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无人机攻击成功的消息后,早已整装待发的北极熊空军立即行动起来。数十架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与图-160“海盗旗”超音速轰炸机如同黑色的幽灵般腾空而起,它们的目标是数百公里外的敌方基辅号航母战斗群。
与此同时,超过百架的苏-35战斗机和米格-31截击机也紧急升空,为这些宝贵的空中打击力量提供严密的护航。 随着夜幕降临,图-160以其惊人的速度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银色的轨迹,快速接近目标区域。图-95则以其持久的续航能力紧随其后,两者构成了此次远程打击的核心力量。
为了确保突防的成功率,这些轰炸机搭载了先进的kh-101巡航导弹,这种隐形导弹可以在敌方防空系统的严密监视下悄然接近目标,发动致命一击。 在接近敌方防空圈之前,护航的战斗机开始降低高度,利用其出色的机动性能,对可能的拦截进行压制。
此时,航母战斗群已经察觉到了来自空中的威胁,纷纷启动防空系统,准备迎战。
然而,他们的主要反击手段却在第一波的攻击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几乎损失了大半。此时,天空中仍有数百架无人机,它们不断地投放小型燃烧弹,给航母编队的战斗力恢复带来极大困扰。与此同时,第一批100多架携带反舰导弹的大型无人机正迅速返航,重新装填弹药,准备迎接下一波次的攻击。
然而,在现代电子战技术的支持下,大毛国的飞行员们成功地利用了干扰手段,使得敌方雷达系统的效果大打折扣。 关键时刻,图-160率先发射了携带的kh-101导弹。这些导弹如同鬼魅一般穿越夜空,迅速逼近目标。紧接着,图-95也加入了攻势,从不同方向对基辅号航母战斗群发起攻击。尽管敌方防空火力猛烈,但kh-101导弹凭借其先进的隐身技术和精确制导能力,成功突破了层层防御,准确命中了多个关键目标。
在一系列密集的爆炸声中,基辅号航母及其周围的护航舰只遭受了重创。虽然航母并未立即沉没,但其战斗力已经被严重削弱。
此时,航母的护航编队也被熊熊大火所笼罩。火光冲天,黑烟滚滚,仿佛整个舰队都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而在航母编队的边缘处,那条重达6000吨的巡洋舰更是情况危急。它的舰体已经遭受重创,大量海水涌入船舱,导致舰身出现明显的倾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倾斜越来越严重,预示着这条巡洋舰即将面临沉没的命运。
当第三波次的无人机来临的时候,海面上浓烟滚滚,肉眼已经看不到海面的目标了。不过这对装配光学雷达的无人机是不受影响的。
在这个时刻,黑海上的基辅号航母编队几乎已是满目疮痍。大部分战舰或已沉入冰冷的海底,或只剩下孤零零的船头、船尾,孤独地矗立在波涛之上,仿佛是在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激烈的战斗。
水面上漂浮着无数士兵,他们的声音在海风中回荡,充满了绝望与恐惧,不停地呼喊求救。 再次赶来的一群无人机毫不犹豫地对剩下的水面军舰展开了新一轮的无情攻击。这些无人飞行器就像是死神的使者,在天空中穿梭,寻找着任何可能的目标。它们发射的导弹如同雨点般倾泻而下,每一次爆炸都让这原本蔚蓝的海域变得更加混沌不堪。 随着爆炸声此起彼伏,残存的军舰开始剧烈摇晃,火光冲天而起,浓烟滚滚。
那些曾经威武雄壮的战舰此刻变得面目全非,甲板上四处散落着碎片和残骸,船体上随处可见巨大的缺口和烧焦的痕迹。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试图找到一处安全的地方躲避这场灾难。 海面上,无数的漂浮物中夹杂着受伤和垂死的人们,他们挣扎着呼救,但在这片混乱之中,每一声呼唤都显得如此微弱无力。
一些勇敢的士兵不顾自身安危,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竭尽全力营救那些还有一线生机的同伴,但在如此大规模的攻击面前,他们的努力似乎只是杯水车薪。 此时的黑海,已经不再是那片宁静而美丽的水域,它变成了一场残酷战争的见证者。在这片战场上,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海水都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无情与残忍。而对于那些幸存者而言,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
早在第一波攻击开始前3个小时,北极熊的海军舰队已经纷纷离港,悄无声息地驶入黑海深处。无人机迅速锁定了敌方航母编队的位置,随后舰队从四面八方开始集结,悄无声息地包抄过去。 经过几个小时紧张而有序的航行,北极熊的舰艇们在夜色掩护下逐步逼近目标。
黎明时分,当敌方航母编队发现黑海舰队的存在时,已经为时过晚。残余的基辅号航母编队,以及失去了抵抗能力。借助精心策划的战术和突然袭击的优势,北极熊海军迅速展开行动,对敌方舰只进行了精准打击,并成功俘获了残余的航母编队。
战斗结束后,北极熊海军不仅控制了整支航母编队,还抓到了大批的战俘。这一结果大大出乎外界的预料,也展示了大毛国海军在现代化战争中的实力与决心。随着战俘的带回与后续的处理工作,这场战役被载入史册,成为一次成功的海上突袭行动案例。
这些战俘,虽然曾经与我们并肩作战,但他们并不属于金丝雀家的正式军队成员,更确切地说,他们只是一群雇佣兵。因此,根据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规定,他们无法享受到相应的保护。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着未知的命运,而这个命运很可能会让他们感到绝望。
或许,他们会被送往遥远的西伯利亚地区,被迫从事艰苦的劳动工作——挖土豆。那里气候寒冷,环境恶劣,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对于这些习惯了战斗的人来说,这种转变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然而,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不仅如此,他们还必须面对西伯利亚的严寒考验。在那个地方,冬天漫长而寒冷,气温常常降至摄氏零下数十度甚至更低。对于来自温暖地区的他们来说,适应这样的极端气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寒冷、饥饿和孤独都将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常客,而生存下去则成了他们唯一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