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敦煌之战(六)
作者:夜尽长   大唐奴牙郎最新章节     
    回到营中,常会武向郭子仪低声问道:“你怎么看?”
    郭子仪沉思许久,回道:“子亭镇攻破,吐蕃大军被截断退路,这是好事。”
    常会武:“不不,我说的不是子亭镇,而是那只恶鬼之军。”
    郭子仪:“驸马曾经提过,龙勒山口有一只伏兵,时机成熟之时,会掐断吐蕃大军的后路。”
    常会武:“我也听过此事,但驸马也说过,那只伏兵是当地的义军,并非正规的军队。”
    郭子仪斜了常会武一眼,没有言语。
    常会武犹自不觉,继续说道:“子亭镇大营,把守着吐蕃军的退路,重要程度自然无需多言;而那五千守卒,皆是来自吐蕃本翼旗下,战力更是不容小觑;再加上敌军经营子亭镇已近一年,物资准备齐全,又占尽了地利。天底下,哪有临时拼凑的义军,能够攻下这样的重镇?”
    郭子仪正脸看向常会武,沉声说道:“敦煌一战,唐军大获全胜,你只要知晓这些便够了。”
    常会武一愣,再看向郭子仪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休憩过后,豆卢军和墨离军拔营出发,继续向着子亭镇赶去。
    一路上,唐军吃惊的发现,逃向龙勒山口的吐蕃溃军,居然又有不少折返了回来。
    其中有些失魂落魄的吐蕃士兵,居然慌不择路,逃向了豆卢军和墨离军的方向。
    郭子仪和常会武不解,只是收容降兵,继续向前赶路。
    行至距离子亭镇三十里处,郭子仪骑在马上,登上沙丘,看到了毕生难忘的一幕。
    丘陵南方,荒漠之中,数百名不明身份的游骑,五人成队,正在分割蚕食着上千人的吐蕃溃军。
    这些游骑,为了轻便,浑身上下不穿甲胄,甚至有些人连衬甲都省了,直接赤膊上阵。
    五名游骑之中,一人持钩索,拖敌骑下马;一人持马槊,重击甲士;一人持长枪,攻进犯之敌;另二人持劲弓,射杀逃卒。
    但凡有吐蕃士兵被五人队盯上,无论是攻是逃,皆免不了身死的下场。
    配合之默契,屠杀之高效,就连郭子仪和常会武这般久经沙场的老将,都看的赞叹不止。
    郭子仪:“这种游骑战法,在朔方军中颇为常见。”
    常会武:“你曾经担任过横塞军的军使,麾下士卒可能做到这般?”
    郭子仪仔细看了会儿,最后摇头道:“战法相似,但论及悍勇、技法和配合,却远不如矣。”
    常会武点点头,又看向远处,神情一滞,又朝郭子仪说道:“你看那边树下。”
    郭子仪依言远眺,只见在战场旁的树下,拴着不少驮马,每一匹驮马上密密麻麻挂满了鲜血淋漓的人头。
    郭子仪:“看起来,恶鬼之传闻,并非虚言啊……”
    就在这时,杀红了眼的『义军游骑』,终于注意到了坡顶上的唐军。
    一声唿哨响起。
    正在攻伐吐蕃残兵的众多五人队,直接掉转马头;正在收割尸体首级的义军士兵,毫不犹豫的放弃战利品,上马后撤。
    转眼之间,偌大的战场上,义军游骑撤离的干干净净,只剩下零星几个跪地求饶的吐蕃士兵,和一大片血流成河的屠场。
    常会武倒吸一口凉气:“闻金而退,令达止伐,这些劲卒纪律严明,不逊军士,当真只是义军?!”
