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邯投降 坑杀秦军
作者:叶瞎子   西汉爆浆史最新章节     
    本章先插一句,这时候韩信已经投奔到项羽军中了,任大帐守门员。
    被困在巨鹿城中的张耳终于得救了,一个一个感谢拯救他的这些将军们。
    他又见到了老朋友陈余,并且当面责骂他为什么当初不来救援,陈余是个读书人,好面子,没有和他多说什么,把赵国将军的符印扔给了张耳,军队也不要了,自己领着几百人去隐居了,渔猎为生。
    实际上张耳没必要反应这么激烈,当时那种情况下,除了项羽这种不要命的之外,谁也没信心。
    再说了,巨鹿城北也有一支沉默的军队,那是张耳的儿子张敖率领的,亲生儿子尚且没胆量去救自己的老爹,又何必对自己的朋友这么高的奢求。
    张耳实在应该设身处地为陈余想一想,那种情形下怎么可能出手相救,出手就是纯粹的送死。
    张耳和陈余的关系正式破裂。
    秦军两大主力之一的华北军已经消失,现在只剩下章邯了,章邯在破釜沉舟一战中失败,渡过漳河以据守,等待咸阳城发来的援军,情形跟当时的濮阳一战差不多。
    然而章邯这次等来的不是援军,而是二世皇帝的诏书,责骂他作战不力,甚至威胁解除他的指挥权。
    章邯知道真实原因是自己的势力太大了,招致皇帝的猜忌,各种杂乱的思绪全部涌到了章邯的头上,他脑中甚至闪过一个的想法:倒戈叛秦。
    这个很模糊且大逆不道的想法在陈余送来的一封信后开始慢慢清晰起来:当时巨鹿一战还未发生,陈余还在巨鹿城外按兵不动,他的来信是想分化秦军两大主力好让自己可以喘息,应该说陈余的这个做法还是有点战略思维的。
    陈余在信中劝他拥兵自立,倒戈反秦,和各路诸侯一起攻下咸阳,然后瓜分天下,并且提醒他:无论战胜还是战败,章邯你都难逃死路。
    章邯很矛盾,隐隐约约觉得陈余的话正确,于是他派司马欣回咸阳城刺探虚实,想知道皇帝到底是什么态度,可是司马欣到了咸阳三天连二世皇帝的面都没有见着,甚至连赵高都没有见到,司马欣知道可能要出事,马上潜逃,返回前线。
    果然是出事了,赵高派人半路劫杀他,幸亏司马欣比较谨慎,走的是一条小路,赵高没有得手。
    司马欣回到军营,将这一切告知了章邯,并且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战争如果胜利了,会招赵高所忌,难逃一死;如果败了,败军之将唯死路一条,希望将军多多斟酌,为将来早作打算。
    章邯开始有点心动了,如果陈余的来信只是危言耸听,司马欣讲给他的,则已经是既成的事实,他要给自己想条退路了。
    等到巨鹿之战完结,王离投降后,章邯已经是一支孤军了,项羽迟早要攻过来,而且肯定抵挡不住,于是章邯派了一位高级军官到项羽军中谈判。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章邯提出的合作条件太高,双方并没有达成什么一致。
    项羽也根本无心谈判,章邯杀了他敬爱的叔叔项梁,他要报仇,于是项羽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渡河作战,在漳河以北两次击溃章邯军。
    章邯被打怕了,再次提出要谈判,应该用投降更确切。
    时的项羽也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后勤补给跟不上了,或者说项羽的后勤问题一直都没彻底解决,现在到了很麻烦的地步,负担不起再多一次的战斗了。
    所以这次谈判双方都很有诚意,章邯和项羽两位巨头亲自坐到了谈判桌上。
    章邯向项羽哭诉赵高对自己的不仁不义,希望能博得同情。
    项羽接受了章邯的投降,封他为雍王,随军队前行,向他的终极目标咸阳挺进,章邯的部将司马欣被封为上将军,率领投降的秦军在前面开路。
    无论章邯的哭声里带有多少诚意,他的这一把老泪已经为秦国敲响了丧钟。
    秦国的两支主要抵抗力量已经全部投降项羽,不可能再有翻盘的机会了。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除了王离的华北军,和章邯的中原军,还有一支可怕的50万规模的华南军。
    华南军同样得到了北上勤王的命令,然而这支军队面对中原的乱局,国家的危难,却保持了沉默。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打算——裂土立国。
    项羽率领这支队伍继续向西挺进,沿途非常顺利,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很快就来到新安县(今河南渑池),距离咸阳城的第一门户函谷关已经很近。
    不过项羽现在却遇到了几个很棘手的问题:
    一是后勤问题,项羽接受章邯的投降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看中了章邯充足的粮草,可是现在这些粮草要养活这么多人,根本不够。要知道王离和章邯投降项羽的军队人数,加在一起足有20万,拿什么喂这些人吃饭,此事必须马上解决;
    第二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项羽军中出现大范围的虐待俘虏事件。项羽麾下很多人,早年都有为秦国政府服劳役的经历,比如修长城,修秦始皇陵之类,当时秦国的官吏对他们态度非常蛮横,轻则打骂,重则杀头,而现在面对这么多投降的秦国人,再加上楚国人世代相传的仇秦情绪,这些人觉得终于来了报仇的机会,竭尽全力羞辱、驱使、奴役这些曾经最受尊重的战士;
    第三个大问题,是这些俘虏中间兴起一种不安的思潮,20万降军成了非常令人担忧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降军认为,章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自甘堕落投降楚军,如果能一鼓作气灭掉秦国,那也就罢了,投降也值了,如果失败了,那留在秦国故土的父母妻儿肯定会被皇帝尽数杀掉。这种说法在降军里面流传越来越广泛,这些人的顾虑也越来越大,如果积攒到一定程度,完全有可能导致哗变,20万人哗变起来根本应付不了。
    有军官把这些情况都上报给了项羽,项羽沉默了一会儿,说他自会处理。
    公元前207年十一月,新安城南郊,某天夜晚。楚国的士兵包围了秦国士兵的兵营,火把不断的扔进兵营,到处都是凄厉而充满了绝望的叫声。
    他们的军营是在一片低地中,楚军站在高处不停地以各种方式增加火势,军营里一片混乱,互相踩踏。有爬上来想逃跑的,都被楚军当场格杀。
    慢慢的,这些人不再反抗,不再混乱,而是聚拢到一起,安静地坐下,齐唱他们平生最后一首歌:
    谁云无依,同袍同志
    谁云无靠,同来同去
    谊如同生,情能同死
    人如同母,同言同语
    同仁同识,同行同起
    同流同支,同情同意
    同途同心,同驰同止
    同源同爱,同仇同气
    楚国人填下的土落到他们的身上,慢慢掩没了膝盖,掩没了腰,脖子…眼睛…然后整个世界变成黑暗。天亮后,这些降卒扎营的地方变成了一片平地。
    一口气坑杀20万人,太狠了!章邯哭得梨花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