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血衣之名
作者:莲花落地成盒   三国第一后勤大师,萧何算什么?最新章节     
    “尔看何处?”
    关羽怒喝一声,青龙偃月刀以劈山之势从头斩下。管亥心神一震,举刀去挡。可这失了先机又如何挡得住关羽这一刀?
    好在管亥还有武艺在身,凭借着本能,把刀变成了盾牌贴在身上是勉强挡住这一击,可他手中刀也废了。
    这样他哪还敢抵挡关羽和随之而来的更多骑兵?那是拔马便走,直接冲进了四处冒火的大营就消失不见。
    关云长微捻长髯倒也没追。
    后来张飞倒是问过:“二哥,你当时咋就没追上去一刀剁了他?”
    关羽答:“此战某借了大军烧营之势,如此战场上依旧未能竟全功。天意如此。”
    顾南行觉得也确实可能是天意,让未来刘备有机会收服这么一员猛将。只不过,这干啥都推到天意头上,作为他本人是真的有点不适应。
    可是,这管亥作为头领逃跑了,这一战自然也就彻底大局已定。甚至城中龚景大人也派出了郡兵帮忙围剿黄巾残军。
    一天之间,这支万余人的黄巾军就土崩瓦解,首脑被杀,光俘虏就抓了七八千人。
    这个太守龚景虽然在历史上没留下名字,很可能是东汉末年用钱向灵帝买官的豪族之一。但是,他一眼就看出了刘备等人的结交价值,把他们兄弟四人全都请到上座来。
    听到邹靖说了此战的过程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更加殷勤。
    且不说这一顿饭虽然按照顾南行的标准还不够好吃,但是确实已经是汉代的顶格标准了。猪牛羊,鸡鸭鱼,当时人能想到的都已经按照高规格做好了。
    龚太守不仅表示一定要为刘备表功,到时候在履职的时候也会尽力推荐,甚至还欢迎刘备到时候在他管辖的地界也开设如同桃园一样的庄园。可以说是诚意十足。
    就这还没完,龚太守还要送四兄弟一人几个歌姬。刘备坚辞不受,说兄弟四人尚且在军中,岂能带女眷?最后,龚太守只得作罢,一人送了一些金子了事。
    这宴会足足持续到子时才算是结束。刘备等四人只能踏着月色回营。路上,张飞倒是先发现了刘备的异常。
    “大哥,今天我军大胜,龚太守又这么慷慨,你咋脸色就这么难看呢?”
    “是啊,龚太守确实慷慨,宴会的水平也很高。可是,三弟啊,你想过没有,就给我们这些赏赐,能够养活多少人呢?”
    “百金,足够养活一个村子,让五百人衣食无忧。”
    关羽突然开口,面色凝重,倒是让刘备一愣。但马上,他又接了下去。
    “确是如此,若是这些都能够到灾民手上,若是各郡太守能爱惜民众,又何至于黄巾四起天下大乱?”
    四人沉默了一小会儿,顾南行念了一句:“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然也!”关羽听到这话眼前一亮,似乎是遇到了知音一般。
    “唉,苛赋杂役,民不聊生。非匡扶社稷,不能改之!”刘备倒是一直乐观。
    “他日我若有所成就,必严明法度,整肃风气,还大汉朗朗乾坤。”
    “大哥说的对,俺都听大哥的。”
    张飞说完,顾南行和关羽自然也是随声附和。这倒是激起了刘备的兴致,让他讲起了自己所想象中的国家该是什么样子。这么一听,顾南行才真正意识到,这位以仁德和将军身份驰名未来的刘玄德在卢植那里也不是没读书,他学得其实相当多。
    刘备借着讲春秋,尤其是《公羊传》,详细的阐发了自己的想法。其核心就是明法度,要以规矩来约束天下万民,上至皇亲国戚世家豪门,下至贩夫走卒游侠流民,都要遵守法度。
    看上去和法家有点像,但是实际上却与法家完全不同,强调的是儒家的中庸精神。严格执行法律,并不意味着要制定苛严的法律,而是取其中道,让这些法令更好的达到百姓安居乐业的目标而已。
    刘备一边讲的是天花乱坠,另一边也一直看着顾南行。毕竟从某种意义上,他们俩都是大儒马融的徒孙一辈,可以正经交流学问的。
    只不过,这对于顾南行来说,还是有点难度,毕竟他在李衍那里并没有学几年,也缺乏足够的积累。以往他只是简单的说想要辅佐刘备,等到刘备一统天下,他就负责当个富贵闲人就好。
    毕竟,在这个时代里,一个强大的王朝建立起来,那之后的混乱时代也就不会发生。他一介普通人,又何必去想那么远呢?
    千载历史悠悠,他顾南行又不是圣人,怎么能管得了那么远?但是刘备既然提起,他就不得不回答一下。这也让他以一种古代人不太会有的思维方式,自下而上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毕竟,大多数古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从上到下。不管是从三代谈起,还是古代明君贤相,总是有一个解决方法,或者说正确的做法为核心,然后想怎么样在现实中应用这个办法。就像是施行“仁政”,先有目标才有具体的做法。
    顾南行就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先引用孟子的话:“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然后,讨论这些生民面对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让他们感受到“仁德”。
    这就把问题带入到了顾南行熟悉的层面,一个他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自己历史知识足以了解到范畴内了。
    东汉末年,这天下之内生民之所以生活的如此艰辛,实际上也确实是有三座大山。
    第一个就是世家,这是在顾南行读过的三国小说里反复提到的。世家大族的土地阡陌相连,而普通百姓是无立锥之地。这些没有足够土地的农民丰年还可以靠给世家大族做工过活,可一旦年景不好要么卖身,要么做匪徒是别无他法。
    第二个就是盘剥,汉代田税三十税一,但是丁口税和各种徭役很多。官员们可不管什么尔俸尔禄,皆民脂民膏。他们花了大价钱买了官,自然就要收回成本。世家大族不仅隐匿丁口,更是势力庞大,那这些税负只能落在平民头上。那更加加速了平民破产,必然带来流民问题。
    第三个则是战乱,且不说如今盗匪聚啸山林,兵灾战祸爆发的时候。就是当年匈奴连年入侵,也让许多平民是家破人亡。而一如前述,平民没有坞堡,战火一来,要么投靠世家大族,要么自己也成为兵匪或者流民。
    就这样动乱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各地动乱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朝廷却越来越没钱应对这些动乱。最终只能是走向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