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上山下山
作者:无为子陈知非   剑魔独孤传:我的光辉一生最新章节     
    100上山下山
    独孤修文朝他望了望,问道:“你几岁?”
    无心说道:“八岁。你呢?”
    独孤修文道:“那我比你小,我今年七岁。那我应该叫你哥哥,无心哥哥。”
    无心也叫道:“修文弟弟。”如此一来,这一对兄弟二人,便在这峰顶的殿后,玩耍了起来。
    当杨杰、焦蹈二人进来叫唤修文的时候,他们二人,还在一起玩耍。可是,当他们知道,马上就要离别时,却是依依不舍。
    你怎么也不会想到,孩子间的感情,竟是如此也单纯,如此也亲近。
    你更加难以想象的是,孩子间友谊的建立,竟是那么地简单,远没有世俗之人的复杂、圆滑。
    修文不舍地向无心辞别,说道:“以后,我上山来看你!你可别把我给忘记了!”
    无心说道:“好的。我一定不会忘记。”杨杰也道别了莫言道长,三人另取一道下山。
    “下山不累上山累,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是杨杰教给独孤修文的登山经验。
    独孤修文接着说道:“爷爷,我今天,还学懂了另一句话。”
    杨杰问道:“什么话?”
    修文说道:“饱汉不知饿汉饥。这是我跟无心学到的知识。无心他无父无母,曾经还当过乞丐要过饭。可是,他却比我懂事多了。我那天惹随爷爷生气,我还嫌弃饭菜不好吃。我现在真的知道错了。”
    杨杰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过后不犯,便是良人。”
    当三人从山间下来,走进屋室的时候,此时已经到了日入酉时。
    三人与其他五位,同食了晚餐。边吃边问,修文游玩得怎么样。
    这一餐的伙食,也并没有什么特殊,仍是三样小菜、一碟清汤。但是,独孤修文却吃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厌恶之感。
    独孤修文一边应和众师父的话语,一边吃饭,竟将那碗中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一粒不剩。昨日与那个小道童无心的谈话,他已铭记于心。
    待修文洗完了澡之后,修文便取了纸笔,按杨杰之前的吩咐,书写文章。
    修文首先问道:“爷爷,你之前说,回家时会跟我说,当年与苏东坡对和的诗的。你现在写给我看看啊?”
    杨杰知道他求知心切,铺平了书纸,执笔书写了起来。只见他在那宣纸之上,小楷写出了上下两部分诗句,一上一下,正好对应。
    上首的诗句是:
    “篮舆西出登山门,嘉与我友寻仙村。
    丹青明灭风篁岭,环佩空响桃花源。
    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
    今晨积雾卷千里,岂畏触热生病根。
    在家头陀无为子,久与青山为弟昆。
    孤峰尽处亦何有,西湖镜天江抹坤。
    临高挥手谢好住,清风万壑传其言。
    风回响答君听取,我亦到处随君轩。”
    由右至左,竖排楷体,共分八列。
    下首的诗句是:
    “云涛涌开沧海门,鼓鼙万叠鸣江村。
    仙翁引我峰顶望,耳目震骇难穷源。
    黄金铸鲸为酒樽,桂浆透彻冰雪盆。
    吴歌楚舞屏不用,夹道青玉排云根。
    经纶事业重家世,习闻父子今季昆。
    九丹炼就鼎灶温,刀圭足以齐乾坤。
    我行欲别湖山去,为我索笔书长言。
    照乘不假明月珠,自有光焰生轺轩。”
    与前诗格式相仿。
    杨杰写罢,又在那上首诗句的最左端,添加写了“苏轼”二字,接着说道:“上面的这一首诗,是大胡子作的。下面这一首呢,是我当时,根据他的诗对和的。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他给我送别饯行的情形。哈哈,你先看一看,发现其中有什么特别之处?”
    独孤修文早已注意,他书写每一个字,又再向这两首诗,看了看道:“我知道了。这两首诗的每一句话,最后一个字,都完全相同。你看这,‘村源盆根、昆坤言轩’这八个字,是一样的。”
    杨杰笑道:“不错。就是这个。看来,你懂了一部分。”
    这时候,焦蹈与焦炳走了过来,问道:“在做什么呢?这么用心?”
    修文连忙道:“两位伯父,杨爷爷正在教我,苏轼与爷爷以前对和的诗呢。你们也来看一下,这是不是很奇特?”
    焦氏兄弟凑了过来,往前一看,不禁有点失望。
    焦炳不屑地道:“就是这个?”
    修文道:“对呀?二伯父,你看,这最后一个字,两首诗都一模一样呢!还真有趣呢!”
    焦炳笑道:“这有什么稀奇的,对诗,本来就这样,这是规则嘛。没有什么了不起!”
    杨杰笑道:“你当然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了。这些规则,你都知道,可是,修文不知道啊,我要教他。”
    焦炳只是点了点头,与焦蹈一起,站在一旁不说话。
    忽然间,杨杰莫名其妙地笑了起来,道:“两位小焦先生啊,这诗里面,还有个大秘密,看你们能不能发现?”
    焦炳问道:“什么秘密”
    焦蹈问道:“是哪首诗?”
    杨杰笑道:“你们看了再说,看你们能不能看得出来?”
    焦氏兄弟加上独孤修文三人,六只眼睛都盯着那纸上的字迹观看,却始终观摩不透。过了好一会,焦炳突然说道:“你不会是说,还有一个‘门’字,也相同吧?”
    杨杰笑道:“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苏轼他天纵奇才,如果只是这样,你也就太小看他了吧?不过呢,与这个‘门’字,倒也是有点关系的,自门为始。
    我先给你们一个提示,谐音法,你们先思考一下吧!我可想先去泡杯茶喝!”
    说话间,杨杰已经走开了。三人两大一小,都在思考着,可是过了许久,三人还是没有想出来。
    当杨杰执了一个茶壶与三只茶碗进来的时候,杨杰问道:“要不要,先来杯茶喝,接着再想?”
    焦炳急道:“杨老,你是不是在开我的玩笑?这里面,哪有什么秘密?我是真的想不到,你还是说了吧?”
    杨杰笑道:“与苏轼对诗,你想占他便宜,天底下,哪有那么简单的事?这诗里面,确实有个秘密部分。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哈哈。”
    焦炳笑道:“我只是一般人,所以我就没看出来。大哥,你看出来了吗?”
    焦蹈也是摇头,道:“没有。”
    修文问道:“杨爷爷,到底是什么?你快说吧!”
    杨杰并没有回答,只是提笔,在那两首诗上,各横画了一笔,然后又动笔写道:“莫念字里只有诸取;莫忘针用是文去诸。”
    杨杰说道:“谐音法。这下知道了吧?”
    焦炳见那横笔画过的两部分,分别是“门岭屐里子有住取”与“门望樽用世温去珠”,也的确与这两句话谐音。
    焦炳不住点头,但却仍然问道:“可是,这两句话,又有什么用意呢?”
    杨杰笑道:“这是苏轼在考我呢。他说,‘莫念字里,只有诸取’,是叫我不要只光看诗句的文字表面,要诸取其意。我当时也思索了好久,终于也回对他一句‘莫忘针用,是文去诸’。”
    焦蹈问道:“杨老,那你这句话,又是什么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