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水淹七军(2)
作者:高瞻非   马谡别传最新章节     
    孙权当初在濡须口与曹操大战,折了陈武、董袭两员大将,屡战不利,主动讲和,答应了曹操一些条件,但也是模棱两可,留有余地,倒也不怕曹操以此要挟。
    孙权知道,满宠此来,曹操无非要联合自己,攻打荆州。
    孙权作为一个上位者,自然有自己的主意,他可不会被曹操牵着鼻子走,就召集一众文武大臣,商量对策。
    虽然三足鼎立的大势已经形成,但在孙权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派系也不少。
    在选择盟友这个大问题上,孙权手下众臣大体可分为亲曹、亲刘和中间三派。
    以张昭、吕蒙等人为首,觉得曹操虽然专权,但毕竟还维持着汉室正统,和曹操搞好关系,更加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而诸葛瑾、吕范等人认为,孙权因为先天名分不足,在三国鼎足而立,需要和刘备搞好关系,共同对抗曹操掌控的朝廷,必要时可以使用清君侧的口号发动战争,把叛逆之名安在曹操头上。
    而陆逊、顾雍等人认为,三国鼎立,江东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维持三国之间的相对平衡最重要,总的来说,就是需要联合弱者对抗强者。
    张昭作为文臣之首,对联刘抗曹,一直是持反对态度的。
    就算是周瑜打败了曹操,他还是认为周瑜这是劳民伤财,多此一举。
    因为按照他的逻辑,就算孙权举江东之众投降曹操,那也是有封赏的,通过讨价还价,或许孙权也一样能够留在江东,继续南面称孤。
    因为这是没有发生的事情,谁也不能说张昭的分析不对,张昭也因为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深感遗憾!
    听说曹操派使者前来,张昭认为是间接证明自己正确性的好机会,就想要劝说孙权交好曹操,进取荆州,他第一个站出来对孙权进言道:
    “主公与曹操,都是汉朝之臣下,本来没有什么仇怨,是因为刘备与曹操势不两立,才把曹操引到荆州,主公在赤壁之战前,因听信诸葛亮的说词,致两家连年征战不息,生灵遭其涂炭。今满伯宁前来,必是曹操有讲和之意,主公可以礼接之,看他有何说辞,再做道理。”
    张昭此言倒也不失公允,孙权依其言,令众谋士接满宠入城相见。
    双方见礼毕,孙权以贵宾之礼接待满宠。
    满宠不卑不亢,礼节到位,呈上曹操的书信,并对孙权说道:
    “魏王与吴侯都是汉臣,替皇上治理天下,本来并无冲突,更加没有仇怨可言。皆因刘备之故,致双方在赤壁鏖战,产生衅隙。魏王差我到此,是约将军攻取荆州,魏王准备兵临汉川,两面夹击,让刘备难以首尾难顾。击破刘备之后,魏王愿与吴侯共分疆土,誓不相侵。”
    孙权看完曹操的书信,与满宠所言并无出入,而且还在信中委婉点出孙权在濡须口停战时的承诺,并在信中提出:事成之后,可以举荐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并封南昌侯。
    孙权看完书信,颇为心动。
    曹操的这封信,可以说正好搔到了孙权的痒处!
    孙权刚才还在为没有名分发愁,想不到曹操就替他想好了职务和封号。
    孙权还在为荆州在刘备手中而烦恼,这曹操马上就提出要配合他攻取荆州!
    对自己的运气突然变得这么好,孙权可不敢轻易相信,因为他知道,曹操放出来的鱼饵,可是不好吞!。
    孙权虽然年轻,但城府颇深,看完书信并没有表态,只是设筵款待满宠,并亲自送满宠归馆舍安歇,释放出自己的善意。
    孙权与众谋士商议,亲曹派与亲刘派相持不下,争执不休,属于中间派的几位重要人物,不得不出来打圆场。
    顾雍属于中间派的中坚,他对与刘备或者曹操结盟并没有倾向,但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非常重视诚信守约,认为就算倒向曹操,也不能随意背弃盟约,至少要给自己找一个背盟的借口,就对孙权建议道:
    “满伯宁所言虽是说词,但也颇有道理,主公也需要一个名号,才能名正言顺地治理江东,这次可以双管齐下,先送满宠回,并找些理由拖延约会共击刘备的时间,另一方面,派人过江拜访关羽,探看他对结盟的诚意,就算要背弃盟约,也要把责任推到关羽身上,方可从容行事。”
    顾雍,字元叹,吴郡人,他可不是简单之人!
    顾氏是江南的名门望族,顾雍从小聪明机灵,得到家族的重点培养。
    少年时,顾雍曾师从因避怨而隐居于吴地的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原名雍,字伯喈),学琴艺与书法。
    蔡邕对顾雍的才华十分赏识,认为将来必定有所成,于是将自己的名字相赠。
    弱冠之年,顾雍即由州郡官吏表举推荐,担任合肥长。
    后历任娄县、曲阿、上虞地方官,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安五年(公元200),孙权兼任会稽太守,以顾雍为郡丞,代理太守处理一切事务。
    张昭和顾雍都是以政略见长,但两个人行事的作风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昭向来疾言厉色,只要他认为自己是观点是正确的,就会直言不讳地对孙权进谏,常常搞得孙权下不了台,这情景就像一个唠叨的老人家训导小孩一样,颇有搞笑的意味。
    但顾雍却相反,他为人谦和,不发脾气,而且还不喜夸耀。
    但实际上,顾雍治下的政绩是非常大的。而顾雍态度温和的同时,也从不放弃自己的意见,像张昭一样,只要是正确的,他也会坚持下去。
    顾雍低调,但绝不平庸。他自持内倾,寡言少语,但只要话一出口,就能切中肯綮。
    他不喝酒,所以别人在酒后狂欢时,一见到顾雍,就不敢放肆了,连孙权都说:“有顾先生在场,我也不敢纵情。”
    所以,孙权对顾雍的意见相当重视。
    他虽然对曹操许愿的骠骑将军非常满意,但也不想充当背信弃义的小人,相对于奸诈的曹操,孙权更愿意相信以仁义闻名的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