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龙子凤雏,名不虚传!
作者:鸡蛋羹鸡蛋羹   古代之败家儿子最新章节     
    林景隆心中,犹如晴天霹雳,愣在当场,不禁暗自纳闷:这风平浪静的,怎么突然就要喜提“恭喜”了?
    而王轼,却是不慌不忙地从案头取出一封金光闪烁的奏报,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悠悠说道:“林总兵,请自行一阅。”
    林景隆接过奏报,定睛一看,登时惊得目瞪口呆,眼珠子几乎要从眼眶里跳出来,嘴角不由自主地抽动,口中喃喃自语:“这小鬼头,不会是想独占风头,胡编乱造吧?”
    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冒功”,奏报上赫然写着:林蒙竟种出了亩产三十石的粮食!
    三十石!林景隆虽非农夫,却也深知农事,林家的田地,亩产不过区区两三石,这等奇闻,简直是天方夜谭。
    王轼一听到“冒功”二字,心中瞬间不安,腰杆子似乎也有些不自在,他立刻严肃地反驳:“胡言乱语,这岂是冒公之能?陛下英明神武,自会洞察一切。是不是真的种出了三十石,自然会派人核实。你瞧瞧,令郎林蒙升任羽林卫千户,副百户封为伯,如此大规模的封赏,难道都是虚假的吗?”
    林景隆心中暗笑,眯起眼睛,对朝中之事,他比王轼更有几分门道,陛下岂会愚昧至此。
    然而,他仍是一副惋惜的模样,轻轻叹息,摇头不已。
    “这孩子啊,总爱搞些让人措手不及的举动。你不知道,我这儿子……唉,从小就不安分。”
    王轼心中暗骂:你这老狐狸,真是会装!林家先祖立下赫赫战功,才换来一个伯爷头衔,你儿子年纪轻轻,已经是亲军千户,还封了伯,这话也说得出口。
    尽管心中不以为然,但王轼还是笑着打趣道:“虎父无犬子,虎父无犬子啊,林总兵真是谦虚过甚了。”
    林景隆听罢,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又忍不住低头细看奏报,心中不禁感慨万分:这祖宗积了多大的德,才能让先父在土木堡里救死扶伤,创下如此传奇?这……难道真的是先父积德所致?
    王轼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依旧笑得和煦。
    “林总兵,听闻外界传言,咱们文武之间有些不合,不知林总兵可有所听闻?”
    “啥?”林景隆瞪大了眼睛,心想:你这人,老夫原本就不屑一顾。可此刻,他却装出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没有,没有,绝无此事,我向来敬仰王公的英名。”
    王轼这才放下心来,林家如今风头正劲,凭借着红薯之绩,足以家族兴旺几世,这样的世家,还是敬而远之的好。他轻轻点头,对林景隆表示了认同。
    “正是在这风起云涌之际,那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老夫才如梦初醒,原来这一切,皆是叛军细作暗中策划,企图挑拨离间,这叛军,狡猾如狐,真是令人愤慨不已。”
    林景隆立时怒火中烧,誓言道:“这些如同犬吠的叛军,我定要在王公的英明领导下,将他们剿灭殆尽,挫骨扬灰,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王轼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心中早已按捺不住对红薯的渴望,只是身处贵州,一时半会儿恐怕难以得偿所愿。罢了,再耐心等待,或许京城的旧友会传来佳音,那时便知分晓。
    正谈笑间,一名中官如风一般闯入,目光锐利地扫过林景隆,随即急促说道:“林总兵,恰巧您在此,有一大事不期而至。锦衣卫的急报刚刚送达,安顺州遭受重袭,数万贼军围困安顺城,普定卫指挥紧急求援。周边各寨已被贼军攻破,数位千户英勇战死。没想到,贼子竟然将目光投向了安顺!”
    话音刚落,堂中瞬间寂静无声。
    王轼和林景隆皆愣住了。
    安顺,作为贵州布政使司的咽喉之地,一旦陷落,整个贵州便如同断颈之鸟,危在旦夕。
    林景隆紧锁眉头,神情凝重。
    “必须立即派遣援军,否则安顺一旦失守,我等便成了孤城之守,生死未卜。”
    王轼脸色变幻莫测。
    林景隆毫不犹豫:“末将愿率领山地营,誓死救援!”
    中官面色难堪,与王轼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在宫中,孝敬老祖宗对山地营的动向早已有所嘱托,陛下对这支精锐部队关怀备至。
    若是山地营有闪失,冒功之事必会被揭露,他也将难逃罪责。
    “但依我看,贵阳更是关键……”
    王轼心领神会:“正是,贵阳乃重中之重,绝不能有丝毫闪失。林总兵,非是我不愿让你出战立功,而是贵阳的安危,不容有失。安顺虽急,但亦不容忽视。老夫亲自领兵,率两万精锐,即刻赶往安顺,与贼军一决胜负!”
