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明末名人齐聚东瀛
作者:划水流大师兄   我在明末召唤最强轻步兵最新章节     
    这个大胆的计划部署完毕,所有人都喜笑颜开。
    这段时间笼罩在头上的阴霾一扫而光。
    什么重炮,什么喷气式飞机。
    在开阔地带部队全都散开,站着不动让你打,你能打几个人。
    只要你飞机去了东边,陆军的飞机就轰炸西边,让你顾都顾不过来。
    敌人的飞机不过一百来架,完全不够照顾全局。
    甚至还可以让两艘封存的驱逐舰再次启动,去炸毁三浦半岛的防空炮塔,给陆军航空兵创造轰炸机场的机会。
    “呦西,这样一来,总算可以打开局面了。”杉山元揉了揉大肚子,快乐的靠在椅子上说道。
    “那就尽快开始行动吧,争取两天内把船只调配好,十个师团后天晚上装船运输。”寺内寿一命令道。
    “哈依!”所有人一起起身鞠躬。
    寺内寿一也站起来微微鞠躬:“诸君,那就拜托了!”
    傍晚的时候,两条东风轮在鞍山和抚顺舰的护航下,绕了一大圈终于到了东京湾口,停泊在横须贺军港。
    船上满满登登的装满了物资,还带来了一大批明朝将领和文官。
    这些人都是这段时间在大明收集的,属于杀又罪不当诛,留着又没法安排的官员。
    武将有满桂,赵率教,曹文诏和他的侄子曹变蛟,黄得功,祖大寿一家,吴襄一家。
    还有其余十几位同样改造难度较大,又身怀民族气节的将领。
    文官有孙承宗,熊廷弼,高第,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等人。
    这些人都是按照赵颂留下的名单收录的,名气稍差的,或者赵颂没有记起来的人物,都没资格参加这个旅游团。
    其中,洪承畴本来在浙江任职,赵颂安排的假倭寇在钱塘一带打家劫舍吃大户的时候,恰好在杭州遇到了洪承畴。
    便搂草打兔子,将他也给逮了起来,跟运粮船一起送到了京城。
    恰好赶得上两艘东风轮发船。
    估计他到现在都是懵逼的。
    至于袁蛮子,他早就被九千岁找了借口革职滚回了广东,居然让他逃过了一劫。
    最奇怪的是,随船还有两个邋里邋遢的道士。
    正是麻雷子和雷震子师兄弟。
    把他们弄来,就是要在本地做硝化甘油,这东西威力大,成本不高,还不怎么稳定。
    自爆兵用了肯定都说好!
    这样也能给赵颂省一大批炸药钱。
    对于这些人的安置,赵颂其实也没想好,只是不想让他们留在本土坏事罢了。
    等搞定了小鬼子,还是要把他们送到海外各地。
    文官做地方官,用封建制度压榨本地土着,这种活儿赵颂召唤的官员反而做不来。
    武将则是让他们熟悉热武器战争,有悟性的把他们放出去统帅土着仆从军,用来镇压起义效果也是杠杠的。
    在师部大礼堂,赵颂和这些明朝官儿见了一面。
    诸人见到赵颂之后,面色各异,但是都没有开口多言。
    他们都算是大明有见识的人了,只是这段时间任何一件事,看到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刷新了他们的三观,冲击着他们的神经。
    除了吴家父子和卢象升几人,其他明人都被震傻了。
    赵颂坐在讲台上。
    吴三桂和曹变蛟看向赵颂的目光都有些灼热。
    尤其是吴三桂,他与赵颂最初见面的时候,赵颂还只是旅顺一隅的小商人,专司鞑子人头生意。
    想不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成了华夏君主,成为开国之君。
    如此年轻的开国之君,开天辟地也就是头一号吧。
    他们与赵颂年龄相仿。
    若能简在帝心,将可以延续几十年的君臣佳话,起码不用担心君主死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惨事。
    这种事情,大明可是没少做,堪比大汉朝。
    赵颂冷着脸,扫了一眼下面五十几个在大明朝历史上留下笔墨的大人物。
    缓缓开口道:“大明君王昏聩,吏治腐败,人民愚昧,治下民不聊生,再加上天灾不断,已经经营不下去了,所以,我将取而代之。”
    赵颂说完这段,冷着脸看着下方诸人的表情。
    果然,接近一半的文臣都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有些目中直欲喷火,有的将脑袋转向一边,不屑于看他。
    至于武将,大部分都面无表情,少部分目光炯炯,对赵颂的话很有兴趣。
    武将是最知道实力差距有多大的,尤其是辽东诸将,鞑子他们都打不过,何况现在的改放军。
    面对这种对手还拎不清,不如趁早抹脖子算了。
    何况,赵颂本来就是汉人,华夏依然是汉人的江山,只是换个皇帝罢了,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赵颂等了等,发现没人出来骂他,便也没办法杀鸡儆猴。
    心道这些家伙果然都是老油条,很知道审时度势,趋吉避凶。
    只好接着说道:“这段时间,我军杀了很多明朝官员,几乎超过北方官员的一半。”
    “这些官员,要么贪腐,要么迂腐,要么无能,你等能够被选送来东瀛,说明你们多少还是有点能力,为官为将也守本分,本人若是杀了你们,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不过你们日后若是主动给我递刀子,我还是可以继续杀的。”
    孙承宗哼了一声:“老朽早已年迈,而且身为帝师,老朽绝不事二主,我劝阁下不要多费口舌,还是先将老朽杀了吧。”
    赵颂懒得跟他交流感情,他知道此老是个硬骨头,有气节而且威望高。
    把他捎过来并不是为了转变他,而是担心他利用士林官场中的威望团结明朝余党。
    听了他的话,赵颂挥了挥手,对警卫说道:“将此人拖出去,隔离关押。”
    孙承宗缓缓站起身,整了整衣袍,对着其余人等拱了拱手:“老夫先走一步,诸位好自为之!”
    说罢一把甩开警卫伸过来的手,昂首离去。
    这一下,其余人都噤若寒蝉,怒目而视的目光也清澈许多,大部分都垂目看地,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赵颂继续说道:“这次你们过来既不是流放也不是监禁,而是参加学习班,分文科班和理科....武科班。”
    “文科班毕业的优秀生日后将外放四夷,教化夷民,牧守一方,做的好的,本朝不吝啬封疆大吏之位。”
    此话一出,下面的文官都松动一些。
    居然还让他们做官,虽然去番邦蛮夷之处,那也是人上人,总好过杀头坐牢啊。
    武将们也都抬起头来。
    “至于武科班则要跟着幕府兵一起训练,成绩优异者,同样外放番地,率领土兵配合天朝大军,为帝国开疆辟土,镇压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