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大理国
作者:东陵离火   从射雕开始获得修仙功法最新章节     
    黄逸,登基第六年。
    这一年,他26岁。
    很重要。
    首先,迁都南京。
    临安不太适合。
    虽然也有钱塘江做出海口,却跟南京没办法比。
    南京,毕竟还能掌控长江。
    在南京的皇宫,很小。
    只能住一千多人。
    不像后世的皇宫,能住十几万人。
    这十几万人,不事生产,每天开销极大。
    新的皇宫,如后世白宫一样,主要是行政用。
    当然,黄逸的家人也会住里面。
    有前后两个门,左右两边则是绿化,做花园。
    前门有大的广场。
    如此,整个皇宫不会过于庞大,以后每年能节省百万两银子。
    黄逸休兵一年。
    这一年,黄逸的军队达到了一百二十万。
    其中有郑太保的二十万水军。
    水军,以原来的高丽为主要基地。
    上海港作为第二基地。
    沿海,还建了五个补给站。
    这一年,全国的税收,加上大秦的产业,收入达到了八千万两银子。
    而黄逸则花了五千多万两银子。
    其中,水军固定的一年一千万两军费,之前有结余,这一年也全部用掉。
    从其他地方,想要东征辐桑很难。
    从高丽出发,其实非常近。
    高丽,黄逸将他们分成北高丽行省,南高丽行省。
    全国其他地方,也分成三十多个行省。
    归云庄,每年能提供上千人的人才。
    人才梯队已经建成。
    各县,有些学子已经学了五年新学,每年也能提供数百人才。
    这一年,蒙古西征。
    黄逸给他们送上了许多的粮草,车辆。
    让他们几十万大军没有后顾之忧。
    当然,他们也有很多家当带不走。
    比如一些牛羊,马匹。
    这些,交给了黄逸,跟黄逸换取白酒,茶叶,食盐,铁器等等。
    同时,黄逸也释放了数万蒙古的俘虏,让他们带着物资,去支援托雷。
    年底,黄逸大肆封赏。
    官员的俸禄开的很高。
    黄逸完全能负担得起。
    休战一年,黄逸还是存了不少的钱。
    当然,投入也巨大。
    新的一年,黄逸登基第七年。
    年初,黄逸找到了一灯大师。
    “一灯大师,好久不见。”
    “阿弥陀佛。”
    “黄逸施主,没想到再见,你已经是大秦陛下了。”
    黄逸也对一灯大师行了个礼。
    “施主前来,可是为了大理而来。”
    黄逸自然不会客气。
    点点头。
    一灯大师,请黄逸坐在山中的石椅上,让他的徒弟倒了茶来。
    黄逸喝了一口茶,便说道:“还请大师以苍生为念,让大理国,归顺我大秦,免动刀兵。”
    “阿弥陀佛。”
    一灯又念了一声。
    然后说道:“老衲已经许久不理世俗之事,一心礼佛,如今也不得不出山,前往大理了。”
    “大秦陛下放心,老衲会尽力的,只是已经多年不在大理,是否还能说的动...”
    黄逸并不担心。
    大理,如今随时可以打下来。
    “朕会承诺,大理皇帝,世袭郡侯,然而,却没有封地。”
    “三代内有优待。”
    “未来,若是想要封地,可以前往我大秦之外。”
    “一灯大师放心,这世界大的很,外面的世界,大我大秦数十倍。”
    “老衲尽力。”
    “好,大师,先告辞了。”
    “三个月为限,不管同意不同意,还请大师最后告知在下一声。”
    “哪怕不同意,朕也会尽量少死人的。”
    一灯大师,再次呼了一声佛号,没有再说什么。
    天下大势,如今已经很明了。
    他相信,只要足够聪明,就会答应。
    不答应,整个大理,也就是三个月之内可以解决。
    到时候就是多死一些人而已。
    大理的人口,也就三百多万而已,如何抵挡的了。
    拿下大理,对现在的大秦而言,不费吹灰之力。
    黄逸回到了南京城。
    这次,又纳妃子。
    黄逸想要占领全球,就必须多生孩子。
    到时候,将自己的后代全部分封出去。
    当然,得在归云庄完成所有学业,还要从县令开始做起,当几年的官,才能分封出去。
    黄逸一次纳妃五人。
    之后,便开始筹划东征。
    黄逸同时修建几条铁路,虽然用马车拉,一个小时只有二十多公里的时速,运量却能很大。
    从南高丽省修到天津港的就有一条。
    十五万蒙古俘虏,还有二十万高丽俘虏在修。
    同时,也招募一些本地人,十几万人在修。
    二十里为一个单位,同时在长长的路线上修。
    很快就能修通。
    这个时代修铁路,可以修的比较弯,因为,速度慢,可以沿着原来的路扩建。
    终于,在当年的秋天。
    黄逸让郑太保为主帅,发兵二十万。
    同时,征召读书人,并且准备大量的典籍,准备前往。
    典籍,主要是儒家,还有佛教的书籍。
    本来,大秦原来的读书人,很不得志。
    他们什么都不会干,很多人穷困潦倒。
    现在,黄逸征召他们。
    让他们去扶桑吃皇粮。
    过去,只要教书,教汉语,就有等同县令的薪水。
    大军挥师东进,当年冬天,就占领了一个大岛屿。
    并且,在那建立了基地。
    跟过去的人才,控制了当地的岛屿,开始治理。
    郑太保,写了详细的情况,然后送了过来。
    “辐桑,四个大的岛屿,估计人口有一千两百万到一千五百万之间。”
    “人不少啊,比高丽多了一些。”
    这郑太保详细描述了倭人是怎么生活的。
    看完长长的奏折。
    黄逸就考虑要怎么治理四个大的岛屿。
    “一千多万人,太多了。”
    “挖矿,五十万人挖就够了。”
    “其他的,送到大秦各省去修路吧。”
    辐桑,有大的矿山,那银矿,全力开采,也能挖几十年。
    黄逸自然是盯上了那地方。
    打算同时安排几十万人挖。
    如此,大秦的国库,就不会再缺钱。
    黄逸考虑了一番。
    然后给郑太保写回信。
    “郑爱卿,倭人不可称为人,特别是倭人之男人。”
    “可将倭人男人,送去挖矿山,几十万人为宜。”
    “并,每年送几十万人到我大秦开矿修路,修运河。”
    “倭人女子应该善待,朕会组织大量我大秦无良配之男子,前往辐桑,娶辐桑女子,繁衍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