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孟父算计
作者:蜀中说书人   提篮桥进修后,穿到红楼当丫鬟最新章节     
    徐乐一共挑了十二个人,八个丫鬟,四个小厮,这些都是明面上的,私底下还养着许多乞儿,目的是为了渗进陈家。
    这八个丫鬟,不仅是为自己培养的,也是为平儿培养的,日后她们嫁人了,身边没有个自己的心腹,怎么能放心。
    此事,平儿也是赞同的,那管事的老嬷嬷,还是平儿找来的,想来也是走了牛千户的门路。
    平儿的婚事就在明年春,离现如今只有小半年了,因此她选了两个稳重的大丫鬟,两个伶俐的小丫鬟。
    她们自己也是从小丫鬟走到如今的,手底下也有不少的小丫鬟,知道该如何调教这些小丫鬟。
    除了这些重点培养的丫鬟,还选了几房陪房。
    每年,都有不少的百姓因着天灾人祸而自卖自身,因此,她们想找几房陪房还是容易的。
    这边的事情,平日里就由平儿的弟弟来福负责,自从平儿许给了牛千户后,他们一家都放了良,现如今一家老小,依着平儿过活。
    平儿这些年,也置办了一些私产,便让兄嫂去帮自己管理田地,将一母同胞的弟弟带在身边培养,至于继母后头生的弟妹,平儿对他们并无情分,只每月给半吊钱给老孟头,让他带着妻儿过活。
    平儿还记得,当年她娘病着,她爹老孟头就跟继母勾搭上了,暗结珠胎,她娘去了还不到三月,继母就入了门,“早产”一个大胖小子。
    老孟头的继室马氏,是个精明的妇人,知晓平儿不喜自己母子,也不曾在平儿面前招人厌,就私下撺掇老孟头去找平儿,想要平儿名下的田地宅院。
    老孟头心里也有些想法,自觉平儿日后是千户夫人了,兄弟姊妹间就她最有出息,合该出些钱财帮扶兄弟姊妹。便借着马氏的话语去找平儿,话里话外,是说平儿不该带那么些东西嫁出去,虽然这些东西是主家赏赐给平儿的,但孟家还没有分家,这些东西合该就是家里的,可以给平儿分一份,但全部带走不可能。
    老孟头的话,将平儿气笑了,平儿当时就道:“这些东西,是二奶奶与我的,说好了让我做陪嫁一同带过去。我们这些做奴才的,从头到尾都是主子的,哪有什么自己的私产?说到底还不是主子们寄存在我们这里的,我们哪里有处置的资格,只主子说话才行。”
    这意思是这些东西是王熙凤给自己的,家里没有资格做主,这些东西也算不得家里的。
    老孟头听了,就十分的生气,直说平儿不孝,瞧着要做官夫人了,就瞧不起家里的穷亲戚了,连嫡亲的姊妹弟兄也不管了,说平儿自私。
    平儿在王家、贾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管事丫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老孟头以为,凭借“亲爹”的身份,凭借孝道就能拿捏平儿。
    不想平儿对此早有计较,这种事情,只要妥协了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老孟头见拿捏不住平儿,十分的生气,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开始跟平儿诉苦、卖惨,说先前的事情,都是马氏撺掇的,自己本没有这个意思,但自己不来要,马氏就在家里闹腾,拿两个孩子做要挟,自己也是没办法了,才张嘴的。
    此事被徐乐知晓后,徐乐都被气笑了,这些当“爸”的,都是一个套路呀。前世,那渣爹找自己要“赡养费”的时候,可不就是这样?
    只是,前世自己好歹还能通过法律,讨回一个“公道”,但现如今的平儿,受孝道所压,只能捏着鼻子,每个月给孟老头半吊钱。婚后,每月给一吊钱,作为孝敬。
    一吊钱是多少?一千个铜板,贾府的大丫鬟们,一个月也才一吊钱的月钱。
    老孟头得了这半吊钱,也不曾给马氏花用,每日里打一壶浊酒,去熟食铺子上切上一碟子猪头肉,每日里醉醺醺的享清福。
    在平儿这边得了孝敬钱,平儿的大哥跟来福这边也没放过,孟大那边每个月给他两百大钱,来福一个月给他一百大钱。
    马氏也没想到,这老孟头这般的狠,浑然不顾两个小的,每日里只自己吃喝。现如今又离了贾府,没有了吃喝,也没有了一年的三身新衣裳。吃的、用的,都得自己掏钱,马氏只得做些针线活卖,补贴家用。
    马氏一个妇道人家,也没有什么谋生的本事,挣的钱养不活自己跟两个儿女,只能典卖衣裳度日。
    马氏找老孟头要钱,老孟头浑然不管小女儿,只带着小儿子出去吃喝。
    马氏无法,只得去求平儿,平儿见着面色枯黄的孟小花,叹息一声。私下里,每月给马氏两百大钱,只做孟小花的嚼用。
    马氏便让孟小花给平儿磕头。
    老孟头得知此事后,得意的一笑,跟马氏炫耀道:“我就知那丫头是个心软的,虽然不是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都是老子的种,她合该出钱管你们吃喝。”
    马氏听了,只觉得心寒,自此看明白了这个男人。
    徐乐经过平儿亲人这一遭,越发的明白了,所谓的亲人,也不过是扒在女儿身上的吸血蚂蟥而已。
    孟家当初也不过是庄子上的普通家奴,干的是最累的活儿,若不是平儿被王熙凤选中,成了王熙凤的大丫鬟,孟家还不知道在哪受苦受累呢?得了平儿的好,却全然不记恩,只管扒在平儿身上吸血。
    如果平儿似容秀那般绵软,只怕早就被这所谓的“亲人”吃得连骨头渣滓都不剩了。
    徐乐又想起自己此生的父母徐三桂夫妻,若说情分,还真没多少。
    不过,徐家比孟家好点,徐三桂的自己有出息,靠自己的本事一路混到了庄头的位置。做了庄头也谨慎小心,比起贪墨主家的,他更喜欢借着主家的势,做一些自己的生意。
    因此,徐家倒是不用徐乐养,不过,徐乐觉得自己还是得防着点。
    自徐乐婚事定下后,徐家也放良了,但徐三桂这么些年一直在金陵经营,因此也不曾带着家小入京投奔徐乐。只在徐乐定亲后,给徐乐送来了五百两的压箱底银子,算是做父母的,给她准备的嫁妆了。
    徐三桂是个拎得清的,自己这个女儿,面上瞧着是个和气人,实际上最是冷心冷情,即使是父母兄弟,也不曾在她心里落下什么情分,情分本就不深,就不能随意消磨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微薄的情分也要用在关键时刻。
    对于家里人的想法,徐乐是清楚的。
    双方明面上没有说,但心里都明白。
    因着徐家人拎得清,徐乐日后也愿意拉拔他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