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赌对了
作者:五谷丰登庆丰年   贞观开荒人最新章节     
    考虑到村里有些东西暂时不便让更多人知晓,故而只分来两户人家。
    就是那个抱着孩子乞讨的妇人和他们同村的另一户人家,一户姓周、一户姓宋。
    妇人家姓周,两个小叔子一个十八九岁、一个十五六岁,说是制酱油的师傅,其实不过是酱油坊的学徒。
    这两户人家被杨老汉带着往荒沟村来,除了锄头等农具、种粮、口粮,两家人分得一辆牛车、一套犁。
    走过黑风乡,再往前,看着茫茫群山,心中忐忑不安,这里能垦荒吗?
    从官道进入岔道,切换到村道,踩在干净、坚硬的砂浆路面上,周、宋两户人家感觉不可思议。
    这种路从未见过!路边还有竹水管,渴极的两家人上前捧着水喝。
    待走进村子,看到一座粉条厂、榨油坊,还有大片的水田、旱地、水塘,怀疑自己到的是世外桃源。
    从未见过这样的村庄,厂房属于村民共同所有,收入共同分配。
    包括养在僻静处的蜂蜜,只要参与劳作,都有份。
    汉子们大多在帮金风寨修路,孩子们去游学,家家户户都有空房,这两家人当晚分散寄居村民家。
    今日两户人家老老少少便去砍竹子,找地方搭窝棚,村里的汉子们都去帮忙。
    不过半日,搭起好几间窝棚,总算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
    “苏先生!”见到苏樱,周家两个少年有些拘谨。
    一大家子扶老携幼搭船来到岭南,死了好几口人,与其他灾民聚居城外小树林。
    白天男丁去工地劳作,换取一点口粮,妇孺们在城里乞讨,孩子饿的奄奄一息。
    幸好遇到这位女娘,给了吃食,第二日官府来登记造册,还设了粥铺,让妇孺们不再乞讨,孩子不再受饿。
    还请来郎中给大家检查身体,喝大锅汤药,解岭南瘴气。
    如今又分农具、口粮,落户到各村各寨。
    虽然只有一个多月的垦荒时间,两家人共用一套犁,但提供了充足的农具,和耕牛。
    居然能用上耕牛,在老家是想都不敢想的,全靠人力耕地。
    甚至兄弟俩当上师傅,教大家酿造酱油。
    至于垦荒,除开现有的水田、旱地,四周的空地尽管开,腐土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早上村长让把家中的孩子都送到学堂念书,村里统一发放笔墨纸砚。
    简直把周、宋两家人给惊呆了!穷人还、还能念书?
    祖上几代人都没摸过书!想都不敢想的事儿,这里居然是到了年龄的孩子必须上学!
    这一切真的像做梦,想到不久自家也跟这些村民一样,有牛、有田、有房、有钱,那得是什么日子?
    闯岭南赌对了!未来充满希望。
    “怎么样?用豆饼制酱油,跟你们的酿造法有出入,可有把握?”苏樱问。
    “我们先试试,工序稍微变通一下,流程大差不差,不过大豆榨过油,估计后面出酱油的量会少一些,或许口感、味道上有差别。”周五郎回道。
    周五郎在酱油坊待了五六年,经验丰富,算得上半个师傅。
    他们在作坊学的是用黄豆经过蒸豆、发酵、酿制、出油、曝晒等步骤。
    将大豆泡发半个时辰后沥干,倒入蒸桐蒸两至三个时辰。
    蒸熟的黄豆趁热拌入熟面粉,摊在竹篱上,置室内木架上发酵六日,三日翻动搅拌一次。
    室温必须闷热,温度不够,还需生炉火升温。
    当豆子外表出现黄绿色的霉菌时取出,倒入缸内,黄豆与清水比例按10:4掺水并搅拌。
    吸足水份后,把余水倒掉,装入竹篓,盖上布。
    放入室内继续用原来的室温发酵,四个时辰后,手插进豆里有热感,鼻尖有酱香,停止发酵。
    经过发酵的黄豆装入缸内,黄豆、食盐、清水按10:3:4比例配料。
    铺一层黄豆,撒一层盐,泼一层水,反复交替装入缸内,最上层为食盐。
    盖上盖子密封。
    四个月酿造后,用盐水(清水100:盐17 )分五天冲缸内,从出油眼流出的即为酱油。
    酱油中还需添加糖浆,比例为酱油100:糖浆12。
    酱油用缸装好,置阳光下曝晒,夏天晒10日,秋冬晒20日,酱油成。
    而豆饼也经过这几道工序,不过豆饼要先弄碎,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均匀,再用蒸桶蒸,后面工艺大致相同。
    按现代的酱油分类,豆饼制成的酱油叫脱脂酱油。
    而且豆饼不止可制酱油,还能制酱料。
    “苏先生博学,我等酿酱油这些年,竟不知黄豆能榨油,榨完油还能做酱油、做酱料!”周五郎听完后激动道。
    到村里不过一两日,认知被刷新好多遍。
    蕨根、葛根、蒟蒻制粉条,在河北道时隐隐听闻,一夜醒来,漫山遍野的蕨根、葛根、蒟蒻就不见了。
    这些东西挖回家,不可能制成粉条,等沉淀出粉,便混着野菜熬成糊糊充饥。
    如今才知,竟是眼前女娘所制。
    就连黄豆,都能比旁人多制出大豆油。
    按女娘的说法,这豆饼不但制酱油,还能制其他吃食,隔壁桐县做的豆制品。
    世间怎会有如此聪慧之人,想出这么多吃法!
    村学的孩子们都来了,一起学习如何榨大豆油。
    待油箍安装好,杠杆压榨出油时,村老们不住点头。
    “村长,待王三叔他们得空,咱们还得做两台木楔式榨油机!”苏樱对杨老汉道。
    现在使用的杠杆式榨油机太简陋,压榨力量不如木楔式榨油机的撞击力量大。
    大豆榨油要保留一定含油量做后面酱油,故而没啥问题。
    可后面还要榨茶油果、莱菔子、芸薹籽,这种榨油法出油率低,很浪费原材料。
    “嗯嗯,待金风寨的路修好,咱们就轻松多了,到时我们进山选两根百年老木!”杨老汉点头道。
    修路真不容易,两个村的壮劳力连着辛苦了八九个月,要不是日子越来越好,吃饱饭、肚里有油水,还真扛不住。
    “这大豆油制取可比茶油复杂好些!这味儿不除,还真不好闻!”
    裴四郎几个壮汉把榨出的油引到储油池沉淀。
    后面还要过滤,再加食盐吸水,把滤出油的蒸煮,去掉异味。
    “莱菔子、芸薹籽榨油都跟这差不多,以后市面上百姓可食用的油品种就多了!”苏樱笑道,“就差铁锅了!”
    油坊弥漫着豆饼的香气,孩子们馋的直咽口水。
    “裴四叔,豆饼泡两块,明早熬豆浆,大家都喝!”苏樱豪爽道。
    金风寨、县衙来的孩子们都在粉条厂吃饭,豆饼泡上,全村人都喝豆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