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血洒中条六将军
作者:汉城老道   风雨如磐中条山最新章节     
    面对日军那绝对的空中优势,他们的飞机犹如一群密密麻麻的蝗虫,铺天盖地而来;
    还有那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大口径的火炮数量惊人,炮弹如雨般倾泻而下;
    更有那恶毒无比的毒气弹,让人闻风丧胆;
    再加上他们士兵众多,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
    此外,他们有着完备而又极具针对性的作战计划,以及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军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然而,就在这片被敌人重重包围、深陷绝境之地,中国军队并没有屈服于困境之中。
    相反,有六位将军挺身而出,他们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激烈的战斗当中!
    最终,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中条山,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他们的英魂在长空中回荡,碧血洒遍了这片土地!
    在华夏大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群英勇无畏的人物,他们的名字注定被后世所铭记!
    他们的光辉事迹将永远载入史册,化作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第一位将军:唐淮源上将
    唐淮源将军是于1886年出生于云南江川。
    1909年唐淮源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朱德、金汉鼎等人成为同学。
    毕业后唐淮源便在滇军中任职。早年,唐淮源在蔡锷将军麾下任职,曾担任过营长的职务。
    之后唐淮源一直在滇军当兵,1930年唐淮源被任命为陆军第十二师副师长兼第三十五旅旅长。
    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不久,唐淮源临危受命,升任第三军军长。他义无反顾地率领着英勇无畏的部下们奔赴前线,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之中。
    他们一路北上,抵达河北西部地区,与凶残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唐淮源将军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带领着战士们浴血奋战。
    在着名的娘子关战役中,唐淮源将军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尽管敌人强大,但他毫不畏惧,坚定地扞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这场战役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次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迟滞并拖延了日军的进攻速度。这不仅给了后方军民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应对,更为重要的是,它彻底粉碎了日本政府妄图在短短三个月内消灭中国的狂妄计划!
    1941年5月7日,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兵分四路进犯中条山,唐淮源的第三军奉命驻守在闻喜、夏县以东的结山、唐王山到夏县东南花凸村一线。
    此战,日军做足了准备,中国守军却被何应钦自相矛盾的三道命令打乱了计划!
    随着战争的进行,唐淮源的第三军慢慢地被日军包围,第三军损失惨重,各路突围均未能得手,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唐淮源仍然率部坚持战斗。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了 12 日,唐淮源率领着军队发起了三次英勇的突围行动,但却遭遇了惨痛的失败。
    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他们的部队承受了巨大的伤亡,不仅弹药已经消耗殆尽,而且缺乏任何来自外界的支援。
    每一次突围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使得整个局势变得极为严峻。
