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安西近况
作者:夜尽长   大唐奴牙郎最新章节     
    龟兹镇,安西都护府。
    坐在书房中的周钧,正在处理着近期的公务,手中的一份报告,详细记载了安西内部的几件大事。
    首先,安西四镇由于流民涌入,人口大增,原本无人打理的荒地,如今被大批的开垦出来。据各镇守使来报,在流民迁入的这三年里,安西境内垦荒超过三万三千余顷(1顷=100唐亩,1唐亩=0.871市亩)。
    唐朝前中期,由于安西内部人口太少,各地屡陷外族之手,驻军耕战并作,耕牛、种子、农具自给不便,所以屯田一直没有多少发展。
    但实际上,安西地广人稀,虽然大部分区域环境恶劣,但可以用来耕作的田地,并不在少。
    自从周钧上任节度使之后,安西境内的动乱逐渐平息,流民迁入通道畅通,邻国威胁一一解除,耕牛、种子、农具等等也进行了集中统筹。
    所以,安西境内,尤其是安西四镇的农业,迎来了一次极大的发展。
    第二件大事,棉花丰产。
    棉花种植,要求有以下这些条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灌溉便利。
    安西境内种植棉花的自然条件可谓是极佳,都护府先前又颁下条令,设立低保价收购棉花,消除棉农的后顾之忧,种绵大户还可以折抵租庸等等。
    正因如此,农户种植棉花的热情高涨,又有河东流民带来了棉花的良种,所以安西今年的棉花产业,是一个难得的大丰之年。
    第三件大事,是关于匠鸿太学的火炮研制。
    好消息是,安西军的第一门青铜火炮被研制了出来。
    坏消息是,只开了一次炮,炸膛了。
    又一个好消息是,虽然炸膛,但由于是青铜材质,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又一个坏消息是,由于是用黏土做成的铸炮模具,光是筑模,就整整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如今火炮炸膛,这就意味着,想要再造第二门出来,就必须重新筑模,再耗上大半个月的时间。
    周钧打开报告附录的绘画,上面详细画了第一门青铜火炮的示意图。
    从外形上来看,这门火炮的模样,与周钧记忆中的早期火炮差不了太多。
    周钧再仔细看了报告,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第一个问题,匠人们大大低估了颗粒型火药在密闭空间内的威力,所以装药超量了;第二个问题,周钧当初画下图纸时,只画了外形,却没有标注外径和内径,结果设计出来的火炮,管壁厚度不足。
    周钧将报告又往下翻,毛顺果然在后面提到了这两点。
    除此之外,毛顺还指出了第三个问题,用黏土筑模法来造炮,由于冷却操作比较困难,炮体出模时,管壁上会出现许多细微的空腔,这也是试炮炸膛的一大原因。
    接下来,关于解决办法,毛顺和贾比尔分别给出了建议。
    贾比尔提议,一是将火药材料标准化,比如不同种类的炭粉,助燃能力各有不同,这需要反复实验,给出一个针对不同材料的调配标准;二是单独对青铜材质进行耐爆性测试,确定炮壁能够承受的燃爆极限。
    而毛顺提议,用失蜡法替换土模法,来铸造火炮。
    所谓失蜡法,大意便是先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黏土填充内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内部模型变成中空。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
    这种方法,可以精密铸造火炮,而且模具可以反复使用。
    但缺点也不少,比如铸造完成后,表面会出现毛刺、浮凸,需要进行反复打磨,而且蜂蜡的熔点很低,作业环境必须放在寒冷的地点等等。
    毛顺建议在龟兹镇附近寻一处合适的地点,例如阴凉的山洞内部,将炮厂搬迁到那里。
    周钧想了想,同意了这个提议,又写了一道手令,让亲兵首领孙阿应负责炮厂的护卫。
    处理完火炮的制造事宜,周钧接下来拿起了织纺司和釉瓷司的报告。
    自从都护府下了令,于阗镇和疏勒镇开始发展和拓建生丝坊。
    但由于生丝产业短期内无法成形,所以安西织纺的原材料,大部分还是要向东边进行采购。
    以官营为主的织布坊,如今在龟兹镇中新开了数家。
    巨大而又复杂的花楼机,在无数匠人的集体协作下,每天都在不停的组装,并运送到织布坊中。
    利用花楼机的性能,花纹精美而又复杂的重罗,成了安西目前官营的主要收入来源。
    至于青瓷的烧制,都护府根据毛顺匠作书籍的记录,开始收集安西各地适合用作调制瓷土的软土(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水合物)和硬土(类石英砂的硅酸盐)。
    目前,已经收到不少符合要求的矿物土,董燕娘带着一众瓷匠,已经开始着手寻找最适合的混合比例和烧制方法。
    周钧看完了这些,长吁了一口气,打开了最后一份文书。
    这份文书,并不是报告,而是一封书信,写信者乃是敦煌郡的刺史柳载。
    柳载在信中这般写道,大碛商路重开,往来商贸逐渐频繁,官营收入增加,沙州也从前些年的战争之中,慢慢恢复了过来。无论是商业、手工业还是民生种种,都有了很大的起色。
    但好景不长,自从周二郎被朝廷免了陇右黜陟使一职,关中地带以及附近的世家大族,对获利颇丰的大碛商路垂涎三尺,官商勾结之下,将手再一次的伸向了沙州。
    朝廷派来崔大夫,司掌大碛商路,此人说是清流宿老,实则却是关中世家的话事人。以私营取代官营,盘剥本地百姓,抓捕本地豪族。所作所为,与当年的王鉷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载身为敦煌刺史,尽力缓和沙州矛盾,但成效不显,两方矛盾渐深,对峙时有发生。
    崔大夫等一众朝官,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数度上疏弹劾。
    杨国忠与这些人沆瀣一气,网罗罪名,假造证据,构陷于我。
    不得已之下,载已经请辞刺史一职,只可惜与周二郎当年的约定,亦是无法完成。
    信中最后还写道,自从崔大夫等人控制了大碛商路,流民向西的通路,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崔大夫等人,以过关税引为由,向流民收取人头费,极力榨取民脂民膏。
    流民如今堰塞在沙州、瓜州一带,无钱过关者,已有数千,而且越来越多。
    看到这里,周钧深深皱起了眉头。
    思虑片刻,周钧奋笔疾书,写下一封回信。
    信中寥寥数语,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话,劝柳载尽快来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