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形式
作者:思梦语   北宋大相公最新章节     
    汴梁,酒中仙。

    且说苏轼因为苏辙在殿试当中的大胆发言,严厉斥责了自己的弟弟。

    不过,陆垚和曾巩则是都认为问题不大,毕竟当场赵祯并没发火,而且后面赵祯也是问起了陆垚关于这件事情,陆垚也是帮苏辙说了好话,按照赵祯的性格,陆垚觉得如果是要怪罪苏辙,当场肯定是会降罪的。现在哪还有功夫来陪自己喝酒了。

    听了陆垚和曾巩的分析,苏轼也算是稍微放下心来。随后,四人开始饮酒,今天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个重要的日子。从省试到殿试,中间间隔的时间的确是有点长,不过苏轼和苏辙倒是没有闲着,这段时间一直靠着解说员的工作,赚了不少的钱。其实他们除了解说的工作之外,再加上他们本身的名气,是有很多百姓去询问他们关于比赛的结果的。弄得他们也不得不去更多的钻研每个队伍的特点。

    “如果能够高中,留在汴梁,真要是你这个新蹴鞠大赛接着办下去的话,别忘了还找我们两个做解说。”苏轼说道,一旁的苏辙也是表示很感兴趣。

    这倒是让陆垚有些没想到,他本来以为,苏轼之所以会同意当解说员,无非就是为了赚点钱,不过现在从他的表情中陆垚可以看出,苏轼和苏辙是真的喜欢上了新蹴鞠的这个运动。于是陆垚也就答应了下来。

    而今天殿试结束,不管成绩好坏,但是考试都已经结束了,现在去想结果也是无济于事,到不如一醉方休来得痛快。

    酒过三巡,曾巩看向陆垚,说道:“陆兄可知道今年的放榜形式发生了改变?”

    陆垚摇头,他确实不曾听说过,一旁的苏辙笑着说道:“我也是后来听我哥哥跟我说才知道的,咱们两个的考试顺序都比较靠前,考完就出去了。据说是在第十个人考试结束后,主考官欧阳修大人公布的。”

    陆垚想了想,说道:“那这么说,其实陛下也是今天临时决定更改的放榜形式。”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众人点点头。

    古代科举考试的结果主要通过“放榜”的形式公布,也是“金榜题名”这一成语的来源。放榜也称“放牓”,即通过张贴榜文的形式公布考试录取结果。在古代,放榜日可谓是读书人们的重要节日,唐人黄滔曾作《放榜日》一诗赞曰:“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建立完善,《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了唐代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其中明经科和进士科最为重要,前者考经文及时策,后者主要考诗赋。相比于范围较为固定的明经科,进士科及第较难,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其结果的公布也就得到了更多关注。进士科发榜的时候,榜文会张贴在礼部南院上,据《唐摭言》记载:“南院放榜,张榜墙乃南院东墙也,别筑起一堵,高丈余,外有壖垣,未辨色。即自北院将榜就南院张挂之。”这张榜由四张竖着的黄纸写成,因此称为“金榜”。唐代以后,各朝代基本延续了张贴“金榜”的发榜方式,只不过随着录取人数的增加,纸张数也随之增加了。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确立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每级考试的结果都会发榜,其中通过乡试的称为举人,通过会试的称为进士,最终通过殿试确定进士的名次。清代的乡试是省内考试,也是淘汰率极高的一个环节,其放榜过程也是万众瞩目。据《清稗类钞》载,清代乡试榜单公布时,“自第六名拆弥封,以至榜末,每拆一卷,先送本房官,房官照举子卷面姓名,以蓝笔书两长条,交监试主试阅过,始发省事吏,省事吏交写榜吏书之。自朝至夕毕,别自第五名倒写至解元,每写一名,易满堂灯烛一次。至是时而人声嘈杂,如鼎沸,如火警,如乱兵之入城,如夕鸦之归林”。由此可见,这一过程颇具悬念性与仪式感,每写一个名字,都要更换一下屋里的红烛,而屋外等着看榜的围观群众更是心潮澎湃。

