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西昆体和太学体
作者:十九胡来   二十一世纪的宋朝厨神最新章节     
    苏轼摆摆手,一脸轻松:“你放心,咱爹对咱们这些孩子的兴趣爱好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老人家年轻时还玩得更疯呢,二十七岁才猛然醒悟,一头扎进科举的大潮。他老人家要是真敢说我,我就搬出他的陈年旧事,看他还能如何威风?”
    苏油听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中暗笑:“这话你也就敢在我面前咧咧,真要是当着明允堂哥的面儿,恐怕你的勇气早就溜得无影无踪了!”
    说罢,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所有的忧虑与压力都随着这一笑,化作了天边最轻盈的云朵,随风而去。而他们心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却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越烧越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在程家的庭院深处,麻将的碰撞声与欢声笑语交织成一幅与书香格格不入的画面,而苏油,却像一股清流,默默收拾起书包,穿越了这道喧嚣的界限,径直奔向了对面那静谧的学习天地。
    此时,程家的院子里,程夫人正低头专注于手中的针线活,仿佛是在编织着一个个温柔的梦。而在一旁的凉椅上,苏轼与苏辙,两兄弟宛如两株并蒂莲,悠然自得地躺在那里,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汉书大战”。他们时而相视一笑,时而眉头紧锁,苏轼扮演正方,慷慨陈词,引经据典,仿佛汉代的智者穿越而来;
    苏辙则化为反方,针锋相对,同样引书为证,言辞犀利。这场景,宛如佛家弟子在辩经,却又多了几分家庭的温馨与乐趣。程夫人偶尔也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加入这场智慧的较量,三人的互动,就像是知识的火花,在这个小小的庭院里不断碰撞、绽放。
    这便是苏家的家学,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既像是一场思维的体操,又像是一场智慧的盛宴。他们不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在于如何灵活运用,如何在正反双方的激烈交锋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与应变能力。
    每当一轮辩论结束,两人便互换立场,对自己刚刚还极力维护的论点进行彻头彻尾的大批判,这种练习,无疑为日后的科举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油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自惊叹。
    他注意到,苏轼与苏辙引用的书籍种类繁多,从《管子》的治国之道,到《韩非子》的法家智慧,再到《公孙龙子》的名实之辨,这些他后世只是略知一二的经典,两兄弟竟然能脱口而出,倒背如流。他不禁摇头苦笑:“这学得可真杂,好多都不是四书五经的内容啊……”
    程夫人见状,微微一笑,解释道:“解试就像是敲开科举大门的第一锤,属于地方性的考试。考官们更看重的是考生的知识面是否广泛,而非某一领域的深度。因此,答题时需要广征博引,展示出自己的学识渊博。至于专攻一经,那是过了这一关之后的事情。”
    苏油听得一愣一愣的,只觉得脑袋有些胀大。程夫人见状,又安慰道:“你也别太担心,现在可以先从《史记》读起,把它当作一本闲书来看。
    《史记》的故事精彩纷呈,很容易吸引你读进去。但你要记住,不能只被故事吸引,更要用心去体验其中的文韵之美,形成一种独特的文感。到了后期,这对你行文组句将大有裨益。”
    苏油闻言,连忙拱手道谢:“谢谢嫂嫂指点。”
    程夫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至于西昆体和太学体,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极端。君子应当秉持中庸之道,但偶尔做做这样的游戏,也是无妨的。”说完,她又叹息道:“徂徕先生曾大力批判西昆体的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倡导‘文恶辞之华于理,不恶理之华于辞’。这道理确实不假。”
    这一刻,程家的庭院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创意的学堂,而苏油,则在这里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与人生的启迪。 在那段被时光轻抚的过往里,文学的光芒与暗影交织,如同古老森林中斑驳的树影,既映照出前人的智慧,也透露出探索者的迷茫。
    有这么一位文士,他的笔墨不慎滑入了歧路,仿佛一位迷途的旅人,在文字的密林里跌跌撞撞,既丢失了先秦古文的淳厚质朴,又遗忘了汉赋里那铺陈典雅的辉煌,反而一头栽进了险怪奇涩的深渊,好似夜空中最孤寂的星辰,虽亮却偏。
    他曾留下一首名为《访田公不遇》的小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主人啊,你究竟去了何方?门外那片草丛已郁郁葱葱,孤独的小狗安然入梦,不再吠叫,林间幽静的鸟儿则自在地啼鸣。
    老猿机敏地窃取着果实,孩童们笨拙地挥舞着锄头和犁,夕阳下的园林静悄悄的,春风温柔地拂过药草的田地。”这样的诗句,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不加雕饰,却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人在平凡中窥见生活的真谛,正是那些渴望在文学田野上播种希望之人应当追寻的方向。
    苏辙恭敬地向母亲程夫人行礼,忧虑地说:“母亲,小幺叔还年幼,或许不宜过早让他接触这些深沉的评议。”程夫人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婉的笑意,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小油的心思远比你想象的深邃。
    他曾不经意间提及‘格物而致知,通情而达理’,这话虽稚嫩,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徂徕先生石介的‘明道致用’学说相比,两者虽异曲同工,却能相互映照,激发新的思考。更何况,小油心性沉稳,知晓言语的分寸,远胜于你们。”
    提及徂徕先生石介,那可是宋初三先生之一的璀璨明星,理学的先驱者,曾在眉山担任过短暂的军事判官,虽仅一月,却留下了不朽的传说。尤其是他的离世,如同一场风暴席卷文坛——他撰写的《庆历圣德颂》,热情颂扬了庆历年间的贤臣,同时将权臣夏竦比作“大奸”。
    为避祸端,他请求外调为濮州通判,却未及赴任便溘然长逝。然而,夏竦并未就此罢休,竟诬陷石介诈死投敌,要求开棺验尸,幸得百人联名上书保奏,才免去了一场闹剧,但石介的家人却因此蒙受不白之冤,直到十年后方得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