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晋咸康七年的初春,大地尚未完全从冬日的沉睡中苏醒,辽东半岛的平郭城已笼罩在一片淡淡的薄雾之中。晨曦微露,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古老的城墙上,为这座历经沧桑的城池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庄严的光辉。
城内,一座古朴的府邸内,气氛凝重而紧张。慕容皝,这位即将改写东北历史的英雄,正站在书房的窗前,凝视着远方渐渐清晰的天际线。他的脸上既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有对即将迈出那一步的深深忧虑。案头的烛光还未完全熄灭,与窗外的晨光交织成一幅复杂的画面,映照出他内心世界的波澜壮阔。
“父亲,您真的决定了吗?”一个清朗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宁静,慕容恪,慕容皝最器重的四子,缓缓步入房中,他的眼神中既有对父亲的尊敬,也有对未知命运的忐忑。
慕容皝转过身,目光深邃地望着自己的儿子,点了点头:“恪儿,时势造英雄,我慕容氏世代居于辽东,如今中原纷乱,正是我们慕容家一展宏图的大好时机。我意已决,自立为燕王,而你,将是我手中的利剑,镇守辽东,确保我慕容氏基业稳固。”
慕容恪闻言,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声音坚定:“孩儿遵命,定不负父亲重托,誓死守卫辽东,让前燕之名响彻四方!”
随着慕容皝正式称王,前燕的旗帜在辽东大地上高高飘扬,而慕容恪则肩负重任,前往平郭驻守。平郭城,这座位于辽东半岛咽喉要地的古城,因慕容恪的到来而焕发新生。
春日里,平郭城外,桃花盛开,粉白相间,宛如一片绚丽的云霞。慕容恪骑马巡城,沿途所见皆是百姓安居乐业、农耕繁忙的景象。他深知,这份宁静来之不易,需用鲜血与智慧来守护。
一日,慕容恪正在校场检阅军队,忽闻探马来报:“报!高句丽王遣使前来,言有要事相商。”
慕容恪眉头微皱,高句丽一直是辽东地区的劲敌,此番来访,恐怕非同小可。他迅速整理衣冠,前往府衙接见使者。
使者面带微笑,言辞却颇为犀利:“燕王新立,我高句丽王特遣本使前来,愿与燕国修好,共谋发展。然则,辽东之地,自古便是我高句丽之领土,望燕王能予归还。”
慕容恪闻言,不怒反笑:“辽东之地,乃我慕容氏世代居住之所,岂能轻易让与他人?然则,和平共处,共谋发展,我慕容恪亦不反对。但望高句丽王能尊重我燕国主权,勿再生事端。”
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双方虽未达成实质性协议,但慕容恪的从容不迫与坚定立场,却让高句丽使者心生敬畏,不敢小觑这位年轻的守将。
数月之后,高句丽终于按捺不住,纠集大军,意图趁前燕立足未稳之际,一举夺回辽东。消息传来,平郭城内人心惶惶,但慕容恪却显得格外冷静。
他亲自登上城楼,眺望远方滚滚而来的敌军,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敌军虽众,然其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加之骄兵必败,此乃破敌之机。我意分兵两路,一路正面迎敌,以挫其锐气;另一路则绕至敌后,断其粮道,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众将领闻言,纷纷点头称是,随即按照慕容恪的部署行动起来。战鼓擂响,两军交锋,慕容恪亲率精锐,如猛虎下山,直扑敌军中军大帐。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而与此同时,另一路奇兵也已悄然接近敌军粮草重地,一把大火,将敌军的补给化为灰烬。高句丽军顿时陷入混乱,士气大跌,最终在慕容恪的猛攻之下,全线崩溃,败退而去。
此役之后,慕容恪的威名远播,前燕的疆域也因此得以巩固。平郭城内,百姓欢呼雀跃,对慕容恪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