    科举结果会对个人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每个观榜考生面对结果的时候,难免会情绪失控。《唐摭言》便记载了元和六年一次监生撕毁榜文的事件,礼部只好“以虚榜自省门而出,正榜张亦稍晚”,暂时控制一下场面。此外,“金榜题名”也可能伴随着“洞房花烛夜”,明代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就说唐朝人喜欢“榜下捉婿”,甚至“多有势迫而非所愿者”,虽然可能是笑谈,也足见进士科名的价值。

    除了张榜公布外,对于高中进士的,国家还会贴心地送上“录取通知书”。《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新进士每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于家书中,至乡曲亲戚,例以声乐相庆,谓之喜信也。”到了宋代,录取通知书“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称为“金花帖子”。明清时期则将录取通知书称为“捷报”,上面会写上中举人的姓名以及考取的名次,由专门的报录人敲锣打鼓地送到中举人的家中,“范进中举”的故事便生动描绘了这一场景。范进因为中举而发疯,还有人因为儿子被录取而“起死回生”。据《坚瓠集》记载,嘉靖初年有位叫李镇的人,晚年得子,“课其学业,日以显扬期之”。及发榜日,李镇本“绝气一二日矣”,待到报捷者登门宣布其子高中,李镇竟“忽惊起而问之”,多活了两年。

    不光有录取通知书,为了表示对殿试的重视,古代还会采取由皇帝亲自“临轩唱名”的方式公布考试结果。“临轩唱名”始于宋太宗,据《宋会要辑稿》记载:“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太宗御崇政殿试进士,梁颢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当年共得进士二十五名,宋太宗按名次逐一呼出每位登第者的姓名,这一举措突显了皇帝对科举选才的重视。自此以后,皇帝临轩唱名赐第之制一直延续下来,其仪式也逐渐制度化。

    随着后来录取进士人数的增加,再由皇帝一一唱名不太现实,就改成了皇帝象征性地呼出前三名的进士,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余的由官员代为传唤,称为“传胪”或“胪传”。宋代赵升《朝野类要》记载:“唱名,谓之胪传,圣上御殿宣唱,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为一班。其余逐甲,各为一班。”

    明清时期基本上延续了宋代的规制,据《清史稿·礼志》记载,传胪当天,皇帝在太和殿接见新科进士,新进士们要换上公服,带上“三枝九叶顶冠”,站在朝班之末等候。百官行礼后,由鸿胪寺的官员引领进士就位,跪下听传。之后会分别念到第一甲三名进士及第,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姓名,这三个人都要出班前跪谢恩。后面的第二甲和第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不用单独出班,只需要一起行三跪九叩礼即可。传胪完成后由礼部的官员高举着“金榜”领路,“诸进士出左右掖门,置榜龙亭,复行三叩礼。”最后金榜还会在东长安门外张贴三日,然后再交回内阁。

    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进士,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然而,固定张贴的“金榜”、送达到家的“榜帖”乃至皇帝在殿上的呼名,都没办法将他们的名字传遍各地,于是便有了刊印的“进士名录”。唐玄宗时就有人自发编撰进士名录,《封氏闻见录》记载:“好事者纪其姓名,自神龙已来迄于兹日,名曰《进士登科记》,亦所以昭示前民,发起后进也。”唐宣宗之后,开始由官方编次《进士登科录》,据《东观奏记》载,“自今放榜后,并写及第人姓名及所试诗赋题目,进入内,仍仰所司逐年编次。”

    宋代有官方编撰的《进士小录》,《宋史·选举志》记载:“缀行期集,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书之,谓之小录。”明清时,则由礼部刊刻官方的《进士登科录》,上面包括玉音、荣恩次第、进士家状、御制策问及进士对策五部分,内容主要是皇帝的圣旨、进士们的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殿试的试题和前三名的回答等。《登科录》刊刻完成后,先呈交给皇帝御览,之后除颁发给该科进士外,还要发给在朝官员每人一份。明代何乔新《书进士登科录后》记载:“国朝故事,进士释褐之后,礼部录读卷、执事之臣氏名与诸进士家状并及第三人之对策,刻之为《登科录》。既进御,乃颁在朝群臣及诸进士以布于天下。”此外礼部还会在北.京孔庙内立碑,刻上每科进士的姓名,称为“进士题名碑”。

