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达宛城不久,一个自称是刘琮使者的男人来到了这里。
在南征的行军途中,曹操已经听说刘表去世了,看来正如所料,次子刘琮继承了他的位置。
曹操先确认了这个使者的来意。
“刘琮大人绝无反抗曹操丞相之意,他表示恭顺的同时,要将荆州牧的印信交还给朝廷。”
“哦,不战而降,倒是很识时务……不,应该说是明智的判断。我们来研究一下内容,稍后会派使者回复刘琮大人。”
曹操把刘琮的使者送回去后,召集重臣商议这次的投降之事。
“那么,现在这个投降是真是假呢?各位将领怎么看?”
荆州没有卷入大的战乱,兵力充足,物资也丰富,轻易投降让人难以相信。而且,前几天在新野城,曹仁、曹洪的军队被空城计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这件事还记忆犹新。大家担心这次曹操进入襄阳城后,会中了他们的计谋。
“仲达,你怎么看?”
曹操这次远征把原本应该在丞相府的司马懿也带来了。曹操认为能代替早逝的郭嘉的人就是司马懿,所以为了让他积累更多现场经验,带他一同前来。
司马懿在讨论这是不是计谋之前,先强调必须准确把握诸葛亮的实力。
“在我看来,诸葛亮就像神或魔一样。他在遥远的樊城仅凭一封信,就在新野城实施了火计和水攻。在不在现场的情况下,成功实施何时发动非常关键的这两个作战,我是绝对做不到的。”
司马懿告诉曹操自己做不到,但实际上,他脑海中有一个唯一可能实现的方法,那就是有能与诸葛亮媲美的智者在新野城指挥。
但是,听说新野城的大将是张飞后,他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了。他对诸葛亮的称赞就是由此而来。
考虑到那位天才军师的存在,曹操也觉得贸然进入襄阳城很危险。他想再找些判断的依据,于是问徐福。
“徐福,和诸葛亮关系亲密的你,怎么看?”
“像我这样的人,很难推测孔明的智谋,但陷阱的可能性确实不能排除。”
虽然被问到了所以这么回答,但徐福其实觉得这次投降十有八九是真的。继承荆州牧的如果是刘琦还另说,但现在是刘琮,那就意味着蔡瑁、蒯越等人在背后支持他。在徐福离开荆州之前,刘备和他们的关系就极差,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化解。
因为暗杀客将是家丑,所以刘备和蔡瑁的矛盾没有公开,这倒是幸运。如果不透露这个信息,刘琮和诸葛亮是亲戚,会让人觉得他们之间有联系,从而为正在逃跑的刘备争取时间。徐福故意给出错误的回答。
“但是,听说诸葛亮的主公刘备不在襄阳城,而是南下了?”
“孔明可怕之处就在于,连他的主公都能当作诱饵。”
被徐福这么肯定地一说,曹操也觉得陷阱的可能性很大。他甚至想干脆无视投降,直接进攻。
“那个正在逃跑的刘皇叔,据说还带着百姓。如果我单独去追,应该很容易就能追上。我去探探他们的情况怎么样?”
如果是刘备,他绝不会错杀曾经侍奉过自己的徐福。曹操觉得也许能找到一些判断的依据,就同意了徐福的提议。
“刘备带着的百姓,应该是害怕我在徐州的传闻。见到他的时候,顺便劝他投降,如果他乖乖投降,就赦免百姓。”
“是,我明白了。”
徐福立刻开始准备去追赶刘备。徐福离开后,荀攸站出来说:
“让那个人去没问题吗?他还一直称呼刘备为刘皇叔。他不会背叛吗?”
