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空中骑兵
作者:灰芒   争霸时代:帝国超壕大军阀最新章节     
    []

    大恒境内——黑武基地。

    负责“空中骑兵改良计划”的项目负责人祁茂勋向亲临基地的陈见深介绍着该计划的进展情况。

    大恒护国军的“空中骑兵改良计划”是基于对二战时期参加过实战检验的三款直升机机型进行改进的重点计划。

    被陈见深选中的这三款原型机分别是:R-4轻型直升机、Fi-282“蜂鸟”舰载直升机、Fa-223“龙”式重型运输直升机。

    R-4轻型直升机:二战时期盟军装备的唯一一款直升机。

    旋翼直径11.58米,全长(旋翼转动)14.68米,机身长10.08米,到尾桨顶部的高度3.78米,旋翼桨盘面积104.98平方米,横向轮距3.05米。

    空重916千克,总重1150千克,最大桨盘载荷11千克平方米,最大功率载荷7.8千克千瓦。

    海平面最大速度131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04千米小时,爬升率3.3米秒,无地效悬停升限150米,实用升限2440米,满载航程110千米,最大航程370千米,燃油量114升。

    可携带3枚45.4千克重或者1枚147千克重的深水炸弹执行反潜任务。

    执行救援任务时,可在驾驶舱外利用起落架支撑结构安排一副担架。

    Fi-282舰载直升机:二战D军的第一种舰载直升机,可于夜间在军舰上起降。

    乘员2人,长6.56米,高2.2米,净重:760千克,最大重量:1000千克,最大时速:150千米时。

    爬升290米分,升限3300千米,航程300千米。

    Fi-282舰载直升机能够执行通讯、运输以及反潜任务。

    陆军型号还可以帮助炮兵执行炮兵校射任务。

    Fa223“龙”式重型运输直升机:长度40英尺,自重7000磅,载重2204磅,巡航速度200千米每小时,升限超过7500千米,火力为一挺MG15机枪以及两枚511磅炸弹。

    这绝对是二战D国人搞出来的一个经典之作,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的出现打破了大量的飞行纪录。

    其创下的7100米直升机最高飞行高度直到十几年后才被打破。

    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的综合性能在二战时期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存在。

    升限超过7500米,载重量超过2000千克,巡航速度200千米小时,这些都是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自傲的资本。

    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可以轻而易举的为己方的山地部队吊运75毫米反坦克炮。

    整个山地炮兵连的75毫米反坦克炮只要一架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就能从山谷运送到2000米高的山地作战区,弹药补给也只需要一架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便可完成。

    要知道,同等的任务量没有五十头骡子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而且,用骡子往地形复杂的山地区域运送物资在效率上也根本无法与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相提并论。

    二战时期的D国人还曾经将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作为搜救飞机来使用,专门负责搜救跳伞至盟军控制区的己方飞行员。

    现如今某军的航空搜救团就是借鉴了D国人当时的这种作战方式而建立的。

    一提到直升机很多人可能会误认为——军用直升机的运用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才出现的。

    其实,事实却并非如此。

    甚至最早的直升机“概念机”早在一战前就已经出现了。

    D国人的直升机很早就被运用到了实战之中。

    第三帝国的直升机在当时可是真正领先于时代的高科技产物,妥妥的帝国黑科技。

    甚至有人说——二战时期德国的直升机敢说第二,那世界上就没有国家敢说第一!

    M国人在二战时期使用的R-4直升机比D国人的直升机要晚的很多。

    而D国人的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更是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直升机!

    -------------------------------------

    经过“空中骑兵改良计划”项目组夜以继日的疯狂钻研。

    “空中骑兵改良计划”项目组终于在对幕战争结束后不久完成了对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Fi-282“蜂鸟”舰载直升机和R-4轻型直升机的改良计划。

    改良后的Fa223“龙”式运输直升机、Fi-282“蜂鸟”舰载直升机和R-4轻型直升机已经被秘密列入了大恒护国军的武器序列里。

    其中,R-4轻型直升机被命名为“隼”式直升机,Fi-282“蜂鸟”舰载直升机被命名为“蜂”式直升机。

    而作为性能最全面的Fa223“龙”式重型运输直升机的正式名称为“龙”式直升机。

    “总司令,这三架原型机便是经过改良后的“隼”式直升机、“蜂”式直升机和“龙”式直升机。”

    “空中骑兵改良计划”首席技术官祁茂勋向陈见深详细介绍道:“这三架原型机就是昨天向总司令进行飞行演示的那三架。”

    “下面请容许我对这三款改良机型为总司令做一个介绍。”

    说着,祁茂勋走到“隼”式轻型直升机前,直奔主题:“我们对“隼”式直升机的改良主要集中在增加了它的飞行稳定性以及加强了它的动力,并适当增强了它的一些防护能力。”

    “由于“隼”式直升机的定位是性能可靠与低廉的造价。”

    “而改良前的“隼”式直升机其实已经达到了这一要求。”

    祁茂勋如实言道:“所以,我们并没有在“隼”式轻型直升机的改良上进行什么太大的改动。”

    ““隼”式直升机绝对可以胜任执行疏散伤员、运送紧急信件以及搜救跳伞飞行员的任务。”

    “而且它的性价比极高!”

