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良”策
作者:夜尽长   大唐奴牙郎最新章节     
    周钧上疏,说清西行备事,又言道打算入宫面圣,在临走之前向李隆基辞别。
    皇帝心情大悦,在麟德殿中大摆宴席,名为寒食内宴,实际却是为了给周钧送行。
    麟德殿是大明宫内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李隆基在位时很少使用此处宴客,只有外使朝拜或是太府大社时才会启用。
    然而,这一次,为了给周钧饯行,圣人不仅大摆宴席,以杨国忠为首的杨家,以及长安城中的其它显族世家,皆被邀请入宴。
    宴席从上殿的御座一直摆到外殿的龙门,绵延数百米,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了入夜,八珍玉食、觥筹交错,从未有歇。
    宴席入了高潮,周钧离席,又来到御座前,稽首说道:“臣不日便将离开长安,临行之前,准备了一份礼物,打算献给陛下。”
    李隆基听见这话,点头笑道:“周二郎准备的礼物,究竟是什么?”
    周钧站起身,朝身后点了点头。
    不多时,有两名内侍抬来一长轴型的木盒,先是将其小心放置在地上,接着又开始支竖起木架。
    殿中诸人瞧着不解,纷纷凑上前来观看。
    只见那两名内侍设置好了木架,又打开木盒,从中取出一副巨型舆图,慢慢展开,又挂在了木架上。
    李隆基看见那舆图上描绘的事物,不禁惊到站起身来,口中喃喃道:“这是……?”
    只见图中描述的,乃是长安城的周景。
    其中,长安城的坊市位于地图的最下方,大明宫位于地图的正中央,往上一些是龙首原,再向东北方,是灞川的西岸,一直延续到地图的最右侧。
    在舆图之中,长安坊市和皇城,考虑到逾制之过,做了虚化和添谬的处理,而整个灞川,却标注详细,并且做好了完整的区域规划和职能划分。
    从陆地交通上来看,车道和驿站重新做了升级和拓展,使得长安城与灞川之间的通行更加便利。
    从航道交通上来看,长乐坡浐河西岸,本已有一处集运码头名为广运潭,此次开发灞川区域,将长安城、浐河、灞川连成一片。由于水源充沛,冬季亦可通航,所以,浐河与灞河在灞川西岸的交汇之处,又增设了客渡、货栈和长运坊,这使得长安城大大提升了内河航运能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长安城外,主要以灞川作为人口集中地,又向东西两侧进行发散。向西一直延伸至浐河广运潭,向东覆盖了整个灞川西岸。其中,住宅、商业、景观、寺庙、私塾、官所等等,皆按照功能区分来错落分布。
    不仅如此,舆图上还详细标注了水文防汛、人口迁移、施工运材等细节。例如,灞河湍急,上游有冲积地,其中的泥沙是上好的建筑材料,在西岸直接挖取,再就地加工,就可以用于堤坝和水渠的修建,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
    李隆基看到这里,慢慢走下御座,比起在场其他那些只看热闹的旁人,他更知道这份舆图的价值。
    右相倒台之后,李隆基专门寻户部官员勾查大唐内府,出乎他意料的是,大唐财税的现状,并不如他从前设想的那般美好。
    税赋每一年都在减少,支出每一年都在增加。由于过去都是李林甫在一手操办此事,所以李隆基思来想去也不明白,大唐如今强盛至此,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
    天宝八载,大碛商路的出现,成了户部册帐中唯一的亮眼,也成了大唐财税的重要来源。但就是这样一个支柱型产业,却因为吐蕃和大食的进犯,几近崩溃,原本每年几百万贯的税赋,也就此化为烟云。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需要想到一个办法,紧急为大唐税赋增加收项。
    所以,周钧送来的舆图,无疑成了李隆基的救命稻草。
    此时,周钧对李隆基说道:“陛下,天宝三载,朝廷重开漕渠,使得灞河得以通行漕运和长行。至此,灞河通行无阻,从灞川渡出航,可以直达潼关黄河。相比从前,航程缩短三倍,航运时间缩短两倍。10丈长的船只,可运700斛粮食,昼夜可行几百里。”
    “而长安城中,城北由于临近皇城,人口密集,往来频繁,而城南地广人稀,即便朝廷每年花大力气投入,依然不见有所转好。所以,长安倘若日后要拓展,向南不是正途,却是应当向北。”
    周钧用手指着舆图,又说道:“灞河为主,浐河为辅,这两条河临近长安,承担了城中的大部分漕运和长行,二者又以『人』字形相交,汇流之处就是灞川。于此看来,长安如要拓展,关键之地便是灞川。”
    李隆基听得仔细,走到舆图边,一边看一边点头。
    周钧:“灞川周遭的土地,大多都是宫产,拿来无论是征辟还是营产,都是便利。而且,建成宅院或是商铺,再售卖出去,一来可以覆盖长安拓城之用,二来也可以贴补大唐内府。”
    李隆基听到这里,忍不住说道:“周二郎字字珠玑,甚合朕意!”
    周钧这番话,在李隆基的心中,不仅是给长安拓城提供了思路,更是给大唐增加税赋指明了一条道路。
    倘若用后世的话来说,增加财政收入,最便利最取巧的方式,不是升级产业,而是卖房卖地。qqxδnew
    得到了这样一副规划舆图,李隆基心中的郁结也少了一半,拍着周钧的肩膀,笑着问道:“周二郎每有奇思妙想,总能解朕心头之忧。”
    周钧躬身说道:“微臣不敢居功,自从安盛园开园,臣见售宅营产之法行之有效,便想着是否能将其推行开来,再与长安城未来的发展结合到一起。于是,臣找了工部、将作监等部司的官员,众人一起讨论商议,最终才定下了这一套方案,完成了这一张舆图。”
    李隆基拍手说道:“好,当赏,都当赏!”..
    说完,他又回头对高力士说道:“将这舆图搬入朝殿,来日朝会,朕与百官共议,当为首要之务!”
    宴席结束,周钧出了皇城,来到公主府的马车旁。
    孔攸侍立在侧,孙阿应等亲兵护卫前后。
    待周钧入了马车,孔攸这才攀上赶车的位置,在一众亲卫的护送下,驱车顺着长街行向前方。
    路上,坐在马车中的周钧,幽幽说了一句:“倘若没有那件祸事,这本应是一个可以救大唐出水火的良策……”
    孔攸一愣,回头问道:“主家,您刚刚说了什么?”
    周钧沉默片刻,低声回道:“不,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