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的到来,自然又是一番介绍加寒暄。
“这是……忙着?”毕竟是带着任务来的,如今都中午了,留给里正的时间不多。
“里正叔过来,是特意过来的?有什么事吗?”叶果一边喝水一边主动询问。就这么一会儿走下来,她背后都出了细汗。
心里琢磨着,等下回去还是要抽空去床上躺着休息一下。这娇弱的身体,着实经不起太多的折腾。
“就是他们的吃住问题,要不要安排?”里正快言快语的道。
叶果还以为是有什么大事情,看着他一脸的焦急,闻言笑着指着张阳平道。
“他跟他们是一起的,你问他就可以了。”
张阳平赶紧笑着接话,“我们是打算住下的。看大司农这状态,估计那本记录册子,就能让他一晚上不睡。”
“但是等他看完的时候,他就会马上下农田,实地察看了。”
听着是个务实的,叶果频频点头,“那就麻烦里正叔先安排,如果他们还想摸黑回县城另说。”
叶家村的住宿条件,还比不上县城客栈的上等房。也不是特意苛待他们,就像叶果自己家,那是没有留客房的,其他人家也差不多。
因此只能把人安排在榨油坊,平时村民临时休息的地方。
只是刚见面而已,对众人的性情,那是绝对不可能摸透的。
因此即使张阳平给了准确的答案,叶果也没把话说死。
里正是个聪明人,没再多做停留就去着手安排了。
“乡君怎么会想到,一年种两季稻的?”张阳平边走边看,装作不经意的问。
居然这就开始试探了?叶果弯腰顺手,就拔了几根田里的野草,笑着答,“还能为什么,穷的呗。”
“你一路从皇城走来,有见过,比这里还偏僻的地方吗?”
张阳平回想了一下,很是诚实的,摇了摇头。
“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穷则思变,这也算是被逼出来的。”
“你看这一片,相对于村里的人口来说,其实不算少了。如果有余力的话,甚至还可以开荒。”
“但是事实上,叶家村已经好几年没人开荒过了。因为地,太贫瘠了。”
“今天我这地,也算是巡查完了。大司农那边,看他那翻页的速度,估计可能真的像你说的,要熬夜。”
“我会让里正叔,给你们准备油灯的。”
叶老大主动的跟他道别,打算明天早上早点起床。
吃饭洗澡睡觉,如今住上了新房子,可谓是一切都属于舒适型的,叶果因此日子过得潇洒。
又因为白天的运动,一沾床便顺利入睡了。
这头被安排在叶家村住下的众人,也没嫌弃住的地方不好,各个对册子中的记录,如饥似渴的学着。
其实内容吧,也就那么多。但是耐不住这些人,反反复复的看。
但是张阳平,看完一遍之后,便趁着夜色还没黑,去找里正,说想要些稻种,还有棉布。
里正一听,就猜到他想做什么。
“你等一下,小果早就吩咐,提前给你们准备了东西。”
“她还特意交待说,如今天气转凉,单单用棉布的话,估计达不到催芽的温度。最好是在外头,再裹一层厚棉花。”说着,把一袋子棉花也一并递了过去。
张阳平被这番操作给整得有点懵,“那替我,谢谢乡君了。”
里正哪里敢受他的礼,赶紧侧身避开来,“别这么客气,叶某受不起。你那些同僚的份,是我现在一并给你,还是等他们再问我?”
事情都被人提前做了,他哪里还能再给人添麻烦,急忙道,“都给我吧,等下我给他们送过去。”
他们一行五人,除了大司农是单独的屋子,其他人,都是两人一间。
当张阳平拿着东西,敲开其他人的门的时候,接过东西,都全靠本能。
“乡君还真是考虑周全。尤其是,还能根据气温的情况,做出一些针对性的调整。怪不得,能轻松的,再种出一季稻谷。”徐家和忍不住的夸赞。
“我给国师的折子已经写好了,明天一早你就差人送到驿站。”
说起国师,徐家和还絮絮叨叨了几句,“那本册子里,有很多特别的地方,你也要抓紧时间学。”
“等国师再来这里的时候,我们也要给他看到我们的,学有所成。”
徐家和坚定信念的道,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透露了多么重要的信息。
作为一个皇城人,张阳平和很多人一样,对年轻有为,能力出众的国师,那是尊崇到,自带滤镜的。
知道国师要来,张阳平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老师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的。”
满意的点点头后,徐家和拿着东西,又回去继续挑灯夜战了。
于是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叶老大专程过去找他们的时候。
他们一个个的,眼底下全是乌黑一片,但是眼睛却是格外的亮堂。
被大司农徐家和,一口一个叶大哥喊着的叶老大,对于他们的问题,那是知无不答。
遇上尤其难理解的地方,叶老大还直接把人带田里去了。
如果不是提前吃过早饭了,他估计只能饿肚子。
“叶大哥,有没有想过,当农官?”中午饭大家是一起在田埂边上吃的。
徐家和如此问,便有人接话,“听说昌化县的农官就是空缺的,叶大哥去了正合适。”
叶老大就是个普通的种田人,就算是家里在县城开了食肆,自己小妹成了乡君,他从始至终,最关心的事情,也还是种田。
“当了农官,能继续种田吗?”叶老大大口吃饭的动作,没有一点停歇,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
徐家和失笑,对他这太过于淳朴的问题,回答得尤为认真。
“当然是能的。当了农官之后,你不但能种自己的地,还能带着整个昌化县的人,学习你种地的方法。”
叶老大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为什么会听我的话?就因为我是农官?就村里这些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小果都催芽出来了,还是有人连几斤稻种都舍不得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