    “项目组的重点是对“蜂”式直升机与“龙”式直升机的改进。”

    祁茂勋没有对“隼”式直升机做太多的介绍,因为改动较少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介绍的,介绍再多也无法体现出他们这个团队的优秀。

    说着,祁茂勋便来到了“蜂”式直升机的面前开始了重点介绍:“这款“蜂”式直升机在改良之前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在低速情况下会有轻微抖动,并且在原来的设计上它并没有搭载武器。”

    “按照改良前的型号,由于没有安装武器“蜂”式直升机在执行反潜任务的时候实际上只能起到预警作用,。”

    “我们成功解决了“蜂”式直升机的抖动问题,并使“蜂”式直升机能够安装深水炸弹和鱼雷。”

    “这样一来,以“蜂”式直升机的机动性,暴露的敌方潜艇想要逃脱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我们的海军舰船装备了“蜂”式舰载直升机这将极大提升我们的海上综合作战能力。”

    “用“蜂”式直升机执行垂直补给任务比其他方式要高效的多,而且在海上还可以随时与友军舰船进行互动。”

    “另外,改良后的“蜂”式直升机完全可以独自完成反潜任务,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仅仅只能够起到预警作用而已。”

    “虽然“隼”式直升机也可以执行反潜任务,但它只能从陆地场地起飞。”

    “而“蜂”式舰载直升机即使是在海况恶劣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在摇摆的军舰甲板上起降。”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蜂”式直升机的反潜能力要比“隼”式直升机还要强!”

    “如果说“隼”式直升机是我们“空中骑兵改良计划”项目组送给陆军航空兵的一款极具性价比的空中利器的话。”

    “那么,“蜂”式舰载直升机就是我们送给海军最具性价比的礼物!”

    “因为,“蜂”式舰载直升机的造价也是相当低廉的。”

    接着,祁茂勋又来到了“龙”式重型直升机面前。

    “总司令,下面我要介绍的这款“龙”式重型直升机也是我们“空中骑兵改良计划”项目组的压轴之作!”

    ““龙”式直升机是一把全能好手,无论是武装还是运输它都能胜任。”

    “这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军用武装和运输直升机!”

    提到“龙”式直升机,祁茂勋语气中满是赞叹之意:“改良后的“龙”式直升机载弹能力从原来的两枚250公斤炸弹提升到了两枚300公斤的炸弹。”

    “并且,在防护能力、稳定性以及功率上我们都做了全面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原本的“龙”式直升机的机舱只能容纳4人,现在可以容纳6人!”

    “这样一来,“龙”式直升机在执行一些特殊任务的时候将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看的出来,这三款直升机之中,祁茂勋对“龙”式直升机是最为满意和推崇的:“有了“龙”式直升机,我们的特种部队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时候将会更加灵活。”

    “在执行救援任务的时候,“龙”式直升机可以配备一具摇篮式救援绞车以及一台侦查摄像机与一个400升的副油箱。”

    “不得不说,“龙”式直升机不仅可以用于执行常规的辅助任务,还十分适合执行特种作战和突袭!”

    “而“龙”式直升机的这些特性是“隼”式直升机与“蜂”式直升机无法比拟的。”

    “虽然“龙”式直升机的造价相对要高一些,但我认为以“龙”式直升机的性能和作用而言,这是非常划算的!”

    “说的好!只要性能足够优秀,多花些钱那都是小事情。”

    “接下来,你们还要再接再厉,争取可以在“龙”式直升机的基础上再创辉煌。”

    “直升机的作用必将在未来的战场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陈见深对眼前的这三款改良型直升机也是非常的满意:“大量配备军用直升机的大恒护国军将拥有更强的搜救、反潜、侦察、运输以及更为灵活的特种作战能力!”

    “尤其是搜救能力,这将是正在组建的空骑部队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们不会放弃每一位护国军的战士!”

    “大恒永远不会抛弃那些为国征战的战士,有了这些性能优异的直升机,我们可以更加高效的营救那些身陷险境的我方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