    郭子仪皱紧眉头,不发一言。
    一个时辰之后,豆卢军和墨离军赶到了子亭镇。
    当大军靠近军镇之时,每一个士卒都被其中的景象,惊呆在原地。
    放眼望去,营门、宿所、桅杆、城墙……到处都是吐蕃士兵的无头尸体。
    军镇内的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染成了暗红,靴子踏上去,甚至能够隐隐感觉到滞脚的粘稠。
    军镇中心的场院,数以千计的尸体被堆放到了一起,高度甚至堪比楼阁,筑成了传闻中的『京冢』。
    腥臭、腐败的气味,引来了成群的乌鸦,呱噪鸣叫之下,使得整个军镇在白日里都宛如鬼镇一般阴森可怖。
    有军中典吏清查后来报,说是吐蕃大营中的辎重、粮草、军械,都被搬运一空。
    郭子仪闻言后,不在意的点了点头,又驻足在场院的一侧,这里有一长排跪坐倒地的吐蕃兵尸体,双手被反缚在身后,皆是无头。
    想是被抓之后,捆缚在此地,又被挨个砍掉了脑袋。
    见郭子仪面色凝重,常会武以为对方在思虑『杀俘不祥』的念头,于是劝道:“吐蕃军往日里俘获唐军士卒,以祭天之名,开肠剖肚,甚至生剐啖肉,惨状目不忍睹,如今被砍了脑袋,也是咎由自取。”
    郭子仪摇头道:“我思虑的不是此事,按理来说,那只义军只要能攻下子亭镇,再俘虏敌军,便是大功一件……杀敌再取首级,完全是多此一举,为何要这般行事?”
    常会武闻言一愣,心中也起了疑惑。
    数日之后,敦煌城府所之中。
    周钧为了庆贺敦煌大胜,又为了款待功臣,专门设了宴席。
    宴席之上,文武官员喜气洋洋。
    敦煌之战,豆卢军和墨离军,再加上城中府卫,堪堪不足万数。
    面对两万五千的吐蕃大军,唐军在伤亡仅仅不到一千的前提下,杀敌接近万人,又俘虏了八千余人。
    吐蕃东本莽素缯,都城牙帐大相之一,更是死在了流矢之中。
    此等战绩,可谓是天宝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大胜。
    酒过数巡,郭子仪和常会武对视了一眼,二人趁着这个机会,各自携着战功的阚册,一起来到周钧的面前。
    郭子仪躬身说道:“驸马,战事阚录又清点俘获,墨离军写成战报,打算上疏朝廷,先请驸马过目。”
    常会武躬身,也是一样的说辞。
    周钧看向两位军使,笑着说道:“战报写成,直接快马寄出便是。”
    郭子仪:“吾等二人,皆是武夫,言辞未尽之处,难免存了瑕疵,还请驸马帮忙指正。”
    周钧心中生疑,接过两位军使的战报阚册,看了一遍,不禁哑然失笑。
    在豆卢军和墨离军的战报之中,周钧被推成了敦煌之战的首功。策反内应、指挥守军、千里追击、攻破敌营,这些功劳统统被加在了他的身上。
    看完战报,周钧抬头看了一眼郭子仪和常会武。
    二人都是面上惴惴。
    周钧仔细一想,倒也理解对方的想法,驸马乃是帝婿,外职领兵,遍观唐史,鲜有先例。
    郭子仪和常会武顾虑到皇家脸面,又碍于周钧的圣眷,便打算让出首功,搏一个安稳。
    想通这些,周钧将两份战报放在案台上,沉声说道:“将军沙场为国死,士卒马革裹尸还,当兵打仗,图的不就是旌旗拥万夫,功名传天下?”
    郭子仪和常会武闻言,皆是一愣。
    周钧又道:“为将者,上则正军风,下则恤军士,怎可因权势之迫,就折腰俯首?”
    郭子仪和常会武的脸上,齐齐显出愧色。
    周钧:“敦煌之战,军报阚录,不得夸大,亦不得贬落,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一切照实上疏!”
    郭子仪和常会武,躬身唱了一声喏。
    周钧又拿起军报看了一眼,说道:“至于军报中提及的那只义军,所图不过保家卫国,如今已经解甲归田,无需特意请功,一笔带过便是。”
    郭子仪垂首,身体微微一颤,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