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总有些个
作者:鸿书   成道天书最新章节     
    石中在太虚静地中观想参详《道德经》,此刻已解析了悟至第十八章内容,此章原文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其意思是说“正常的天道法则被废弃,便会有大仁大义者产生。智慧的出现,才会有大伪大奸之人出现。六亲不和睦,才知道有孝慈的人存在。国家昏暗动乱,才晓得有忠臣无畏者能救治世道。
    石中知此一章,本是对社会秩序与道德关系的深入探讨。然他亦明白《道德经》中道与德二部智慧所述,非是简单粗暴的一番文字论个道断言语,实乃其中深意藏,真谛玄奥的篇章子云之录。
    凡修行者,当要尽心思量,全神索虑,方可窥见字里行间后的天道真容,知晓天道法则大体所在。
    老子在此第十八章中断言,世道的混乱恰似一场风暴潮起,会促使心正之人的仁义产生、聪明智慧释放出来。
    要知道,一个家庭的失和,犹如地震,需有孝慈之心的人来修补,一个国家昏暗混乱,恰似天崩地陷,得有忠臣站出来拯救。修行者,亦是要持有觅道之心,坚定不移的行己之道,方可自救出红尘,安在三界五行外。
    在这方天地之间,无论何种人物粉墨登场,其所为皆如落水者手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济世救人。而这样的人物,往往只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与安定局势的关键时刻才会挺身而出。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这些个许手段,于世道而言,治标不治本,犹如隔靴搔痒。
    真正的治世渡人根本之方,乃是去追寻道之所在,探寻天道、推行天道、顺应天道,自然而为。唯有如此行者,方能实现世道与真我的和谐稳定。
    此处言说,犹如一盏暗夜明灯,照亮的是生灵人众,追寻天道根本的明心见性。
    在老子一双圣目之中,任何事物,皆如世间阴阳两面,互为对立却又相互依存,越是反向求索,从另一层面而言,便是对另一面的默许。在此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于此段的字里行间得到诠释解析。
    故而道理所在,切不可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心智,更不应被其中一个道理德操所束缚。
    应如《道德经》这第十八章中所含之真意,恰似一把钥匙,去开启真我天道的根本与世道秩序以及生灵道德关系的奥秘玄门,引领修者踏上追寻道之一途,以实现天道和人道的和谐稳定。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利用家族势力,逐渐掌握朝政大权。
    ?王莽早年以德行着称,通过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
    汉哀帝死后,王莽官居大司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大权,逐渐在朝中大权独揽。
    ?篡公元8年,王莽假借伪托汉高祖遗命,谋朝篡位,称帝建立了新朝,废孺子婴,改国号为“新”。
    ?王莽施行了一系列托古改制,如将土地改为“王田”,恢复井田制等,但这些超越时代的改革,并未取得成功,反而导致世道经济溃乱和社会的动荡。
    ?公元23年,王莽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杀,新朝灭亡,王莽篡汉的历史事件也随之结束。
    王莽篡汉是华夏第一起外戚篡权事件,对西汉王朝,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后世对王莽功过的广泛评价?。
    王莽这人,视侄儿如同己出。他曾在同一天,给王光和自己的儿子娶妻完婚,那真是不偏不向!尽显同待。
    那一天,宾客满堂,热闹无比。婚宴刚开始,家人便来报告:“太夫人身上疼痛。”王莽便离席去服侍母亲吃药。整个宴会期间,他起身数次,不厌其烦。大家都觉得,王莽既是慈父又是大孝子。
    王莽在众人面前树立起一个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治国平天下的高大完美的形象。
    后来,王莽当上了大司马,开始辅政。但他仍然竭力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家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犒劳下属却是出手大方。
