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和珅跳海
作者:老子到来   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最新章节     
    “王爷,你的恩情看来我和珅只能下辈子再还了。”
    和珅说完这句话,就带着自己的捐献证书离开了华夏科学院。
    当天傍晚,第一波结业的八百名学子全都登上了客轮,准备返回京城。
    在客轮的大餐厅内,和珅陪着八百学子吃了一顿晚饭;
    这一顿饭,光材料就花了十万两银子。
    和珅看着占满整个三层餐厅的学子,郑重的说道:
    “诸位学子,我大清近些年积弱已久,相信你们在海南岛已经看到了;
    你们离开大清的时候,本官对你们说过,要为大清的崛起而读书。”
    “你们的一众吃穿用度,大清朝廷全部负责;
    如今你们已经学成归来,该好好建设我们大清国林。”
    “今晚,吃好喝好,不醉不归。”
    就这样,数百名学子开始开怀畅饮,和珅看着他们心里叹息了一声:
    “希望你们从一个先进并且政治清明的大明朝,回到大清的时候;
    依然能为国尽忠吧,和某该做的都已经做完了。”
    “和某,也该享用最后的晚餐了。”
    和珅走下三楼来到甲板之上,看到船长按自己吩咐已经置办了一桌最丰盛的酒菜;
    刘墉这个斗了几十年的老对手,已经在在这里等自己了。
    当然,还有一路上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内务府总管李玉,他也站在一旁;
    等待着自己。
    和珅看到这一幕,轻笑一声说道:
    “刘大人、李总管;
    别愣着了,这桌酒席可是花了和某五万两银子,一起吃点。”
    李玉看着和珅叹息一声说道:
    “和大人,你是知道规矩的,我是随行的太监总管;
    太上王不允许咋家做任何事情,只是看看这一路的见闻而已。”
    和珅听到太监总管李玉的话,叹息一声说道:
    “既然如此,和某就不强求了。”
    说完这句话,和珅转头看向刘墉说道:
    “刘大人,我们两个人斗了一辈子了,如今和某就要走了;
    陪和某吃顿便饭如何?”
    刘墉听到和珅的话,叹息一声说道:
    “既然和大人开口了,刘墉今晚就陪和大人一醉方休。”
    就这样,和珅和刘墉推杯换盏从傍晚喝到深夜。
    和珅举起酒杯看着海面说道:
    “是非成败转头空,我和珅这一生还真是跌宕起伏啊,刘大人下辈子再见。”
    和珅说完这句话,跳进了滚滚波涛之中。
    刘墉看着这一幕,叹息一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后。
    内务府太监总管李玉,才焦急的喊了起来:
    “来人啊!”
    “和大人,醉酒落水了,赶紧救人啊。”
    船长张伯伦带着船员就冲了出去,焦急问道:
    “这位大人,谁落水了;
    在哪个位置落水的。”
    李玉指了指船舷外边,焦急的说道:
    “船长,和大人喝醉了,一不留神就掉进了海里,就在身后不到五百米的地方;
    不对,现在六百米了。”
    船长听到太监总管李玉的话,连忙让船员停船。
    整整忙活了一个晚上,也没有找到和珅的半片衣衫。
    张伯伦船长看着手下船员开着搜索艇,搜索了大半夜也没有找到人;
    便放弃了救援,随即找到刘墉说道:
    “刘大人,请节哀;
    和大人在夜间掉进大海,本来就很难搜寻。”
    “如今大半夜过去都不见身影,已经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刘墉听到张伯伦船长的话,叹息一声说道:
    “船长,多谢了!”
    “不过,和大人十年助学,没想到在接学子回大清的归途中,失足落水;
    可否再停船半个时辰,让学子们送送和大人。”
    张伯伦船长听到刘墉的话,连忙说道:
    “没问题,这是人之常情。”
    就这样,刘墉组织八百名学子来到甲板之上,郑重的说道:
    “诸位学子,和大人看到您们学成归来,建设大清非常开心;
    昨晚就多喝了几杯,没想到一不留神失足落水。”
    “张伯伦船长带着船员在这片海域找了半夜,也没有找到和大人;
    现在看来,和大人已经没有生还的机会。”
    “你们都是和大人亲自带去海南求学的,如今和大人遇难,我们就为他鞠个躬吧。”
    数百名学子听到刘墉的话,眼睛瞬间红了起来,齐齐向和珅出事的海域鞠躬。
    半个时辰过去,数百名学子还在哭喊道:
    “和大人,您放心;
    我们会铭记您的教诲,为大清贡献自己的力量。”
    “您没有做完的事情,我们这些后人会继续做下去。”
    不多时。
    客轮上传来开船的汽笛声,这艘停在海面上的客轮再次开始航行。
    三天后。
    皇宫的畅春园中,乾隆接见了十几个学子代表。
    刘墉在一旁陪王伴驾。
    乾隆看着这十几个学子郑重的问道:
    “大清送你们去华夏科学院求学,学习了十年知识,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为首的学子何庆之连忙说道:
    “启奏太上王,学生学会了制造枪支,这种枪支叫做狙击枪;
    这种兵器可以在八百米外,杀人于无形,基本上可以做到百发百中。”
    乾隆听到何庆之的话,顿时面露喜色。
    然后,又看向学子允成说道:
    “允成,你是咱咱们大清王族子弟,你说说这十年你学到什么了?”
    允成听到乾隆的话,连忙说道:
    “启奏太上王,同窗都在学习枪炮技术,基础物理学知识,还有人学习飞机制造技术;
    但是这些都是术,允成此次华夏科学院学的是法。”
    “能让我们大清长存下去的法,此法可以让我大清国富民强。”
    乾隆听到允成的话,脸上露出来笑意,连忙问到:
    “允成,那你说说;
    这些年,你都学到的什么法。”
    允成听到乾隆的问话,连忙回道:
    “启奏太上王,允成去华夏科学院进修的是政治,经过十年的学习终于学通了。”
    “我们大清的官员,不知道多少都是贪官污吏。”
    “允成学习的政治,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曾经在上政治课的时候,问过教授,他教导我们;
    解决贪官污吏的办法很简单,给他难以想象的待遇。”
    “同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