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的话语中,情绪如同潮水般涌动,不禁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激荡。
这两日的磨砺,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剑,在他心湖中划出了一道道璀璨的波纹,让他整个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他,怀揣着壮志凌云的梦想,从幼时便研习兵法,操练弓马,这一切无不昭示着他的雄心壮志。
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缺乏坚韧意志的人,怎能日复一日地坚持在这枯燥的修炼之路?
真正的兵法,远非三十六计那样简单易懂。一个在沙场上挥斥方遒的将领,必定是洞悉一切,心细如发的人。
他得了解每一位士兵,掌握每一寸土地,洞察天时地利,还要精打细算,确保每一口粮,每一刻援军的到来。
这都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枯燥乏味,却至关重要。那些把战争比作过家家、纸上谈兵的人,实在是对这片血与火的土地缺乏最起码的敬畏。
真正的战争,是将军们驾驭数万甚至数十万的雄师,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心中计算着无数种变局。
战场如棋局,瞬息万变,前一秒的烽火,可能与下一秒的平静判若云泥。这就要求将军拥有超凡的战场掌控力,他是双方军队的知己,是山川河流的通晓者,能精确预判伏击的可能,选择合适的驻军之地,精准计算援军的到来时间,还能随时调遣手中的预备队。
这些,都是无声的知识,却至关重要。
朱厚照,这位大明帝国的明日之星,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证明了他是位无与伦比的将军。
而当他真正体会到这一切,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泪光,带着一丝愧疚,凝重地回忆起这两日的经历。
“连杨师傅这样的英才,本应是大明未来的支柱,可他却对耕作一无所知,对农人的疾苦视而不见,却还在高谈仁政,拍手称快。这些日子,我亲眼目睹了他们的冷漠,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杨师傅们啊,你们对得起那些辛勤耕作的百姓吗?”
他的面容染上了一抹愧疚之色。
“我……也对不起那些在田间劳作、缴纳赋税的农人们啊。他们生活困苦,而杨师傅们却还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着什么仁政、圣人之道,仿佛百姓的生死存亡与他们无关。我真的不明白,当百姓饿殍遍野时,他们是否还能继续高谈阔论?我虽不懂得那些深奥的大道理,但我知道,做人不能昧着良心,否则夜半醒来,心绪难平。”
“儿臣追随王先生,并非单因他那满腹经纶,实则即便愚钝如我,亦难以辨识其学问深浅。然而,王先生独树一帜,他不仅口谈仁政,更躬身践行,俯首耕田。世间大儒,父皇亦曾择贤臣伴我左右,然独王先生一人,映入我眼帘,印入我心田。因此,我愿与他同行,哪怕道路坎坷,双手磨砺成茧,双足泡起水泡,乃至筋疲力尽,腰酸背痛,我也心甘情愿。”
突然,朱厚照跪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起初,或许是少年意气,不愿低头,但话锋一转,竟触动了自己的心弦。两日的劳作,如同一扇窗,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方才惊觉,我并非仅仅是皇子,我肩上担着的是天下的重担。
看着那些辛勤的农人,我亲自体验他们的生活,我受的苦越多,心中就越感到沉重,越觉得气喘吁吁,这时我才真正明白,原来……我这个太子,责任重大。
朱厚照眼中含泪,语气坚定地说道:
“我今后仍将前往西山,向王先生学习。纵使父皇责怪,我也无怨无悔。我早已习惯了挨打,但我不愿再空谈仁政,困于书屋,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我坚信,相比书本,还有更多我能够亲身实践的事。正如王先生所言,若不从小事做起,却满口仁义道德,追求大治之世,那岂不是南辕北辙?请父皇……责罚!”
此言一出,林蒙几乎要拍案叫绝。
王守仁的教诲,果然非同凡响,林蒙内心由衷地敬佩。
暖阁内,一片沉静。
最感震惊的莫过于王华。
王华的面色变得迷茫,他的儿子,交给了太子殿下这样的……
短短数日,这杨廷和数年苦心,王华和我都未能向太子传达的真理,太子却在一夜之间领悟。纵有些许观点王华并不完全赞同,但他并不反对儿子的决心。因为这其中,有许多观念是互通的,无论何种学派,其终极目标都是圣人的仁政,只是路径各异。
至少,值得欣慰的是,太子也开始追求仁政了。
大明之幸,吾辈之幸。
王华激动得浑身颤抖,心中涌动着对大明未来的无限憧憬。
在这片尘封的宫墙之内,那些未曾亲自教导过太子者,怎会懂得这等心境的深刻?他们未曾亲历,便无法体会太子殿下那般顽强的性格,那般坚定不移,宛如顽石般不轻易为外界所动摇。在王华眼中,多年来,面对太子的固执与冥顽,他唯有满心的无奈与徒劳,然而,如今——太子殿下的一席肺腑之言,竟激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波澜。
王华屏息凝神,偷偷瞥了一眼林蒙,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的儿子,同样是一个执着的灵魂,昔日,他坚持的是格物致知的理学之道,这一点,王华比任何人都清楚。朱夫子曾言:“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意味着,追求圣人之道,必先格物,即深入事物,探究其理。格物的路径,便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须得“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如此一来,他的儿子便一头扎进了对竹子的研究,三日三夜不眠不休,全然沉浸在理学的信仰之中。而自从跟随林蒙之后,他的儿子似乎逐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与理学渐行渐远。
王华曾为此怒不可遏,然而此刻,他却陷入了深深的困惑……这,究竟是善是恶?
似乎在太子身上,王华并未发现太多的恶迹,纵有几分离经叛道的行径,却也难掩其内心的光芒。
弘治皇帝目光如炬,凝视着自己的儿子,心中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的儿子,似乎真的长大了,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而是开始肩负起江山社稷的重任。
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瞬间撞击着弘治皇帝的心房。太子……这是真的长大了吗?
果然,不愧是他的儿子啊。弘治皇帝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嘴角颤抖着,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
张皇后能织布纺纱,以身作则,向天下宣告节俭之美。那么,太子耕作,又何尝不可?这不仅能让天下百姓称颂太子的贤明,更能让他亲身体验百姓的艰辛,这不正是他所期望的吗?
弘治皇帝的目光,从最初的严厉转为审视,再转变为慈父般的呵护。
长大了,真的长大了,终于开始懂得责任了。
而杨廷和,脸色苍白如纸。作为詹事,他看到太子有意向一个小翰林学习,而这个翰林,竟然还是林蒙的门生。他无法接受这一点,坚信格物致知之道,读书人应深入探究自然之理,这是正道。而投身于农耕,这能学到什么?太子殿下难道要成为农夫了吗?
他忍不住开口:“殿下,您这是误入歧途啊。”
他原本不该如此失控,言语间带着不可抑制的冲动。然而,在紧张的氛围中,一语激起千层浪,众人如梦初醒,目光齐刷刷投向杨廷和。
“误入歧途?”这四个字,如同重磅炸弹,在沉默的海洋中炸开了花。
在这短暂的宁静之后,每个人的心中都掀起了波澜。他们内心的天平在摇摆,思考着这件事的是非曲直,脑海中翻滚着疑问:这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太子殿下已然成人,思想独立?
就在这时,一位平日里寡言少语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老臣愚见,太子殿下此举,未必是坏事……西山,老臣曾一游,杨詹事所言的误入歧途,或许言过其实。”
说话者,一直静默如水,却是一位不容小觑的存在。
内阁大学士,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