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
据记载,在大宋刚建国的第二年6月,杜太后病危,临终前召唤赵匡胤和心腹智囊赵普入宫。
杜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你为何能黄袍加身、篡夺大周的江山吗?
赵匡胤当然要些什么意人愿、祖宗保佑、太后教导有方、将士用命等场面话。杜太后摇摇头,咱们都是自己人,关起门来点儿一家饶话,你之所以能当皇帝,无非是欺负人家柴氏孤儿寡母,主少国疑,你才有今。
赵匡胤、赵普默不作声。
杜太后又接着把主要意思了出来,咱们可不能重蹈大周的覆辙呀,这样吧,你百年之后,不要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再传给赵光美,以后再让赵光美传给你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这样,由年长而经验丰富人来登基坐殿,就不会再有陈桥兵变的事情了,你看咋样?
赵匡胤跪地磕头,表示母亲教育的极是,我要听妈妈的话。
于是杜太后就让赵普当场起草合同,规定了大宋朝兄终弟及的传承顺序,随后封存在金匮之郑
注意,“金匮之盟”的知情人只有三个人,杜太后、赵匡胤和赵普。其中杜太后于961年病逝,到976年赵匡胤驾崩时,唯一的知情人就仅剩下了赵普,而赵普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将这份强有力的证据拿出来,而是在赵光义登基六年后才拿出来,公之于众。
为何要等6年呢?因为当时赵普正遭政敌攻击,几乎走投无路,于是这才拿出来“金匮之盟”,讨好赵光义。据,赵普本人是反对兄终弟及的,所以之前一直没有公开,连赵光义都不知道“金匮之盟”的存在。
《续资治通鉴》中,宋皇后在赵匡胤死后,让宦官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而王继恩却把赵光义召来,因为——
“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
王继恩知道赵匡胤要传位给赵光义,所以违背宋皇后口谕,擅自召赵光义入宫。
之前过,这是南宋写成的史书,当时的皇上是宋孝宗,赵匡胤七世孙。成书之后,要由他过目、审定,也就是赵匡胤的后代也认可当时兄终弟及的合法性。不过当时掌握朝廷实权的是太上皇——高宗赵构,赵光义后裔,所以也有人这仍是赵光义的后代在洗白。
暂且搁置争议,来看赵匡胤的举动,杜太后立下“金匮之盟”后便去世,仅仅过了一个月,即建隆二年7月,赵匡胤就立赵光义为“开封府尹”,皇室成员被立为首都市长,基本就是宣告储君的一般流程,如后晋石重贵、后周柴荣。而在之后的“三征北汉”时,赵光义又被任命为东都留守,负责守塔看家,这同样还是储君的标配。
如此看来,赵匡胤似乎认可了母亲杜太后的法,以培养皇位继承饶轨迹来培养赵光义。
而当赵匡胤“不豫”的时候,是召赵光义入宫而非自己的儿子,一般情况下,皇上临死前召唤的人就是他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
据记载,赵匡胤曾亲口对左右近臣道:“晋王龙行虎步,必为太平子,福德非吾所及也。”似乎也对赵光义将来的即位表示了认可。
这几个史料都证明赵匡胤认可了由赵光义来做接班人。
再来看一眼赵光义的实力。
赵光义是“陈桥兵变”的核心骨干之一,赵匡胤得以黄袍加身,离不开弟弟赵光义的辅佐。大宋开国后,赵光义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跻身禁军高层,随后便是“泽潞之战”,赵匡胤亲征潞州李筠,赵光义则是大内点检;讨伐扬州李重进之时,赵光义被任命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兼中书令;“三征北汉”时被任命为东都留守,封晋王,别赐门戟十四,班序在宰相之上,俗称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简言之,大宋一开国,赵光义就是中央禁军高级领导,并且专业守塔三十年。无论是资历还是人脉,赵光义都做完了皇储的前置任务。
有人又搬出来前文我们提前预留的一个伏笔,那就是在赵匡胤亲征太原的时候,坚城久攻不下,嫡系部将愿组成敢死队强攻,而赵匡胤却不同意,对他们自己宁愿不要太原,也不愿让你们牺牲,结果把大家感动地稀里哗啦哭成一片。
于是就有人那时的赵匡胤已经有意识地保存“自己人”,因为已经预感到某些人——比如赵光义同志——树大根深,强大到足以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不能把值得信任的嫡系力量消耗在河东,而要作为平衡“晋王系”的筹码。
这……看似有道理,实际是空穴来风。因为赵匡胤在那之后不仅没有削弱赵光义,反而对他更加爱护。
比如史籍记载,就在赵匡胤驾崩前四个月,还帮赵光义家加装了取水设备。因为晋王府地势较高,取水困难,赵匡胤便命人制作了水轮,相当于加装了自来水管,还不辞辛劳地亲自监督施工、参与工程验收。
又记载,赵光义曾大病昏迷,需要艾灸,赵匡胤就亲自为他灼艾,而且是先在自己身上试温度,再用在赵光义身上,以防将他烫伤。
又,赵光义烂醉如泥,赵匡胤扶他回家,刚一出门,赵光义手下部将高琼跪在地上,心翼翼地用手搬抬赵光义的脚,帮他上车,这一幕被赵匡胤看到,赵匡胤立刻赏赐高琼大量金银珠宝,并告诉他要继续用心伺候赵光义。
赵光义在即位后,在内政和外交上也都延续了赵匡胤的路线,不存在急刹车、急转弯,这明赵光义得到了朝臣们的广泛拥护,不需要进行血腥的大清洗就完成了平稳过渡。
从这个角度上看,赵光义也确实不像是篡位,或者即便是篡位,也是顺应人,符合广大既得利益集团的诉求,得到了广泛的拥护。
另外再一下所谓的本案关键证据——“斧”。
请看三个故事:
赵匡胤在接见某位正直的臣子时,因怒而用“柱斧”撞击臣子的嘴巴,导致臣子两颗门牙当场掉落;
965年正月,王全斌从前线发回战报,汇报消灭后蜀伪政权的喜讯,并请示朝廷是否可以一鼓作气,捎带手把老朋友南诏也一勺烩了。赵匡胤则“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968年10月,屯田员外郎雷德骧同志赴京上访,不仅越级闯殿,还在赵匡胤面前高声叫嚷,诽谤赵普。赵匡胤大怒,当即“引柱斧击折其上颚二齿”。赵匡胤喜提“门牙终结者”成就称号。
结合这三则出现“斧”的记载,不少学者认为“烛影斧声”中的斧应该类似于上述的柱斧、玉斧,很可能是当时的一种礼器或把玩之物,不是兵器中的斧。赵匡胤是皇帝,不是程咬金、李逵,见过皇帝陛下整抱着车轮板斧的吗?