    尽管唐淮源不屈不挠地多次尝试突破敌人的包围,但在日军的强大压力下,他深深感到自己未能履行保卫中条山的重要使命,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愤。
    为了扞卫民族的尊严和高尚气节,唐淮源毫不犹豫地登上了悬山之巅,为了避免被俘受辱,决然举起手中的枪支,自杀殉国,享年 57 岁。
    2014 年 9 月,唐淮源将军被列入首批新中国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之中,成为了不朽的历史传奇。
    第二位将军:寸性奇中将
    寸性奇将军是云南腾冲人,生于1909年。
    1941年5月7日。寸将军指挥的陆军第十二师爱国官兵顽强抵抗日寇进攻,他们用简陋的步兵武器打退了敌人多次的疯狂进攻,双方多次展开白刃肉搏。
    当时,天降大雨,山路泥泞,加上日军飞机严密封锁我黄河各渡口,使我后方援军弹药无法迅速补充。
    日军连续冲锋,突破十二师左邻友军王家窑头阵地,双方战线犬牙交错,相互混战,我军因孤立无援,渐处劣势。
    此时,他奉上级命令,率部队突围来到樊家沟,5月10日向五福涧前进,不料刚至张家坪,与日军大部队遭遇,双方短兵相接,肉搏战后,我军退守大任坪,再由架桑夺路出击。
    5月11日晚,被日军重兵合围,寸性奇将军厉声对其部下说:“吾侪今日惟奋力杀敌耳!枪在手,剑在腰,不令为贼服也。济则为国争光,不济以死继之。”
    5月12日,日军攻陷我军左翼水谷朵高地,他亲率奋勇队与敌人搏杀,不幸胸部中弹,这时他已得知军长唐淮源壮烈殉国的消息,悲痛万分,仍强忍伤痛,大呼杀贼,率军冲向敌阵。
    5月13日晚,他的右腿被日军炮火炸断。
    寸性奇以重伤之躯,率余众数十人突击至毛家湾,再次遭遇日军重重拦截,在交战中,寸性奇左腿被炸断,血如泉涌。
    此时,寸性奇却要求团长黄仙谷等突围快走,“我腿已断,不必管我;我决心殉国,以保全国格人格。”言毕,用最后的力气拔剑自杀!在场官兵无不泪如雨下,虽强敌即至,但无一离开,全部陪伴寸性奇壮烈牺牲。
    抗日阵亡《荣哀录》曾记载:寸性奇虽为师长,却无官架,常一身蓝布衣,食只二三小菜一汤,乐访士兵疾苦,士兵反映问题,立即解决。并特别强调,他的师“经理情形与他师不同,财政公开,一文不贪。”所到之处喜与百姓往来,主动解决百姓困难,士兵有骚扰群众则严加惩处。在驻守中条山的4年中,守必固,攻必克,为第三军主力。
    在张家坪,寸将军指挥伏击,击毙日军少田胜少将(日军大本营追授),在整个战区中国军队处于劣势,但寸将军仍能在战役困局中,歼灭日军227联队主力。
    第3军顽强战力尤其令日军惧怕,而日军在13次进攻中条山失败之际,更畏称寸将军为“中国战神”。
    寸性奇师长和第三军全体阵亡将士。追悼会上,挽幛祭文千余幅。最着名的挽联是: \"百战功勋着河山,双忠大节壮中原\"
    1943年,其88岁高龄老父,追随儿子绝食而亡!可谓满门忠烈!
    2014年9月,寸性奇将军名列新中国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三位将军:武士敏中将
    国破山河碎,城荒犬狼行。
    父老遭涂炭,羞煞带枪人。
    军民团结紧,抗战必胜利。
    ----武士敏
    中条山主峰历山舜王坪,海拔2360米。国军在中条山驻扎了十七万部队,守卫主峰的任务,交给了非嫡系的第98军。
    1941年5月,日军集结十万兵力,分十四路合击中条山。国军嫡系部队一触即溃,在撤退时遭受重创。
    可日军在攻击舜王坪阵地时,受到第98军的顽强抵抗,正是因为他们的舍命掩护,国军主力才渡过黄河,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厄运。
    等其他兄弟部队全部安全渡河以后,第98军也失去了最佳的撤退时间。
    武士敏率先冲锋,一举突破日军重围,退入八路军的太岳游击区。日军抽调一半的兵力,在空军的掩护下,对人困马乏的98军穷追不舍。深陷重围的第98军连日征战,部队减员非常严重,全军只剩下八九千人。
    在八路军的帮助下,第98军终于脱险,到达沁水县与长子县交界处的东西峪地区。
    日军屡次遣人找到武士敏,劝说他停止抗日,并许诺只要投降,就任命他做“白晋线自卫军”总司令。
    对日寇的无耻要求,武士敏断然拒绝,并出兵全歼了驻扎在长子县石哲镇的日军警备队。
    恼羞成怒的日军,为了彻底解决第98军,再次集结兵力三万多人,准备对98军防区进行“扫荡”。
    陈赓派代表,劝说武士敏化整为零,与日军展开游击战,暂避日军锋芒。武士敏以98军不擅长游击战术,拒绝了八路军的建议。
    其实武士敏已经意识到此战凶多吉少,战前给妻子留下一封遗书:
    “连年兵荒马乱,隔山阻隔,一向音稀,然为夫为父无不每每念兹在兹,常将夫妻情怀,儿女关切深埋于心底。
    秋风乍起,风云突变,22日,凶险袭来,日寇以三万余兵力铁壁合围东西峪。九十八军危矣!
    然身为中国军人,绝不放下武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已做好牺牲准备,倘我不幸捐躯,切勿悲伤。
    大丈夫生于世,当建功立业,生为国家,死为民族,正得其所在。
    所遗憾者,恐我再不能躬侍亲情,教育儿女,念此撕心裂肺!
