
    圣殿庙顶为一大金圆顶,四角各立有一个小金圆顶,仿如四个金甲武士护卫着头戴金冠的威严帝王,通体镀满了100多公斤的黄金。也有人说,圣殿造型更像一朵倒放的莲花,莲花反插于湖水、直通大地,表明了锡克教对人世间苦难的关心。
    庙分为三层,系印度教传统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形式融合的典范。第一层是教徒祈祷大厅,以大理石板铺地,嵌有几何线形不规则图案,豪华四方大理石柱分布在厅四周,柱上雕有美丽的对称花纹,凹凸棱角。
    第二、三层为经室、圣物室、博物馆等,奉有1604年放置的《阿低格兰特》根本经典,置放在神圣的祭坛上。庙顶有4个精致的小亭,中间是1个硕大的钵形塔,与4个小亭的塔顶浑然一体。金庙的第二、三层和顶上裸露的地方都铺上了镀金的铜叶片,使整座建筑金光闪闪,白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到了晚间,点亮庙宇的灯火,坐在漆黑的恒河畔欣赏金黄璀璨的黄金庙,是最亮丽浪漫的夜景。
    庙内共分12个区域,除圣殿外,还有香客休息室、诵经堂、法师起居室、修道殿、膳厅、储藏和陈列室等。一条长约50米的大理石桥将圣殿与湖边平台相连,密密麻麻的教徒在桥上摩肩接踵。踏着暖洋洋的大理石板漫步湖边,人在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倒映在湖水之中的金顶圣殿,远处白色围楼与翠绿的菩提树在让人赏心悦目之余,更让人心觉一股平和与安静。
    站在金庙的庄严门前,仿佛踏入了一个人间仙境。水中金色建筑在阳光的映照下,如梦如幻,宛如一座漂浮在湖面上的黄金宫殿。而金箔装饰的富丽堂皇,更是为这座庙宇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距离金庙不远处一个绿荫掩映的小开阔地上,有一道红柱围廊,围着一个据说是湿婆用三叉戟挖就的智慧之井,许多人都要到这里来喝一口水,希望由此变得更加聪明。附近的菩提树下,常有一位印度教长老用沉闷的低音诵读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他的周围永远有着众多的信徒,虔诚地聆听着,四周的一切,对他们似乎都不存在。
    三、重大事件
    1、阿姆利则惨案
    在孔雀王朝灭亡后,锡克教徒再次面临来自不同政治势力的压迫和迫害。在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并强制要求锡克教徒放弃传统服饰和发型。这一事件引起了锡克教徒的抗议和反抗。
    1919年4月13日,旁遮普的阿姆利则市二万多群众举行抗议集会。4月15日,和平集会遭到英军的开枪扫射,造成379人死亡,1200人受伤。英国军队甚至勒令市民像狗一样在地上爬行,引发了印度人民的仇恨和愤怒。事件被称为“阿姆利则屠杀”,最终导致了英国政府对印度的政治改革。金色寺庙也被认为是印度独立运动和锡克教历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
    阿姆利则这一惨案,使印度人民反英斗争迅速高涨,成为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转折点,尼赫鲁家族更加靠近圣雄甘地,并改变了生活方式。尼赫鲁的父亲为了表达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愤怒,将家里的洋货全部烧毁。
    2、金庙事件及英甘地遇刺事件
    20世纪80年代初,旁遮普地区的锡克教徒掀起要求独立的“卡利斯坦国”运动。锡克教极端分子组织武装部队,在金庙内设立总部。1983年10月英迪拉-甘地总理宣布解散旁遮普邦政府,实行总理治理,并调大批警察进驻该邦。1984年5月代表锡克教徒利益的阿卡利党宣布,为制止粮食外运,从6月3日起开展“不合作运动”。旁遮普作为印度粮仓,为印度提供一半的商品粮。由桑特-宾德兰瓦勒率领的一群锡克教极端分子在阿姆利金庙内避难。阿卡利党的行动将对印度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对面临大选的英-甘地总理十分不利。
    1984年6月2日,英-甘地总理批准了对锡克武装分子发起“蓝星行动”,宣布出兵旁遮普邦,对锡克教金庙及其他40多个庙宇进行围攻,占领了金庙。锡克教激进派领袖宾德兰瓦勒等被打死,共有1千多人被打死,温和派领导人等7千多人被逮捕。
    金庙事件加剧了印度政府与锡克教徒的矛盾,甘地总理于同年10月被锡克教卫兵刺杀身亡。这一事件最终引发了当年印度教徒与锡克教徒的激烈冲突,共有约3000余名锡克教徒在冲突中被杀。
    如今的金庙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剑拔弩张,人们也逐渐淡忘了在金庙发生的历次不幸事件。来自世界各地的锡克教徒汇聚于此祈求平安。平静湖水上的金庙也成为了阿姆利则的象征,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四、重要地位
    城内金庙以通体镏金而着名,为锡克教的总部和行政文化中心。在金庙门前有一广场,平常是人们从事商贸之地,它是教徒聚会的场所。
    9层高的阿德尔高僧塔,是纪念第六代祖师赫尔·高温德的儿子所建。锡克教徒每年4月在此举行庆祝丰收的拜喀节,几十万朝圣者聚集在圣湖边,唱歌、开诗会、赛马及举行各种游戏活动,时间长达3天。
    而最为人们称道的就是,金庙从不收取门票,这得益于他们的信仰。庙中的僧人认为信仰不能用金钱衡量,只有在吃饱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这里全天候提供免费的食宿。正因如此,这里成为印度不少穷人的“天堂”也成为背包客的圣地。不仅仅是食宿免费,还有免费的交通,免费的医疗。不难想象,这对于金庙来说,单是十几万人的食宿,就要花费多少钱?说金庙是印度最壕气的寺庙,一点也不为过吧?每天到了就餐时间,就可以看到大批的印度人或是游客在排队等餐。每日24小时不间断的流水席,在高峰时段,每隔20分钟就轮换着就餐一次,人们席地而坐,领好盘子和勺子等餐具,等着志愿者来发放食物,吃完后就可以离开,下一波人便坐下开始就餐。
    金庙并不是只有锡克教徒才能进入的圣地,这里的态度非常开放,它有东西南北方向的四个门,代表着锡克教的大门向来自任何方向的兄弟姐妹敞开,这里还备有寝室和厨房,任何人都可以在金庙得到食物和休息。
    金庙环“奈克塔尔”池而建,阿姆利则因池得名,池水更被锡克人奉为圣水。游客先是绕池一周,踏着大理石地面远观金庙的气势。进金庙虽然免费,但规所有来客必须脱鞋,赤脚从门口的水池趟过,以表示对锡克教宗师的敬意。而且无论男女老幼,不能光着头,要么戴帽,要么用头巾裹上。
    总得看,金庙不仅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锡克教文化的载体。游客在参与宗教仪式、参观博物馆等活动时,能够深度了解锡克教信仰、历史和传统。这种全面的文化体验使得游客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寺庙的独特之处。金庙的独特之处既是印度文化的瑰宝,也是全球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这样的国际影响使得金庙成为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够共同感受并欣赏印度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