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唯有道人应不忘(八)
作者:凤岛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     
    宋辽罢兵,约定澶渊之盟,功归于“上有毕士安之深谋,下有高琼之竭忠,成于寇准之决策,终收于曹利用之节操”。寇准和曹利用等不免以有功自居,为此面露得意之色。
    曹利用实现了真宗对宋辽和谈的期许:“契丹南来,不求地则邀赂尔。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回国后被提拔为忠洲刺史;后又因平定岭南,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位久了,利用望乎了所以,马蹄踢踏的声音渐行渐远,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姓名。从一件小事上就能不断接近真相,某日,馆阁校勘彭乘等约曹利用一起钓鱼。钓鱼本是件娱情放松之事,可宋朝时钓鱼有潜规则。若臣子和皇上一起钓鱼,皇上还没钓到,为臣的即使鱼上钩也不能起钩。直到皇帝钓到鱼,左右侍从会用红丝网接住。这次活动皇帝没有参加。有同事鱼上钩,这人刚要起钓,左右有人阻止道:“喂,曹大人还未钓到,你不能起钩!”。等曹利用钓到鱼,左右的人还用红丝网接住,而曹利用对此等犯上毫不避讳。彭乘见此情景,事后对人说:“曹公位高权重,欣然享受皇上的礼遇,狂妄如此,好景不长了!“利用不能抑制自己的专横与傲慢,他曾经与宰相李迪作比较:“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灵魂出窍,滴水也是汹涌。真宗去后,幼主继位,刘太后便着手除掉这个权臣,将其先贬邓州,再贬随州,最后贬房州。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替他说话。在往房州途中,利用因不堪宦官羞辱,上吊身亡。
    寇准以力挽狂澜之功,得朝野内外之赞,春风都在他发须间回转。王钦若貌短小,颈有疣,时人称为瘿相,素与寇准不协,一日见寇准退朝,真宗目送。
    钦若见状进言曰:“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耶?”
    皇帝曰:“然。”
    钦若又问:“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
    帝一时愕然,反问道:“为何?”
    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
    真宗听此一说,郁闷不乐:“依卿之计,当为之奈何”?
    王钦若倒也诚实,摸了摸脖子上的瘤子,道:“今国家欲以力服契丹,所未能也。戎狄之性,畏天而敬鬼神,今不若盛为符瑞,引天命以自重,戎狄闻之,庶几不敢轻中国。”
    王钦若建议真宗以神道设教,“唯有封禅泰山,方能震慑海内,夸示夷狄。”于是,真宗授意王钦若等,开始崇道:“得天瑞,封泰山,设天庆观”。
    真宗担心宰相王旦不同意此举,特意宴请王旦,并亲赐美酒让王旦回家后再打开:“此酒极佳,归与妻孥共之。”回家后,王旦打开一看,满满一瓶珠宝。由此,之后的天书,封禅之事,王旦不好再有异议。
    暻德五年(1008)正月三日召百官拜迎天书,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大宗相符元年正月已丑,在左承天门南鸱尾上,有黄帛飘曳,守门卒涂荣报告有司,上召集群臣拜迎于朝元殿,启封曰天书。十月封禅泰山,十一月奉天书还宫。次年十月十四日,下令各地建“天庆观”,以答谢上“天”降“书”之庆。诏书曰:“朕以钦崇至德,诞锡玄符,率土溥天,期福祥之咸被,灵坛仙馆,俾兴作以攸宜。庶敦清净之风,永洽淳熙之化。应天下州府军监关县,有全无宫观处,择空闲官地以官钱及工匠建道观。一以天庆为额。若百姓愿舍地及就官地备财修者,亦听。”
    张易简用了几天的课时,不断重复天庆观建观的渊源。苏轼、苏辙以及百余名学子看到眼前这座由砖石、强权、雄略、血肉和白骨砌成的建筑,遥想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心中燃起炷炷狼烟,沉郁、悲怆和忧愤,最终置换成一声声苍凉的叹息。再往远一点打量,他们还要穿上胡服,站在大名府的楼头,望大漠一弯残月。天庆观的神谕对苏轼以后上书建言军事,苏辙出使契丹有何影响,再往后走上十年才是开始。
    “我赞美一切到来的,那些逝去的我却不能不提它。”多年以后,苏轼在他37岁时,南京知州孙觉,号莘老,重修南京天庆观,向苏轼求诗。天庆观小园内,苏轼望着北向的亭子,想起家乡眉州的天庆观北极院。隔世经年,除了一身无处化解的潮湿,什么也不曾剩下。只能在天涯望乡,他乡遇故,济世无方,心往林泉四条琴玄上三拨四捻,成就色彩明亮的彷徨雅歌。
    春风欲动北风微,归雁亭边送雁归。
    蜀客南游家最远,吴山寒尽雪先曦。
    扁舟去后花絮乱,五马来时宾从非。
    惟有道人应不忘,抱琴无语立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