    王轼眼中血丝浮现,下定决心,誓要一雪前耻。剿贼多年,却屡屡受制于敌,如今贼军竟敢轻举妄动,直指安顺,若安顺不保,他宁愿辞官请罪,也不愿成为罪臣!
    “可是……”
    “林总兵。”王轼深情地凝视着林景隆,语气郑重:“守卫贵阳,你依旧是大功一件。你我同舟共济,共抗贼寇,山地营就交给你了。还有……恭喜了。”
    “……”
    “传令三军!擂鼓!出发!”王轼不容分说,下达了决战令。
    那中官一时摸不着头脑,在这生死攸关之际,王轼竟还恭喜什么?
    在贵阳城内,三军士气高涨,大军即刻开拔,巡抚王轼亲率两万精锐,分头并进,直指安顺。
    站在城楼之巅,林景隆如同一尊石像,目光如炬,穿越云层,凝视着那远方的安顺城,他的眉宇间拧起一道深深的皱纹,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闪烁着不安的疑问。安顺,这个曾经宁静的边陲小镇,为何成了这场风暴的中心?
    他的心中,一片混沌,仿佛被无形的巨石压着,无法释怀。
    身后,中官的笑声,如同春风拂过冬雪,轻柔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讽刺。林景隆猛地一震,心中突然灵光一闪,那久违的记忆如同被唤醒的幽灵,在他的脑海中翻腾。
    他急转回头,险些与中官来了个亲密接触。中官一个踉跄,笑着打趣道:“林总兵,这是怎么了?急匆匆的,像是天要塌了一般……”
    然而,林景隆却恍若未闻,他犹如脱缰的野马,冲下城楼,疯一般地翻身上马,直奔自己的总兵府而去,大喊着:“老王,老王……”
    “书信,书信……立刻取来!”
    老王,这位林景隆的忠诚亲卫,还未来得及行礼,就被林景隆的命令吓了一跳,疑惑地问道:“家书?是……少主……”
    “快!”
    片刻间,那封尘封已久的家书,如同穿越时空的使者,落入了林景隆的手中。他拭去眼角的湿润,立刻在信中找到了关于安顺的字眼:“叛军必将攻取安顺,看似攻城,实则设伏。米鲁狡猾,她绝不会轻易现身,定会在暗处遥控叛军。儿子遍查舆图,米鲁定会选择一个隐蔽之地藏身,石涧寨,或许就是她的藏身之所……”
    石涧寨,这个名字如同魔咒,在林景隆的心中回荡。
    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脸色瞬间苍白如纸,若是自己的儿子林蒙真的料中了这一切,那么巡抚王轼,恐怕也陷入了米鲁布下的陷阱……
    这样的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王轼率领的是大明的主力,若是坐以待毙,将有多少忠勇之士化为尘土?军中,还有多少他视如兄弟的战友?
    林景隆的眼眶泛红,他怒吼着:“老王,快!取舆图来!”
    林景隆寻至石涧寨,那座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小村落,平凡得几乎被世界遗忘。
    林景隆冷笑,若是米鲁真的藏身于此,那他林景隆,便要来一场擒贼先擒王的豪赌。
    若再犹豫不决,一旦王轼有失,满盘皆输。而一旦捉住了米鲁,再回头救援王轼,叛军不攻自破。
    林景隆的心跳加速,他仔细地观察着石涧寨的地形,老王也好奇地凑了上来。
    “总兵,这不过是个小村落,四周多山,恐怕难以藏匿重兵,顶多也就是三五百人。这地方既非交通要道,也非兵家必争之地,何必放在心上。”
    林景隆冷冷地盯着舆图,一言不发。
    他,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或许也有疏忽的时候,但一旦被提醒,立刻如梦初醒。那个名叫米鲁的妇人,她的狡诈和诡计,在林景隆的眼中,变得清晰可见,如同拨开云雾见月明。
    “哼,这狡猾的妇人,当真是一肚子鬼计!”林景隆怒火中烧,语气中夹杂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她如影随形,忽左忽右,仿佛天上的流云,只有那些心细如发的女流,方能施展这般变化莫测的诡计。难怪近两年来,我大朝廷如同羊入狼口,无数勇士血洒疆场,战马也成了她手中的玩物,任她摆布。”
    他猛地一拳砸向面前的舆图,震得纸张簌簌作响。
    “立刻召集我的老兄弟们,传令下去!我要精锐八百,不多不少,心甘情愿的跟我走,这一战,若败,抗命之责,尽数由我林景隆承担,与尔等无关;若胜,那便是众将士的荣耀,此事说在前头,这一次,我们是豁出去了,谁愿与我共赴生死,便随我前行,不愿者,不强求!”
    “遵令!”
    林景隆周身弥漫着浓烈的杀伐之气,那不仅仅是他的怒火,更是林家世代相传的豪迈血性。在这样的世家之中,生死关头,又岂有退缩的道理?他的眼神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坚定不移,誓要将这场生死之战,演绎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