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吟诗作对
作者:偏爱紫色的小李   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最新章节     
    开什么玩笑,这样的学问,还能去哪里寻找老师?
    试想天下,还有谁能教得了他这位贤弟?
    卢夫人惊讶道:“贤弟能有这般学识?按理说,这样的学识之人,应该没时间考虑男女情爱,他提过的婚约,莫不是他自己编造的吧?”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说许牧是个单身汉。
    卢楚一听,眼睛一亮,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在他眼中,许牧就是那种全身心投入学术,不问世事的人。他说父母去世前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大概率……
    是虚构的。
    要是有婚姻的束缚,哪还有心思研究学问?
    也不可能二十五岁了,婚约还没履行。
    老实巴交的卢楚一下子变成了推理高手,越琢磨越觉得有道理。
    “夫人言之有理!明日的踏青诗会,我定要找他问个清楚!”次日,许牧一大早就让自己的亲卫铁浮屠开始布置迎春台。
    来到这个时代后,许牧才发现,这里对立春这一节气异常重视。
    往年,洛阳会在交通要道搭建春棚迎春,插满彩旗,牵引耕牛,游行庆祝。
    游行中,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队伍,一同前往县衙报告春天的到来。
    这些都是百姓的习俗。
    而对于读书人来说,立春正是游春赏花,吟诗作对的最佳时机。
    迎春台布置妥当,未到巳时,许牧便带着范逐和王昭站在贺若庄大门前,等候国子监的学生们。
    说实话,当卢楚带着一群头戴儒巾,身穿监生服的学生出现在眼前时,许牧竟有些动容。
    “老房终于不是孤军奋战了!”
    他想起了那个和自己一起在万民城打拼的老房,心里不由得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回想起曾经一起度过的日子,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与挑战,但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老房已经不在人世,这让他感到无比悲痛。
    四百多名监生充实进主公府,再引导阳城积累的百姓迁入万民城,万民城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不久,王通带着一个随从也赶到了贺若庄。
    许牧让王昭领着卢楚和其他监生前往迎春台,自己则与王通走在最后。“昨晚我想了一整晚,对儒学又有了一些新见解,小友是否有空共同探讨?”
    王通望着许牧,兴趣盎然,眉宇间难掩兴奋。
    多少年来,他天赋过人,学富五车,却只能孤芳自赏,无人可以论道。
    但昨天,许牧提出的儒学四大出路,让他豁然开朗,回去后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许牧看着求知若渴的王通,嘴角微抽,指了指前方的卢楚等人,婉拒道:“今日是来赏春的,不宜冷落了国子监的学生们。”
    王通这才意识到今天是属于监生的活动,他连忙收起激动的心情,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知道,作为一名监生,他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能因为一时的兴奋而失去了应有的风度。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挺直了身子,以一种端庄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默默跟在许牧后面。
    打算赏春结束后再找许牧讨论儒学。
    接着,在卢楚的带领下,四百多监生开始游春赋诗,有的吟诵先贤佳作,借古喻今,有的则是即兴创作。
    每出现一首佳作,都引来一片喝彩。
    卢楚也为之嘉奖,在那位学生的学业记录上记下一笔优秀。
    因此,这些学生们对今日特别重视,绞尽脑汁在贺若庄内吟诗作文。
    众人轮流吟诗,不多时,就有十多首被卢楚评为优秀的诗作出炉。
    许牧听着这些人卖弄风雅,念出这些诗,无奈地摇了摇头。每当一首诗被诵读,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就这样?
    当然,若真要比作诗,他肯定比不上这些人的。
    只是他脑中装着太多后世咏春的名篇了。
    王通一直站在许牧身旁,身为儒学大师,他丝毫没有和这群十几岁的学子比试的想法。
    更没想过要作诗。
    在他看来,作诗不过是小技,真正的大学问,应当是复兴儒学,拓展儒学,培育英才,造福百姓。
    但见到许牧那不屑的表情,还是忍不住问:“这些诗确实稍显稚嫩,难道小友心中已有佳作?”
    许牧一愣,连忙摇头:“怎么可能,我没有,你别乱猜。”
    他只是不自觉地表现出些微的不屑罢了……
    也没说他自己会作诗啊。
    这二者并不冲突。
    开玩笑,他可不想成为抄袭诗歌的专家,他穿越到这个时代,是要搞事情的,是要终结这个乱世的。
    不是来抄袭诗歌装模作样羞辱人的。
    而且……今天是这批监生的主场,许牧并不想夺走他们的风采。
    他现在就盼着他们多多吟诗,多多娱乐,消耗体力,然后在午宴上……多吃点儿。
    王通见许牧不愿多说,笑着摇了摇头,不再追问。
    他的小友什么都好,就是太过谦虚。那表情,分明胸有成竹,不然怎会有那样的不屑?
    接着,前方突然爆发出一阵喝彩,人群连连叫好。
    “好!宋兄这首诗把春意描绘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至今最佳!”
    “此诗一出,赵某甘拜下风!”
    ……
    一系列的赞美之词,毫不吝啬地献给了场上最耀眼的那位学生。
    自然也吸引了许牧和王通的注意。
    “春工运妙手,处处留痕。枝头新绿,石上水脉温润。晴湖倒影,晨树鸟鸣。可知微风下,日日有寻芳人。”
    卢楚反复吟诵这首诗,眼睛越来越亮。
    “好一个‘日日有寻芳人’,宋观澜,此诗作得不错,堪称本次春游佳作之首。”卢楚给出了国子监最高评价。
    名叫宋观澜的学生立刻面露喜色,连忙谦虚回应:“全赖祭酒平日里的教诲,学生愚钝,思索许久,才得此一首。”
    王通听罢,也不禁微笑点头。
    这首诗的才华无需质疑,确实有两下子。
    随即……他望向身边的许牧。
    想看看许牧有何反应。
    结果许牧神色如常,面无表情,听完这首诗,内心平静无波,甚至想着去问问厨房午饭是否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