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终将落幕
作者:猫猫   三国之我的霸业在三国最新章节     
    不过,就在他刚刚平复下心情之后。
    他手下的一名亲卫神色慌张地跑来禀报。
    “报,将军,在逃跑的人群中,并未发现北宫将军。”
    李文侯心里‘咯噔’一下,原本已经平复的心情,顿时又变得紧张起来。
    不过他还是故作镇定,强压下心中的不安,让人扑灭大火,进营帐内寻人。
    很快,大火就被一桶桶水浇灭,滚滚浓烟逐渐消散。
    众人在一片狼藉的营帐内搜寻着,最终在角落里发现了一具被烧焦的尸体。
    这具焦尸,早已被烧得面部全非,分辨不出本来面目。
    还是李文侯凭借着北宫伯玉那把从不离身的佩剑,这才确定了北宫伯玉的死。
    而营帐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我们回到大火燃烧之时。
    北宫伯玉见李文侯的人杀红了眼,连自己亲卫都不放过,深知今日难逃一死。
    他回想起了自己的这半生,心中感慨万千。
    他从小出生于湟中,三岁开始习字,自幼聪慧过人。
    十岁时,便胆识过人,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无论是文韬还是武略,他都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在羌胡族之中渐渐小有名气。
    后恰逢黄巾起义,天下大乱,他顺势而起,于湟中起义反叛。
    自任将军,带领着部下南征北战,擒获边允、韩约,挥师攻金城,在激烈的战斗中,成功斩杀金城郡太守陈懿。
    后胁迫边章、韩遂入伙,在众人的拥戴下,推举边章为首领。
    从此,他们的势力在北凉不断壮大,拥兵十万之众,威名远扬,令天下为之震动。
    奈何,他今日却遭如此算计,被困于这营帐之内。
    过往的生平,似是走马灯,在北宫伯玉脑海中一闪而过。
    他明白,今天的他,是在劫难逃了。
    英雄早有落幕时,虽心中的大业仍未完成,但他也是时候该谢幕了。
    想到这里,北宫伯玉并未同手下们一同往外冲杀。
    北宫伯玉缓缓地握起别在腰间的那把佩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随后心一狠,将剑刃抵在脖颈之上,用力一抹,鲜血四溅。
    一代英豪,就这样自刎于营帐之内。
    凉州军阀,羌胡族首领,就这样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他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也为这个乱世增添了一抹悲壮的色彩。
    随着北宫伯玉的猝然落幕,北凉叛军内部瞬间变得泾渭分明。
    李文侯企图掩盖真相,编造出一套谎言,对外宣称北宫伯玉是在宴会上饮酒过多,神志不清,恰逢营帐意外失火,救援不及,才不幸丧生。
    而知晓这件事情真相的,唯有李文侯的那些亲卫。
    那日留在外面的六十多名北宫伯玉的亲卫,虽然心中都隐隐觉得此事定有蹊跷。
    但如今北宫伯玉已然身死,再加上他们自身在守卫职责上存在疏忽,玩忽职守,致使将军陷入绝境。
    正因如此,他们即便满心狐疑,却也不敢过多深究。
    北宫伯玉的离世,犹如一把无情的利刃,将北凉叛军内部长期潜藏的矛盾彻底暴露无遗。
    在叛军中,羌胡族士兵大多忠心耿耿地追随李文侯;而汉族士兵,则大多对边章、韩遂二人忠心不二。
    原本北宫伯玉在世之时,凭借着他的威望与智慧,一直在中间巧妙调和,使得两方势力虽有分歧,却并未出现大的矛盾冲突。
    然而,如今北宫伯玉已死,而李文侯从一开始就是反对派的人物。
    他打心底里并不认同北宫伯玉劝降策反边章、韩遂之事,故而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
    边章、韩遂可不是那些头脑简单、容易被忽悠的普通士兵。
    他们深知那场大火背后绝不简单,北宫伯玉的死绝非一场意外。
    如今他们二人每日都如惊弓之鸟,人人自危。
    为求自保,也不得不全力拉拢汉族士兵,积极筹备自卫事宜。
    在李文侯营地的另一处营帐之内,此刻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帐内灯火辉煌,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几名身姿婀娜的舞姬翩翩起舞,可谓是歌舞升平,莺莺燕燕。
    也不知李文侯从何处寻来了这几名舞姬,此刻正在帐内大摆庆功宴。
    只见李文侯满脸通红,已有几分醉意,朝着下方一位文人打扮的中年人恭敬地举起酒杯,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开怀大笑道:
    “先生果然大才啊,此计虽让我损失了十多名近卫,却成功除去了北宫伯玉这一心腹大患,实在是非常划算的啊。”
    的确,以李文侯的头脑与谋略,定然是想不出如此周密且狠辣的计划的。
    这背后,其实是有一位智谋高深的高人在暗中指点。
    倘若此时刘璋麾下周仓在此,定然能够一眼认出此人是谁。
    但奈何周仓远在中山国,山高水远,想要见上这一面,不知要待到何年何月才能实现了。
    在这位文人先生的建议下,李文侯高调地为北宫伯玉举行了一场看似隆重的葬礼。
    此举一出,深得羌胡族人的民心,之后的日子里,羌胡族逐渐被李文侯牢牢掌控在手中。
    而汉人首领边章,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任由李文侯壮大势力。
    他也集中手中的力量与资源,竭尽全力来拉拢汉人士兵。
    因为李文侯身为反对派的缘故,他绝不可能容忍汉人势力在军中做大做强。
    因此,营地内羌胡族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甚至爆发了多起小规模的武装冲突。
    这些冲突不仅加剧了双方的敌对情绪,也让整个营地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紧张的气氛如同厚重的乌云,弥漫在北凉叛军之中。
    人们的脸上都带着不安和恐惧,仿佛随时都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冲突。
    而那些原本就对战争充满恐惧的百姓们,则更是感到前途未卜,生活变得愈发艰难。
    一些头脑灵活、心思聪慧的人,早早已经看出了大营里的诡异与不对劲。
    他们意识到,这场战争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阴谋。
    他们甚至隐隐猜到,一场残酷激烈的内部斗争似乎已不可避免了。
    所以近几日,每到夜幕降临,便有不少士兵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逃离军营,向着四周的茫茫黑夜中,义无反顾地离去。
    他们或是因为害怕被卷入内部斗争,或是因为对未来失去信心,选择离开这个危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