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钱粮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赤潮覆清最新章节     
    一间三进的宅子,大门大大敞开,正堂的院子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家具和物资,红营的教导正在一旁清点着,正堂的地板被撬开,露出一个地窖的入口,赤着上身的壮汉从里头抬出一个个木箱,在堂中打开,不是闪闪发光的黄金白银,就是散着铜臭味的铜钱。
    如今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发达的商品经济,永宁又是个穷县,连过路的脚商都少,那些土豪劣绅想要撒银子,还得跑到吉安这种大城中去,“辛苦”攒下的钱粮没处消费,自然就得想办法囤起来,明清的官绅都喜欢挖窖藏银,永宁县的土豪劣绅也不例外。
    永宁能够消费的地方少、耗银的活计不多,当地的土豪劣绅虽然收入远远比不上那些富裕的州县官绅,但年复一年的累积下来,藏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赵家三代积累,挖空了小半个后园造成的地窖,在被清军和红营敲诈了一笔之后,红营抄掠的赵家窖银又是办学、又是修路搞水利,还要维持红营的运作和向周边的渗透,却到现在都没花完,如今入城抄了那些赌坊坊主和青楼掌柜老鸨的家底,又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
    “这就是打土豪嘛!”侯俊铖笑了笑,回头看向一旁的邱知县,邱知县看着那些金银铜钱双眼放光,见侯俊铖看过来,又赶忙摆出一副正经的模样,腰杆立得笔直。
    他确实是个专业敲诈勒索的人才,连夜便对那些赌坊坊主和青楼掌柜进行“审讯”,什么刑罚榨钱最有效率,他往日里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不过如今将那些刑罚从平头百姓用在了土豪劣绅的身上,那些赌坊坊主和青楼掌柜老鸨却比百姓更加懦弱,侯俊铖只感觉自己刚刚躺下眯了会眼,邱知县便已经将他们藏银的地方问得一清二楚。
    而且邱知县不仅有效率,事办得还漂亮,侯俊铖只让他给那些家伙留条性命以待公审,他不仅留了命,把那些家伙折腾得人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外表上却一点伤都看不出来。
    侯俊铖走上前去,随手抓了一把碎银子,叮铃咣铛的漏回木箱里,回身朝邱知县笑道:“这金银之声确实好听,邱知县办事认真,红营不会亏待了你,只是不知邱知县拿了这些金银,准备做些什么?”
    “小官是江苏人,有了金银,自然是要回乡购田置产的,小官嘛,能安享晚年、给子孙留一份家业,就很满足了……”邱知县说得很清淡,又补了一句:“当然,小官一切都听侯掌营的,侯掌营吩咐一声,小官连身上的官袍都可以捐出来!”
    “安心,该给你的,一分都不会少!”侯俊铖哈哈一笑,摇了摇头:“只是聊聊天而已,邱知县有了钱要购田置产,我红营有了金银,却是要做生意的,那些赌坊建得那么漂亮,放在那里不用可惜了,我准备在里头开个商号,专门做借贷的生意。”
    “借贷……利滚利、钱生钱,是个暴利的行当,官绅地主仅靠地租得不到什么利的,大多数的进项靠的都是高利贷……”邱知县眯了眯眼:“但侯掌营的商号放贷,应该与寻常的官绅豪商不太一样吧?”
    “确实不一样…..”侯俊铖点点头:“很快秋收就要开始了,农户需要借种子、借耕牛、借农具、借肥料等等,以往都是跟赵家借的,赵家的高利贷那是吃人不吐骨头,借一担种子,收成之后就得还十几担、几十担,想尽办法的盘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什么会有地主官绅存在?为什么千年兼并屡禁不止?后世有些人归责于儒学、秦制、帝制封建等,只往上层建筑去探索,实际上根源就是单纯的经济基础的问题。
    种田不是有块地就行,种子、农具、耕牛、肥料都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而粮食又不是什么你有他无的稀缺作物,丰年必然暴跌、灾年若有囤粮或朝廷用心救灾,也不见得会涨到哪去,一个只有几亩、十几亩地的自耕农,每年的收入并不多,交完税更是所剩无几,每年青黄不接之时,便只能借贷来购买种子农具等。
    这样脆弱的生存模式,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哪怕是多生了几个孩子需要分家,便可能维持不下去,自耕农抗风险能力极差,甚至都比不过佃户,毕竟佃户还能看运气碰上一个像刘秀才那样良善的老爷,生活也能轻松一些,但自耕农就什么都需要自己担着。
    历朝历代杀地主均田地的举动从来都不少,也并非没有将田地收归官有的举措,但到最后依旧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官绅盘踞地方、肆意兼并,根源便在于种田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分田只是第一步,朝廷若是不能在青黄不接之时给予农户廉价且及时的贷款,抹平他们种田的成本,提升自耕农的抗风险能力,就必然无法阻止自耕农去向官绅地主借贷,然后在循环往复的借贷之中破产。
    在古代,田土又是最为保值和稳定的“商品”,自耕农偿还能力弱,他们的借贷只能以田土作为抵押物,朝廷想要将田地收归公有、禁止买卖,却又无法为自耕农承担种田的成本、帮助自耕农抵抗种田的风险,这和逼着他们抛荒有什么区别?而土地自由买卖,到最后必然是向着那些有钱有势的大地主、大官绅集中的。
    侯俊铖的心里没有半点幻想,从一开始就将整个地主官绅阶级当做了敌人,但要消灭这一整个阶级,就必须进行一场社会革命,消灭掉地主官绅生存的空间,好比在永宁县,除掉赵家仅仅只是第一步,若是不能承担起百姓种田耕地的成本,百姓们定然会找别人去借贷,很快又是另一家地主官绅在永宁崛起。
    “红营的商号不同,红营的商号,给农户的是低息且无抵押的贷款,若是遇到灾年或有困难的百姓,红营的商号甚至能把种子农具赊给他们,只要收成之后记得还就行了……”侯俊铖在“记得”这两个字上咬得很重:“这么多金银铜钱,总不能放在地窖里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