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作为大唐朝廷的九寺之一,主要负责管理外交礼仪和接待使节。这里虽不常出现在朝廷斗争的风波中,却是许多密谋与权力交织的隐蔽之地。自从新政推行以来,鸿胪寺内外的活动愈加频繁,而这座看似平静的官署,实际上已成为多方势力暗中较量的关键场所。
长安的夜色深沉,鸿胪寺的正堂内,一场秘密的会晤正在进行。堂内灯火幽暗,几名身份特殊的官员正悄然聚集于此。他们的神情谨慎而凝重,显然这次密会涉及到某些重大决策。
……
鸿胪寺卿陈辞,是大唐礼仪之重的掌舵者,年约四十,为人谨慎寡言。他负责接待外邦使节,多年来以严守礼制和忠诚朝廷而着称。然而,陈辞内心深处隐藏的野心,从未有人察觉。文王爷的势力遭受打击后,陈辞意识到,或许自己有机会在这场风波中掌握一丝主动权。
“各位,今日之事切勿泄露。”陈辞低声说道,目光中透着一丝隐晦的精明。
堂内几人微微点头,其中一人站起身,正是户部侍郎许弘。他与陈辞多年来交情深厚,今日前来,也是受托与陈辞密谈。
“陈卿,朝中局势愈发复杂,礼部、鸿胪寺和户部各司其职,若不能在这场风暴中寻得立足之地,只怕难以保全自身。”许弘语气谨慎,言辞间暗藏深意。
陈辞微微一笑,沉稳道:“许侍郎所言极是。我们在鸿胪寺虽不直接参与政务,但正因如此,反而容易成为各方争夺的棋子。若能抓住机会,我们或许能在未来朝堂的权力变动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话音刚落,一名身穿黑色便服的男子从角落中走出。此人面容清瘦,目光锐利,是文王爷的密使之一。他低声道:“陈卿,文王爷让我传达一封密信,希望你能代为考虑。”
陈辞微微皱眉,接过密信,没有立即拆开。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文王爷的提议虽有吸引力,但眼下朝中风云变幻,我需要权衡再做决定。”
“陈卿无须过于担忧。”密使轻声说道,语气中透着笃定,“文王爷相信,以陈卿的智慧,一定能看清形势,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陈辞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将信收起,目光转向许弘,继续说道:“许侍郎,朝中关于新政的反对声音日渐增多,不知户部如何应对?”
许弘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户部的压力愈发沉重,许多地方豪强与官员对新政推行的赋税政策多有不满。再这样下去,恐怕局势难以稳定。”
“我们鸿胪寺与户部虽职司不同,但若能互相扶持,或许能在这场风波中寻找出路。”陈辞语气低缓,目光中却隐隐透出一丝野心。
……
深夜,密会持续了许久,几人言谈间逐渐达成了一种隐秘的默契。陈辞的态度虽然未明言支持,但他在关键时刻的言辞和立场,显然已透露出愿意配合的信号。而许弘则暗中承诺,若陈辞能在关键时刻协助朝中的反对势力,户部必将全力相助。
密会结束后,几人悄然离去。鸿胪寺的正堂恢复了宁静,仿佛一切从未发生。陈辞站在堂内,望着渐渐熄灭的灯火,心中暗自权衡着未来的走向。
“如今的朝堂,不是正面对抗的时候。”陈辞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
次日,陈辞接见了一名来自外邦的使节。鸿胪寺的礼制森严,陈辞作为主官,始终恪守职责。但今日,他在与使节的寒暄中,明显心不在焉,脑海中回想着昨夜的密会和文王爷的提议。
“陈卿,您似乎有心事?”使节察觉到陈辞的异样,客气地询问道。
陈辞立刻敛去心思,微笑道:“并无大碍。朝中事务繁杂,还望贵使见谅。”
使节点头表示理解,但陈辞心中明白,这次密会和接下来的一系列安排,将深刻影响朝廷的未来走向。文王爷的势力虽已遭受重创,但各方反对新政的力量依然盘踞,许多隐秘的计划正在暗中酝酿,而自己不得不在这场博弈中选择立场。
……
夜深时分,陈辞独自回到书房,拿出密信,细细阅读。文王爷在信中提到,当前的动荡局势,是新旧势力的一次博弈,若能在其中采取关键行动,便可重塑朝中的力量格局。信中还暗示,若陈辞能在鸿胪寺的外交活动中施加影响,配合朝中的计划,将得到丰厚的回报。
陈辞心中权衡良久,终究决定按兵不动,静观其变。他明白,朝堂的风暴才刚刚开始,自己作为鸿胪寺的掌舵者,必须在稳固自身的同时,灵活应对局势的变化。
“文王爷,您若想让我冒险,恐怕得再加一把力。”陈辞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深思与警惕。
……
长安城的夜空下,鸿胪寺的庭院依旧静谧无声,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然而,这座古老的官署,已然成为各方势力暗中较量的重要节点。陈辞的每一个抉择,都将影响这场风暴的走向,而他的野心与智慧,也将决定他在未来权力斗争中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