    这些新进士的名录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唐《通典》载:“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浃辰”就是十二天,也就是说十二天内,新科进士们就已经名闻天下了。而那些不幸落第的考生,对他们则会报以无比的艳羡,《封氏闻见录》记载:“进士张繟,汉阳王柬之曾孙也。时初落第,两手捧《登科记》顶戴之曰:‘此千佛名经也。’其企羡如此。”

    而当下,这赵祯先是更改了殿试考试的形式,现在在考试当提案,又说要更改最后的放榜形式。这一番操作,让陆垚有些搞不懂。不过,多少还是受到了自己新蹴鞠的影响,可能赵祯也是想改变一些制度。

    于是陆垚问道:“是什么样的形式。”

    曾巩说道:“在五天后,就在内城外城交界处的城墙上,皇帝陛下会亲自公布这殿试的成绩,确切的说是排名。”

    苏轼在一旁补充说道:“也就是说,这次的殿试是没有什么分数的,成绩或许是有,不过最后公布出来的,就只有一个排名。当然了,如果没有被陛下念到名字,最后就代表着殿试没有通过。”

    公开排名,皇帝直接宣布,陆垚想着,这个形式虽说在现代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但是在宋代倒是一件比较新颖的事情。

    “而且,据说咱们的陛下在公布了这个旨意之后,更是全城张贴告示,希望大街小巷都知晓这件事情,并且,不单单是内城的百姓,还有外城区也要让他们知晓这件事。”苏辙说道。

    陆垚此时脑海中却忽然出现了自己今天殿试当中的场景,其中,赵祯问起陆垚的生意时,着重了解了一下外城区的火锅店。自然,陆垚将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赵祯说了,目的就是要缩小内城外城之间的差距。而赵祯现在选择在城墙上公布最后的殿试榜单,是不是也是为了让内城外城有更多的接触?之前火锅店没有开业的时候,其实内城外城,更像是两个城市,各自过各自的生活,火锅店的出现让其有了一些联系。或许赵祯是听进去了当时陆垚的建议,不然的话他实在没有必要选择在交界处的城墙上进行宣布榜单。要知道,外城区的人杂,要做好这个工作还是很有难度的,更何况还要保护赵祯的安全,那就一定要动员军队,所以,这放榜的工程量还是比较巨大的。

    “要我说,这个形式也不错,这一届的前三甲,让皇上亲自宣布,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这应该算是无尚的荣誉了吧。”苏轼说道。

    陆垚看看大家,的确,这皇上当着所有围观者的面,公布成绩,如果能够取得靠前的名次,可以说就是扬名立万了。想到这里,陆垚再次想起了今天和赵祯之间的……应该说是谈话吧。感觉就和之前陆垚与赵祯之间的交流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能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呢?

    “以东坡兄的才智,名列前三甲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吧。”曾巩这边倒是已经有了结论。

    “之前那篇省试的文章,我也是时常听人说起过,我觉得你应该能够拿到状元。”陆垚此时也是看向苏轼,说道。

    苏轼连忙摆手,说道:“要论才气,我是比不过陆兄你的。”

    一旁的苏辙听到这三个人的此番言论,叹息一声,说道:“我是不报什么希望了,你们应该都能取得好成绩,我就等着明年的时候再报名吧。”

    显然,苏辙还是觉得自己殿前没有发挥好,别说是前三甲了,就算是高中都有可能实现不了。

    四人又是喝了一会儿,但是陆垚十分克制自己,他知道,自己现在是有家室的人了,几时回家,喝酒不能喝多,这些都是规距,即便是没有人要求,他也不能喝的太过。

    不过,其他三个才子可都没有成婚,自然是不会管这些。于是,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后,陆垚便表示自己得回家了,至于原因,陆垚说他们三个应该都知道。

    那三位自然也知道,这位刚刚结婚,自然是不能做太过份的事情。看着他们三个还要喝,于是陆垚吩咐掌柜的,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分钱不许收,但是陆垚自己这边则是要先行一步告辞了。四人约定好,等到放榜那天,他们三个一同来找陆垚,然后去到城墙下听放榜。

