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突然变脸,朱祁镇被她急切的语气吓了一跳,怯怯地开口道:“是我……是我……”他对上母亲严厉的目光,也不敢再说什么,抓着袖口支支吾吾。
他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和母亲感情不算极深,只是觉得每次娘来探望自己的时候格外温柔,可从未见过孙贵妃今日这般疾言厉色,一时间又怕又恼,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朱予焕见朱祁镇有些拉不下脸,赶忙打断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事儿,都过去了,都是姐姐不好,本想着带你舞马给爹爹瞧,没想到一不小心出了这档子事。”
这群人可千万别说着说着又把锅甩到她的马身上,她还等着过段时间给流星配种呢……
听朱予焕如此温声软语,朱祁镇立刻跑到了朱予焕和朱瞻基中间,躲在朱予焕后面,拽着她的曳撒一摆不肯再说话。
孙贵妃见自己亲生的儿子也这样,心头冒火,但碍于朱瞻基还在,只能强行忍下。
朱瞻基心中早就有了结果,又从朱祁镇的三言两语中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对朱予焕道:“这经文抄一遍就好,爹爹让人供奉到奉先殿去。”他又看向朱祁镇,语气严厉,道:“朕看你是太娇生惯养了一些,该给你找个先生约束一番!”
朱祁镇躲在朱予焕身后,一言不发,很是委屈。
姐姐将他护的很好,又没出什么事,爹爹为何大动肝火?
朱予焕不愿意夹在这父子二人之间,只是道:“弟弟年纪尚小,还未正式开蒙,爹爹何必苛责呢?”
说起这个朱瞻基就更来气,但又不能当着众人的面说什么,只是对朱予焕道:“他从小就被你们这么爱护,怎么能长大成人?”
朱予焕安抚地拍拍朱祁镇的肩膀,这才答道:“弟弟天资聪颖,只要假以时日,自然也是卓尔不凡的英才。”
朱祁镇见有人为自己说话,也不再哭泣,抬起下巴道:“姐姐说得对!”
朱友桐不由暗自腹诽,好一个应声虫!
朱瞻基见儿子这样骄傲,到底没忍心训斥,改口道:“既然如此,爹爹可就要给你找个合适的先生开蒙,从今以后就要识字读书,和你姐姐一般,四书五经烂熟于心,信手拈来。”
朱祁镇虽然不懂,但听朱瞻基说朱予焕可以,自己自然也没有不会的道理,因此骄傲地答应下来,道:“好!”
孙贵妃听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自然明白朱瞻基这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禁闭也好、抄经也罢,无非是要借机将这件事淡化。她即便再有不甘,此时此刻也只能乖乖噤声。
顺德公主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即便如今太后一心扑在皇太子的教导之上,但陛下对朱予焕也十分信赖,除非能把她从宫中赶出去,否则未来怕是连太子也要站在顺德公主那边。
朱予焕表面上关了禁闭,实际上却是悠游自在。《清静经》也就四百字不到1,一遍抄完,朱予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连课都不去上,不仅如此,还能久违地陪在母亲和妹妹的身边,只能用“自由”二字来形容这样的日子。
只是平日里众人都习惯了朱予焕露面,而如今朱予焕不常出现,还和宫中游乐的事情相关,众人都有些纳闷,加之朱予焕也不动声色地让女官们纵容宫人讨论,各种消息很快便四散,什么猜测都有,说得天花乱坠。
“什么乱七八糟的!”朱瞻基一脑门子的官司,训斥道:“这些事情有什么好传的!市井小民,胆大包天!连天家的谣言都敢传!”
他摔下的文书,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近来在京中流传的言论,无非是将朱祁镇那日被吓哭的事情刻意放大,说皇太子性情懦弱、不堪大用,又说顺德公主有意谋害太子,舞马不过是个借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正是如此,更有谣传皇次子之母贤妃心思歹毒,故意唆使公主和太子两方较量,以便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王瑾见皇爷额前青筋暴起,不由在心底叹了一口气,接过小太监手中的茶奉上,宽慰道:“愚民无知,什么猎奇便传什么。唐宗宋祖不爱听,只爱听些真真假假的风流韵事,皇爷又何必耿耿于怀。”
朱瞻基喘了一口气,接过茶水一饮而尽,道:“抓!都给朕抓起来!朕看这些并非空穴来风,恐怕是又有人刻意指使!”
他心中的第一答案自然是孙家,毕竟孙家有前科,但自从被赶回邹平,孙家一直以来都安安生生的,如何再传谣言呢?
王瑾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劝说道:“锦衣卫抓人,百姓面上不说,私底下只会传得更厉害。”
人人都有好奇心,更不用说这谣言本就是正反都有“理”——没抓人就说明皇爷默认他们所传的都是真相,抓了人就说明皇爷心虚想要捂嘴。
就算是皇帝,那也堵不住天下人的嘴,为这些事费神实在是不值当。
朱瞻基何尝不明白这一点,抬手揉着太阳穴,道:“政务本就繁忙,还有人给朕添堵……”他自觉精神不济,便让太监奉上刘渊然所炼丹药。
如今虽然有内阁和司礼监,但这些也都要皇帝过目,朱瞻基自不会偷懒,只是偶尔提神的时候才吃上一粒,今日若非被这些流言气急,朱瞻基也不会突然服丹药。
王瑾思索片刻,还是开口道:“皇爷,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皇爷是万民表率,唯有天子之身才能正本清源,肃清谣言。”
朱瞻基沉思片刻,微微挑眉,沉思道:“有些道理……”
王瑾见他已经有所决断,便也不再多言。
他们这些宫人,说话点到为止即可,一定要少说多做、谨防多说多错。
朱瞻基思索片刻,道:“端午那日,摆驾文华殿,命杨士奇等人接驾,朕要亲自为太子选定未来的老师。”他说到这里语气一顿,补充道:“之后也告知太后和皇后,让太子与公主随行。”
朱瞻基虽然未说明公主是谁,但王瑾怎会不知,立刻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