    他母亲病了,公卿列侯打发夫人来问候,王莽的妻子出来迎接,衣服仅蔽膝。(事有双面性,很大可能是王莽所研新装)起初大家还以为夫人是个丫环,在得知她就是王莽的夫人之后,都是大吃一惊。尽都觉得王莽乃是个节俭养德之人。
    王莽辅政一年后,汉成帝便死了。汉哀帝即位。
    哀帝的祖母傅氏和母亲丁氏,两家的外戚得势。王莽见形势不利,便主动辞职回到封邑。
    但他仍然不忘捞取政治资本。他的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奴婢,王莽先是痛责一顿,然后命他自杀抵命。
    公元2年,发生日食。周护、来崇等人便借此机会,在皇帝面前歌颂王莽的种种功德。汉哀帝迫于舆论压力,只好下令征召王莽重回京城。
    王莽回京一年之后,?汉哀帝刘欣,因贪色纵情,服用春药过量而死。年仅二十五岁??。
    太后便拜王莽为大司马,迎立中山王刘纡为帝,是为汉平帝。
    平帝当时只有九岁,太后临朝称制,然一切皆委政于王莽。
    王莽大权在握,指斥赵氏加害皇子,傅氏骄侈僭越,于是废掉赵、傅二皇后,逼她们自杀,以清君侧。
    他施用铁血手腕,扶植亲信,排除异己。丁、傅两家及董贤的亲属尽皆被王莽免去官爵,流放蛮荒之地。
    汉朝廷中弥漫着王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恐怖气氛。在排除异己的同时,他还在朝廷中安插了大批亲信。监控平帝以及汉家皇室。
    王莽貌似正人君子,善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多为增加官僚俸禄,优待元老故臣,照顾宗室贵戚之手段。他也注重人才任用,扩充太学,招揽天下通经之士。
    郡国受灾,他献田出钱,救济灾民,自己则节衣缩食,不动荤腥,减轻刑罚,保护妇女。这使得天下人没有不说王莽好的,纷纷为他歌功颂德。
    为了得到皇帝的宝座,王莽先是把女儿引进宫中,立为皇后。然汉平帝渐长,已懂人情世故,对于王莽的专权独断多有不满。王莽心发凶狠,便在平帝的酒中下毒,毒死了汉平帝,立他两岁的儿子子婴为帝。
    公元8年,王莽气候已成,便废掉子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是谓新朝。此后,他便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制度。
    新朝建立后,王莽推行新政,却是造成社会混乱,又加之天下连年灾荒,物价昂贵,便激起了民众不满。
    所行新政,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农民丧失了原有土地,生活困苦不堪。加之官僚地主的残酷剥削,即是民不聊生,社会动荡。
    其成了个搜刮民脂民膏的谋朝篡位者,世间的阶级矛盾日愈激化。王莽所行实施之策略,本是大同天下之法,却是事与愿违,尽皆反其道而呈之。王莽最终被起义军推翻,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事发公元17年,荆州饥荒,王匡、王凤组织饥民起义,占领绿林山地,自成一军,史称绿林军。
    绿林军迅速壮大,击败了新朝王莽官军,后又分兵转移,形成新市兵、下江兵等不同系列。
    与此同时,北方赤眉军起义,由樊崇领导,史称赤眉。与绿林军两相呼应,势取新朝。绿林、赤眉起义军,联合其他地方起义武装力量,最终推翻王莽新朝。
    绿林、赤眉两军起义,虽然推翻了王莽政权,但起义军内部矛盾重重,各自为政,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最终被汉室宗亲刘秀所利用,也自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起点。
    从王莽生平来看,一个人智慧谋略,有点儿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自己的智慧,其结果必然是违反自然天道法则的。
    用此位面时空一句话来说“太阳离开谁都会发光发热,地球离开谁都会转,谁离开谁都得活”。用尽心机只为自身打算,终会成为一个损人利己,虚伪狡诈,诡计多端,尔虞我诈之人。
    君不见,世间多少大骗子玩弄小骗子,小骗子糊弄大骗子!骗来骗去,终究是害人又害己。行道不正,又岂会有正果来。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古柏行》唐·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