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井陉和胁燕之战
作者:a李明   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最新章节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历史的车轮在硝烟与战火中滚滚前行。
    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一场决定天下局势的关键战役即将拉开帷幕。
    韩信,这位军事天才,同张耳率领着数万英勇无畏的军队,怀着坚定的决心,向着赵国的领土进发。
    赵国的赵王和成安君陈馀,在得知韩信和张耳率军东来的消息后,神色凝重。
    他们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关乎着赵国的生死存亡。
    于是,他们迅速集结了二十万重兵,严守井陉口。井陉口,这个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井陉县的战略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陈馀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望着远方,心中满是忧虑。
    “大王,此次汉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小心应对。”陈馀身旁的一位将领说道。
    赵王皱起眉头,“陈将军,你可有破敌之策?”
    陈馀双手抱胸,自信地说道:“大王放心,我军兵强马壮,井陉口地势又如此险要,汉军休想轻易突破。”
    然而,在陈馀的营帐中,谋士李左车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将军,汉军远道而来,粮草必然不足。我们可以利用此地的地势,派一支奇兵绕到汉军后方,截断他们的粮道。同时,正面坚守不出,如此,汉军必败。”李左车急切地说道。
    陈馀却不以为然,“我军兵力远超汉军,何必用此诡计?正面迎敌,定能将汉军一举击溃。”
    李左车无奈地摇摇头,“将军,兵者,诡道也。若不如此,恐有变数。”
    陈馀大手一挥,“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韩信这边,在得知陈馀并未听从李左车的计策后,心中大喜。
    “哈哈,陈馀此人,太过自负,此次必败无疑。”韩信笑着对张耳说道。
    张耳点头道:“将军英明,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韩信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夜间,我将派出两千轻装骑兵,让他们隐蔽在上山观察赵军。而后,调遣一万人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迷惑赵国。”
    夜晚,星光点点。两千轻骑在韩信的精心安排下,悄悄地出发了。他们身手敏捷,悄无声息地向着山上进发。
    “兄弟们,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务必小心行事。”领队的将领低声说道。
    “是!”士兵们齐声回应。
    而另一边,韩信亲自指挥着一万人马,在河边布阵。
    “将士们,背水一战,我们没有退路,唯有胜利!”韩信大声激励着士兵。
    士兵们齐声高呼:“愿随将军,死战到底!”
    天亮后,韩信率领着军队走出了井陉口。赵军早已严阵以待。
    “韩信,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赵军将领大声喊道。
    韩信却笑道:“那就试试看吧!”
    说着,韩信率军冲向赵军,假装无法支持赵军的迎战,抛下旗鼓,狼狈地逃入军中。
    赵军见状,大喜过望。
    “汉军不堪一击,追!”赵军将领下令道。
    于是,赵军中计,倾巢而出,疯狂地追赶着汉军。
    而此时,韩信此前派出的两千轻骑趁赵军营垒空虚,迅速冲进营中,将赵军军旗替换成了汉军军旗。
    赵军在追击一段时间后,发现战事不利,欲回营。当他们看到营中皆为汉旗时,顿时军心大乱。
    “怎么回事?我们的营地怎么被汉军占领了?”士兵们惊慌失措。
    “快跑啊,我们败了!”恐惧迅速蔓延开来,赵军士兵开始四散逃跑。
    韩信见时机已到,立刻下令反击。
    “杀!”汉军士气大振,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赵军。
    “不要乱,稳住阵脚!”陈馀大声呼喊,但已经无法阻止溃败的局势。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汉军如秋风扫落叶般,大败赵军。
    “投降吧,你们已经无路可逃!”韩信喊道。
    赵军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求饶。
    最终,在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十月,汉军取得了这场辉煌的胜利,俘虏了无数人马,斩杀了陈馀,活捉了赵王歇。
    “传令下去,活捉李左车。”韩信说道。
    这场战役,韩信以少胜多,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
    公元前204年,彼时战火纷飞,局势动荡不安。
    在赵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韩信,这位威名远扬的军事将领,此刻正站在营帐之中,目光深邃而坚定。
    他的身旁,站立着一位身形略显消瘦,但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的谋士——李左车。
    韩信望着李左车,满脸的敬重,说道:“李先生,此次赵国一战,您的军事谋略让我深感钦佩。今我有意向北攻取燕国,还望先生不吝赐教,指点一二。”
    李左车微微躬身,回礼道:“韩将军过奖了,能为将军效力,实乃左车之幸。只是当下局势,将军还需谨慎行事。”
    韩信急切地问道:“先生何出此言?愿闻其详。”
    李左车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将军,您看,我们的汉军经历了这连番的征战,已是疲敝之师。
    将士们身心俱疲,急需休整。况且,燕国与齐国向来关系紧密,倘若我们贸然出击,很有可能会遭受齐燕两国的联合夹击。”
    韩信皱起眉头,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那依先生之见,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李左车沉思片刻,说道:“将军,我认为当下我们当务之急是安抚赵国的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巩固我们新得的国土。
    只有后方稳定,我们才能无后顾之忧。”
    韩信点了点头,说道:“先生所言极是,那对于攻取燕国,先生可有具体的策略?”
