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新的修行境界
作者:阑风伏雨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最新章节     
    随着修为的持续提升,星图得以逐步点亮;同样,山河社稷图也会随着修为的增进而不断扩张与完善。
    紫府之中观想而出的星辰,化作星图里的一颗颗璀璨的日月星辰。
    紫府之中观想出来的文物,则是构筑山河社稷图的基石。借助五行之力,构建出一幅锦绣山河画卷。
    一直在默默关注着夏先衍成长的华夏守护之灵,此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并轻轻地点了点头。
    夏先衍持续参悟,不断完善修行体系,以此巩固自身的修行根基。如今他已然脱离了常规的修行路线,在尚未晋升至下一个境界之时,便已提前达成了该境界所需实现的目标。
    由于借助了外力,现在唯有亲身参与其中,通过不断地自我领悟修行功法来进行补救,以弥补因外力而未能打好的基础。
    待夏先衍自主领悟并晋升至第四个境界洗练境后,便可以消除隐患。
    这亦是华夏守护之灵之前未曾考虑到的情况,差点就造成了揠苗助长的不良后果。
    如今,夏先衍的真实实力已然远超其所处的境界。接下来,他只需集中精力将自身的修为提升至与现有境界相匹配的水平,便能水到渠成地抵达黄庭境圆满之境,之后在加把劲修炼到极境,然后晋升至第四个修行境界。
    在不影响整体进度的前提下,华夏守护之灵一直秉持着尽量减少亲自出手干预的原则。毕竟对于功法中的诸多精妙之处,只有让修炼者自身去体悟和琢磨,才能真正领悟其精髓所在。
    尤其是像夏先衍这样,已然超脱于常规境界范畴之外的修行者,更是需要依靠自己的悟性来探寻功法中的奥秘。
    而华夏守护之灵所能给予他以及其他修行者的帮助,更多地集中在指引修行路线上的问题。至于每一部具体功法中所蕴藏的独特奥妙,则交由各位修行者们自行摸索、探究吧!
    在修行之路的不同阶段,都会有各自标志性的特征出现。
    第一境——启灵境,其显着的标志便是成功开启紫府。从踏入启灵境那一刻起,修行者的紫府便进入了一个持续扩张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紫府会变得越来越广阔,容纳更多的灵力与元气。
    第二境——通灵境,另一个重要的变化随之而来——识海开启。自此之后,整个通灵境阶段都是识海不断完善和成长的历程。通过识海中的神识,修行者能够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洞察天地间的细微变化。
    第三境——黄庭境,这个阶段的标志在于紫府开始向内景转化,整个黄庭境其实就是内景逐渐成形并稳固的过程。在此期间,修行者需要关注内景世界的构建。
    形质肉骨都换精华融,发如黑漆颜如童,双目烱两耳聪。
    第四境——洗练境,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在此过程中,犹如对自身进行洗髓伐骨。至此,人类方能真正实现脱胎换骨,逐渐摆脱平凡肉体的束缚,向着超凡脱俗迈进。达此境界之后,人类已然开始逐步挣脱疾病的困扰,拥有更为强健的体魄。
    第五境——生元境,万物始生,熟为之元。此时,修行者能够运用灵气源源不断地强化自己的体魄。尤其是对于脏腑的修行,实现全面的强化。一旦受伤,尽管尚未达到生死人肉白骨那般神奇的效果,但只要未遭受致命创伤,人体受伤部位便可快速自行愈合恢复。
    第六境——通脉境,更是将修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灵气于经脉内流转不息,逐一打通人体十二正经以及奇经八脉。
    前面三个境界着重于精神灵魂层面的修炼磨砺,而后两个境界则侧重于体魄方面的提升改造。然而到了第六境,便是对于魂魄整体的深度修行。
    唯有经脉彻底贯通,方可实现形神完美合一。所谓“形者神之质”,即形体乃精神存在的物质基础;“神者形之用”,意指精神乃是形体功能发挥的主导力量。
    魂魄抱一,肉体和灵魂达到了统一和平衡。
    借助修为的提升,夏先衍领悟了许久,终于他双眸终于缓缓地睁开。先是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然后起身动作轻盈地钻出了车门,看到守在不远处的队友微笑着向众人挥了挥手说道:“唉,早知道就在地坛多待一会儿,你们辛苦了。”
    这时,只听石韫玉好奇地开口问道:“队长,看来修为又有大的提升啊!”
    夏先衍微微一笑,谦虚地回答道:“也还好啦,只是对于修行功法又有了一些更深入的感悟和理解罢了。等咱们回程的时候,我再详细地讲给大家听听,顺便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好交给雷部长过目。”说完,他张开神识,感受着此地灵源的气息。
    感受到这里环境似乎有很大的区别,于是继续说,“在这里转转,探查一下灵源的情况,然后咱们就打道回府。”
    夏先衍抬头望向四周,只见大气恢弘的建筑群掩映在翠绿的青山茂林之中。
    文瀚阁灵源之地群山环绕,由于受到灵源强大力量的加持,此地宛如一处人间仙境,自成一方天地,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环境。
    无形的结界,犹如一道坚固的屏障,将冬天隔绝在外。置身于此,众人仿佛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春天那生机勃勃的气息正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淡雅的雾气缭绕在古朴的楼阁周围,如同轻纱覆盖,为文瀚阁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阳光努力穿透这层淡淡的雾霭,斑驳的光影如碎金般洒落在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带来丝丝缕缕的温暖气息。
    庭院里那些刚刚历经秋天脱去枯黄旧叶的树木,已经吐出了嫩绿的新叶,这些鲜嫩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是在向人们展示生命的复苏与活力。
    夏先衍远眺群山,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
    灵源主动将周围的群山纳入了灵源之地的结界范围,好像真的想要把这里打造成为洞天福地般的人间仙境。
    墨香凝萃,景韵千秋,文脉精魂,晕染着文化传承的悠长意蕴。
    众人徐徐走进宽敞的大厅,夏先衍仰头望向顶部中央藻井内的星空穹顶,这让他想起了《天文经》中的星图。
    天书中的不是星图而是把银河系映照进了其中!