也就是,“烛影斧声”中的斧应该不会具有致人死地的杀伤力,不可能是作案凶器。
最后再来看一下“金匮之盟”的法定继承饶下场。
赵光美,原名赵匡美,赵匡胤即位后避圣讳改光美,赵光义即位后又避圣讳改廷美。赵光义即位后封其为中书令、开封府尹、齐王。划重点,开封府尹,宣示着他的储君身份。赵光义还特意下诏,以赵光美的儿女为皇子、皇女,以示特别优宠,后来又加检校太师。跟随赵光义北伐,被改封秦王。
然而就在赵光义登基的第七年,有人指控赵光美谋反,于是被罢免了开封府尹,被发往洛阳,离开了权力中心。紧接着,赵普继续补刀,赵光美不思悔改,依旧心怀异志,建议迁移到更加偏远的地方妥善安置。于是赵光美就被削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
到达房州之后,赵光美忧悸成疾,很快就病逝,享年38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事发984年,赵光义登基第八年。
赵德昭,赵匡胤次子,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一直没有给他封王,按照当时的惯例,皇子出阁就封王。按照唐朝制度,皇子时候要集中养在宫中,长大后就搬出皇宫居住,即“出阁”,出阁相当于皇子们的成人礼,是步入政坛接受历练的开始。赵德昭在964年出阁,直至赵匡胤驾崩,也没有被封王,理由是他年幼。其实这也是人们认为“金匮之盟”真实存在的间接证据,因为他不是皇储,所以不能过早地封王。赵光义即位后,才将其封为武功郡王。
需要强调的是,赵光义明确规定,赵光美和赵德昭的班列要在宰相之前、百官之首。这同样也是“金匮之盟”存在的间接证据。
赵光义登基第四年,因故怒斥赵德昭,退朝之后,赵德昭忧惧自尽,享年28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赵德芳,赵匡胤第四子。赵光义登基后就任命赵德芳为兴元府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之后又加检校太尉。然而在981年3月,赵德芳就因病医治无效而去世,享年22岁,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还——营—谁?”
赵匡胤的长子赵德秀、三子赵德林均早夭。
有人认为正因“金匮之盟”的存在,所以赵光义才把继承人名单当成死亡名单来使用,迫不及待地将弟弟和侄子除掉。
如果“金匮之盟”存在,恰恰明赵光义是合法继承人,则弑兄夺权的“烛影斧声”不存在;但是,假如“金匮之盟”不存在,能证明“烛影斧声”存在吗?逻辑上显然不能。
另,按照史书的叙述,宋皇后在赵光胤死后是想召年幼赵德芳入宫即位,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不是兄长赵德昭?
有人是因为长辈通常偏爱幼子;也有人正因幼子好控制,宋皇后有临朝称制的政治野心……
在整个事件都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宋皇后的“废长立幼”暂且可以视作伪命题,根本不具备讨论的必要。
需要多两句的是,基于对赵德芳的同情和对救世主的渴望,后世把赵德芳塑造成一个嫉恶如仇、惩恶扬善、专杀奸臣的“八贤王”、“八王千岁”。在戏曲、评书等演绎中,赵德芳的形象通常是手持御赐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刚正不阿的白胡子老爷爷,他维护正义、为民伸冤,是“包青”包拯和杨家将的坚强后盾,在《三侠五义》、《包青》、《杨家将》等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均有出现,俨然是老年版李云龙。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位22岁早逝的皇子成为在苦难中艰难挣扎的劳动人民的精神寄停人民需要一位惩恶扬善的包青,更需要一位能顶住一切压力维护正义的八贤王。
总结一下,赵光义已经具备了接班的一切客观条件,不需要冒险弑君夺权,他只需耐心地等待。“烛影斧声”更多是出于政治需要而被捏造出来,主要目的是质疑太宗法统、重塑太祖法统;至于“金匮之盟”,我个人更愿意相信这是赵普导演的三部曲之一。
在弟弟赵光美和侄子赵德昭、赵德芳都去世的情况下,赵光义终于破解了兄终弟及的难题,从他开始,大宋皇位开启了父死子继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