    陆垚自然同意,随后便让棠溪驾车,回到了府上。

    此时已经比较晚了,让陆垚欣慰的是,韩韫玉和曹菡房间的蜡烛还都亮着,显然,她们都在担心陆垚,而陆垚也是做了一个另类的选择,他直接去到了棠溪的房间,和棠溪还有陈晨住在一起。自己一身酒气,还是不要去打扰曹菡和韩韫玉休息了,更何况,陆垚也担心自己喝多了会说错话。而且,现在这种情况,自己单独出来住一晚,也不会让她们二人觉得自己对谁偏心。于是,在知道陆垚回到府上休息之后,韩韫玉和曹菡才肯吹灭蜡烛休息。

    接下来的两天,陆垚也就做了之前一直答应但是没有做的事情。那就是回门。按照身份差距,自然是头一天,要带着韩韫玉去到韩府,而且当晚也就要在韩府住。虽说之前陆垚没有和韩府打招呼,而且韩永合更早的时候也是同意了陆垚延迟回门的时间的。不过韩府中,韩文远还是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将一个空房间给收拾打扫了出来,专门提供给陆垚和韩韫玉居住。大家大户,就是守规矩,陆垚心中是这么想的。只不过,在韩府当中度过的一天,可以说是陆垚觉得非常尴尬的一天。韩府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很守规矩,在陆垚看来,倒是有些过于古板了,因为这样诸多规距,陆垚在韩府可以说是浑身不自在。韩韫玉自然也是看出了陆垚的这种反应,经过之前和曹菡的对话后,她也是更了解陆垚,所以,当天晚上一过,第二天用过早餐后,韩韫玉主动提出,和陆垚离开韩府,这一举动可以说是拯救了陆垚,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又怕直说的话会引起韩永合的不满。

    不管如何,韩韫玉还是非常识大体的女子,做自己的正室妻子,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现在的陆垚越来越确认这一点。

    于是,陆垚自然也不能亏待了韩韫玉,之前在韩府,韩韫玉可以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一种状态,而进了陆府之后,因为要守规矩,也基本上不出家门。不过今天,借着从韩府离开的这个机会,陆垚倒是没有选择直接回府,而是直接带着韩韫玉在汴梁转了一大圈,甚至是去到了外城区的美食街。

    对于韩韫玉来说,虽然生在汴梁,长在汴梁,但是一切对她来说都是十分新鲜的,所以,今天大半天的游玩,让韩韫玉接触到了许多的新鲜事物。而陆垚也觉得,和一开始自己认识的那个高高在上的大家闺秀相比,此时的韩韫玉已经改变了很多了。

    回到府上之后,当天晚上,陆垚倒是并没有选择留宿在韩韫玉的房间,而是去找了曹菡。当然,是害怕曹菡吃醋了,另一方面,也要和曹菡商量去曹府回门的事情。而曹菡一听要回曹府住一天,别提多高兴了。

    而后一天,陆垚就带着曹菡回到了曹府当中。不过,和韩府不一样,虽说曹诱曾经劝说过曹国舅,想要收拾出一间房间来,不过曹国舅倒是觉得,陆垚就算是要来,应该也会提前打招呼,更何况现在陆垚关心的应该是殿试的成绩才对。

    没想到,这陆垚倒是真的带着曹菡回来了。而且在一番闲聊知道了陆垚去到韩府的经历后,曹国舅瞬间觉得不妙,自己连房间都没有准备好。不过曹诱却表示陆垚并不是在意这些的人,直接吩咐下人,将曹菡之前居住的房间收拾了出来。

    陆垚还真的就不太在意,毕竟陆府当中,曹菡住的地方,就是之前陆垚居住过的房间。陆垚也就借着这个机会,看看曹菡之前居住的房间是什么样子。

    陆垚知道,曹菡肯定没有韩韫玉的心思多,于是就在当天晚上告诉了曹菡自己的计划。于是,和之前如出一辙,第二天用过早餐,曹菡便叫嚷着让陆垚带自己回去,借着,就是和当天与韩韫玉一样的流程,带着曹菡在汴梁城中溜达,当然了,和曹菡在一起的感觉还是要强出韩韫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