“不,没问题。像徐福这样的智者,不会两次违背自己的原则,否则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他会回来的。”
曹操这么说,打消了荀攸的担忧。曹操决定先等徐福的报告。
曹操南征,忙碌应对的不只是荆州。在扬州吴县,连日来也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讨论的内容是与曹操和平相处还是对抗。
和平派以张昭为首的文官,抗战派以周瑜为首的武官,阵营很明确。孙策遗言中嘱托的两个人对立起来,让孙权很难抉择。
因为讨论不出结果,会议中断休息。孙权回到自己的房间,疲惫地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
“您很累了吧。”
鲁肃出现了。鲁肃目前还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意见,保持中立。
“双方的意见都有道理。我从来没有这么难以判断过。”
“我觉得,先了解荆州的情况再做判断也可以。”
“所以你才保持中立吗?”
鲁肃通常更倾向于周瑜的意见,但这次他没有附和,保持中立,这让孙权很奇怪,现在终于明白了。
“以吊唁刘表为名,想办法和刘备接触一下。”
“知道了。拜托你了。”
在荆州,孙权阵营认为靠得住的不是刘琮也不是刘琦,只有刘备一人。鲁肃认为根据刘备的行动和想法来决定孙吴的方针比较好。鲁肃出发去见刘备,这时,很巧的是,曹操和孙权两个阵营的智者都要去拜访刘备。
这两个智者中,最先接触到刘备的是徐福。徐福在南郡宜城附近追上了刘备他们。离开襄阳城已经好几天了,他们还在这一带,这让徐福很惊讶。
果然,带着百姓行军很困难。想到刘备的前途,徐福很担心。但久别重逢,再次见到曾经的主公,他还是很高兴。
“徐庶,好久不见,你的母亲身体还好吗?”
“谢谢关心。我和母亲都生活得很好。”
“那太好了。”
寒暄过后,徐福说出了自己这次来的目的,确认刘琮投降的真假以及劝刘备投降。徐福觉得荆州的事情不用讨论,他劝刘备不要接受投降。
“曹操似乎很担心他在徐州的丑闻对荆州百姓的影响。所以他想表现出仁者的姿态。”
“所以如果我拒绝这个提议,就是我的错了?”
“您很明白。”
但是,荆州的百姓也没那么愚蠢。徐福说这种表面功夫骗不过百姓的眼睛和耳朵。刘备当然不会接受投降,徐福的劝说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时,巡视完回来的诸葛亮出现了。
“这不是元直先生吗?好久不见。这次的拖延之计,感谢你了。”
“不愧是孔明。果然什么都看透了。”
“拖延之计?”
对于刘备的疑问,诸葛亮解释了徐福的尽力,刘备再次表示感谢。虽然徐福投降了敌国,但仍然对刘备尽忠,刘备很感动。
“但是,刘皇叔。拖延也有极限。如果就这样去江陵,不采取点措施不行。”
“关于这件事,我有个建议给主公。”
刘备问是什么建议,诸葛亮说去江夏向刘琦请求援军。刘琦因为诸葛亮救过他的命,所以如果刘备亲自去,一定会得到好的回应。确实是这样,但刘备还有些担心。
“这个主意不错,但是你不会打算一个人去吧?”
江夏是和孙权的边境,可能有孙权的军队在附近。刘备不能失去诸葛亮。
“不,这方面您不用担心……”
诸葛亮的话还没说完,关羽出现了。他是被简雍叫来的。果然简雍办事很快,诸葛亮的护卫已经安排好了。
“就是这样。”
诸葛亮很信任简雍,把这件事交给他很放心。徐福看到刘备一家如此和睦,很是羡慕。
他忍不住想象自己也在这个圈子里,但这是不可能的。现在他只能为刘备的武运祈祷。
“那么,我也会尽我所能,但请您一定要小心。”
“知道了。很多事都麻烦你了。保重。”
和刘备对视后,徐福斩断思绪,出发了。他感谢刘备到最后都没有说出“回来吧”这句话。如果刘备说了这句话,徐福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到刘备身边。
但是那样的话,在曹操领地的母亲就会有危险。现在如果凭感情行事,也许当时会满足,但将来,他无法原谅自己见死不救的行为。
刘备也明白这一点。徐福骑着马,心里祈祷着主公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