    然先国后家,这个道理你们是懂得的。
    永别了!武士敏。”
    日军分兵十四路,合围98军驻地。此时全军上下,已存必死之心,所以战斗异常惨烈。
    战场上,到处都是弹尽粮绝的98军将士,挥舞着大刀,向日寇发起最后冲锋。日军尸横遍野,只得暂停攻击。
    并派出一名汉奸去劝降。武士敏怒斥汉奸道:倭寇侵我国土,身为军人,有进无退,寸土必争,倘壮志难酬,黄龙未捣,大丈夫当战死沙场。
    汉奸羞愧难当,掩面而去。
    劝降不成。日军随即出动飞机11架,坦克十余辆,重炮20多门,轮番向98军阵地狂轰滥炸。
    98军将士死战不退,整整一天时间,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日军,愣是没能前进一步。
    第2天凌晨4点多,日军继续展开猛攻。
    此时98军能够坚持战斗的,已经剩下不足两千人,玉皇岭、黑虎峪、玉井山等阵地几经易手,终因守军全部战死,阵地宣告失守。
    最后武士敏率警卫部队,被日军包围在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的马头山上。
    在敌机和重炮的轰炸下,武士敏几次负伤,但他咬紧牙关,包扎好伤口后,率领弟兄们连续向敌人发起7次冲锋。300多名鬼子被大刀砍死在马头山上。
    战至中午时分,一颗航空炸弹落在武士敏不远处,纷飞的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和腰部。
    浑身是血的武士敏手拄大刀,挣扎着站起来,面对跑过来抢救的战士,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大吼道:不要管我,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
    为了不拖累大家,武士敏挥刀自戕,壮烈殉国!98军的将士们杀红了眼,他们大吼着“为军长报仇”,杀向敌群。
    许多鬼子瞠目结舌,不知所措,竟然被杀出一条血路,近300人突出重围,在八路军的接应下平安脱险。
    武将军牺牲数日后,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为武士敏召开追悼大会,并将沁水县命名为士敏县。
    2014年9月,武士敏将军名列新中国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四位将军:王竣中将
    王竣将军是陕西蒲城人,少年时目睹国家的衰败,立志当兵报国。1924年王竣考入黄埔三期,毕业后到陕西部队服役。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王竣请缨上书,要求上阵杀敌,报效国家。1938年王竣升任新编第27师师长,1940年王竣奉命率部到中条山地区支援在这块敌后游击根据地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
    中条山战役时,王竣将军率部与日军激战,战斗之残酷,很难想象。
    在战斗的最危急时刻,有人建议将军撤出阵地,向后撤退。
    将军严厉驳斥了这个提议后率部与敌人展开了血战,最终身受重伤,由于伤势严重,壮烈牺牲在台岩阵地上,时年39岁。
    2014年,将军名列新中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五位将军:梁希贤少将
    梁希贤将军是陕西梁家源人,黄埔五期毕业。抗战爆发后,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战斗中身负重伤,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伤愈出院后升任团长,到陕西渭南一带驻防。
    梁希贤于1941年率部参加了中条山之战。
    他身患疾病,本应到后方医院治疗,但他得知日军即将发动进攻的消息,毅然决定留在部队,指挥作战杀敌。他抱病巡视阵地,用抗日必胜,日军必败的道理鼓励下级官兵做好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奋勇杀敌,立功报国。
    在与日军血战中,他率领的部队伤亡惨重,弹尽粮绝,梁希贤率部坚守台寨,同时他不断激励士兵,为保卫祖国山河奋勇杀敌战斗,所部士兵全部阵亡!
    5月9日,梁希贤率余部继续坚持台寨村阵地,官兵伤亡殆尽,梁希贤跳黄河自杀,慷慨殉国。
    2015年8月,梁希贤将军被列入新中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第六位将军:陈文杞少将
    陈文杞将军是福建莆田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了北伐。1937年抗战爆发后,陈文杞主动请缨,请求上战场杀敌,随部转战各地且屡立战功,逐渐得到上峰的赏识。
    中条山战役爆发后,陈文杞将军率领部队,冒着敌军猛烈的炮火打击和飞机轰炸,据守阵地,与敌对峙,宁死不退。
    将军为了鼓励我军将士奋勇杀敌,亲自来到前线督师,鼓励我军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坚决不让敌人得逞。
    在他的带领下,将士们顽强作战,成功坚守住了阵地,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然而终因双方实力悬殊,战士伤亡惨重,而日军为了一举消灭我军,公然违背日内瓦公约,使用了毒气。
    在双方不断的拼杀中,终因弹尽粮绝,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在拼杀的过程中,将军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7岁。
    2014年9月,陈文杞将军名列为新中国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中条山之战中,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犹如天堑一般难以逾越。
    狡猾的日军则是心怀叵测、野心勃勃,他们事先精心谋划,有备而来;相比之下,我方军队却显得有些仓促应战,准备明显不足。
    这场战斗的结果令人痛心疾首:无数英勇无畏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更有六位将军长眠于此。
    让我们向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他们的英名将永载史册,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