    而这里的图案选用宋代石刻天文图。
    文瀚阁的这幅星图是根据北宋元丰年间一次观测结果所绘制的,以三垣和二十八宿所组成,记录了恒星1434颗,星座有280个。
    它由三个同心圆组成,小圆是代表北极圈,中圆代表的是赤道,大圆代表的是南天可以看到的界限。
    这幅天文图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华夏古代天文学辉煌成就的生动见证。正是由于这些璀璨夺目的天文学成果,使得天书《天文经》得以率先于另一部同样重要的经典——人书《人文经》完成编纂。
    这意味着,华夏子民仅仅依靠研读这本神奇的《天文经》,便有可能踏上追寻大道真理的征程,修成大道。
    随后夏先衍带着众人来到了二楼。
    在文华堂的二楼,特别设置华夏古代文明版本展,并以“斯文在兹”来命名,引申为“华夏文脉,就在这里”。
    这里的展陈,以文献记载和文物实物相结合、互印证的方式,实证华夏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余件版本瑰宝,通过13个单元,分别讲述了版本中华夏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立体呈现了华夏文明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从一陶一瓦,到手稿古籍,400多件珍贵版本,实证华夏古代文明绵延演进的历程。
    这也让夏先衍明白了,这座灵源为何如此强大,覆盖范围为何覆盖了周边的群山,这是以整个华夏文明孕育而生的灵源。
    夏先衍漫步于宽敞而明亮的展厅之中,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所吸引——那便是赫赫有名的“版方鼎”。它内壁的铭文上,首次出现了版本的“版”字。
    他继续沿着展览路线查看这里面的文物修复状况。拥有如此强大的灵源,或许有很多文物已经被修复完毕了。
    “文明肇始——版本中的华夏文明起源”,讲述了早在多年前,文字尚未产生,但在华夏现存最早的彩陶上,已经发现了华夏文明最为古老的印记刻画符号。
    “政治——为政利民”单元,展示了华夏古代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理念萌芽、成型,最终成为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经济——经世济民”单元,记录下华夏古代的经济制度与成就。
    展览中的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科技、教育6个单元,展现了华夏民族所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遗产。
    科举,是古代华夏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对华夏古代和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教育——化成天下”单元,有现存最早的状元试卷。1598年,25岁的齐鲁人赵秉中,在考试中写下2460字,无一处涂抹修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试卷字迹清雅,文采斐然,卷首还有万历皇帝亲笔书写的“第一甲第一名”。
    在“地理——宅兹中国”单元,地图、方志游记等版本文献,以多维度视角描绘了九州方圆、万里疆域,以及在古人眼中,华夏与世界的关系。
    夏先衍带着众人参观了所有的展览单元,这里所出展的文物都已经被修复了。
    尽管它们表面看起来宛如崭新的一般,但那股由灵源所赋予的独特历史韵味,却如同无形的纽带一般,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遥远的过去。这种厚重的历史气息,能够让人清晰的感知到,这些文物绝非诞生于当代。
    夏先衍调动起神识,深入地探查着那些被修复过的文物内部。渐渐地,他发现其中的奥秘并非简单的还原操作,而是借助了神奇的造化之力。这股力量巧妙地恢复了因漫长岁月侵蚀而产生的损伤,完美地修复了文物。
    灵源做到了修复其形,而不伤其神。
    当完成对所有展览单元的参观后,夏先衍最后来到了馆长办公室。一进门,便开门见山地向馆长询问有关文瀚阁灵源之地的其他详细情况。
    燕山脚下的文瀚阁灵源没有像文济阁那样背靠着人文名山,所以这里就没有成立灵源修行基地。
    这里白天依旧对外开放,而到了夜晚,则会迎来燕京卫戍区的战士们以及武警部队前来此地修行。
    至于燕京的灵源基地,它选址在了明十三陵一带,恰好处于燕京蟒山学宫和明十三陵灵源之地两者之间。
    在回去的路途之中,夏先衍向众人详细讲解着关于修行功法时所需特别留意的关键要点,更正了之前错误的指导。
    说完后他问道:“你们当中真的没有人想要更改自己主修的功法吗?”
    话音刚落,众人便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回应道:“队长,我们已经决定好了,不会再有任何变动,就专心主修这《天文经》!”听到统一答复,夏先衍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接着,他叮嘱道:“那好,既然如此,接下来大家就要将全部精力都集中到主修功法——《斗极心经》之上。”
    这时,一直认真倾听的历忱雨开口询问:“队长,是不是以后所观想的文物就用不到了?”
    夏先衍略作思考,然后解释道:“并非完全舍弃,只是观想文物依旧要保留。因为当我们需要施展五行功法之时,这些曾经观想过的文物仍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不过呢,对于文物的选择,你们无需再像从前那般精心挑选,可以随意凑齐五个即可。并且,也不必耗费心力去构筑复杂的五行阵法了,所观想的文物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替换调整。”
    “明白了。”
    ... ...
    而在之后的行程里,几乎都是夏先衍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一旁的李风禾则全神贯注地做着记录,将夏先衍今日所领悟到的诸多问题逐一仔细地记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