    李左车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我们可以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出使燕国,向他们展示我们汉军的强大实力,佯装进攻。
    燕国本就对我们有所忌惮,加之我们此前战争的威名,或许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让燕国主动投降。”
    韩信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此计甚妙,只是这出使之人,先生可有推荐?”
    李左车略一思索,说道:“军中的张校尉能言善辩,且对局势颇有见解,可为出使之人。”
    韩信拍了拍李左车的肩膀,说道:“好,那就依先生所言。”
    ......
    “李先生,您觉得燕国的君主会轻易投降吗?”韩信忧心忡忡地问道。
    李左车安慰道:“将军,燕国君主深知我们的实力,只要我们的使者言辞得当,晓以利害,想必他们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那如果燕国坚决抵抗,我们又当如何?”韩信继续追问。
    李左车神色凝重地说:“若燕国抵抗,我们也不可贸然强攻。可先围困,再寻其破绽。”
    “先生,那我们的粮草供应能否支撑长期作战?”韩信又提出了新的担忧。
    李左车分析道:“将军,我们刚刚安抚了赵国百姓,可从赵国获取一定的粮草补给。但长期作战,仍需精打细算。”
    ......
    经过数日的商讨,韩信决定按照李左车所说,先安抚赵国的百姓。
    他亲自率领士兵,深入赵国的城镇乡村,向百姓们宣告汉军的仁政。
    “乡亲们,我们汉军到此,只为平定战乱,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韩信大声说道。
    百姓们围拢过来,有人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我们真的能过上太平日子吗?”
    韩信坚定地回答:“只要大家相信我们汉军,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在安抚百姓的过程中,韩信也不断地与李左车交流。
    “李先生,百姓们对我们的态度似乎有所改观,但要真正赢得他们的心,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韩信说道。
    李左车点头表示赞同:“将军,我们不仅要给予他们承诺,更要付诸实际行动。比如减免赋税,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韩信采纳了李左车的建议,一系列的仁政措施得以实施。
    与此同时,派遣出使燕国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韩信再次找到李左车:“先生,对于出使燕国的使者,您还有什么要叮嘱的吗?”
    李左车说道:“将军,使者一定要言辞恳切,让燕国明白我们的强大,以及抵抗的后果。”
    ......
    终于,汉军的使者抵达了燕国。
    燕国的朝堂上,君主和大臣们正在激烈地讨论着汉军的来意。
    “陛下,汉军此次遣使前来,恐怕来者不善。”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燕国君主皱着眉头:“那依你之见,我们当如何应对?”
    “臣以为,应当坚决抵抗,不能轻易屈服。”这位大臣坚决地说道。
    这时,另一位大臣站了出来:“陛下,不可。汉军此前连克强敌,威名远扬。我们若抵抗,恐怕是以卵击石。”
    燕国君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看向众人:“诸位爱卿,还有何良策?”
    就在这时,汉军的使者昂首走进朝堂,不卑不亢地说道:“燕国陛下,我汉军奉天子之命,平定天下。
    今赵国已降,我军兵锋正盛。若燕国能主动归降,可保百姓平安,共享太平盛世;若执意抵抗,大军压境之时,玉石俱焚。”
    燕国君主脸色阴晴不定,与大臣们交换着眼神。
    ......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内心的挣扎,燕国君主最终做出了决定。
    “罢了,为了燕国百姓,我们愿意归降。”燕国君主长叹一声说道。
    消息传到韩信军中,韩信大喜,连忙找到李左车:“先生,果然如您所料,燕国投降了。”
    李左车微笑着说道:“将军英明,此乃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