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分歧
作者:夜尽长   大唐奴牙郎最新章节     
    天宝初年,长安户籍人口约一百二十万。
    安禄山叛唐,攻入潼关时,城内百姓大多向南逃去,留下的人不到三成。
    河北乱兵入长安之后,烧杀劫掠,城内人口骤降至十八万人。
    之后,长安城在燕兵的辖下,人口虽然有所回升,但天宝十五载时,房琯领兵南下,与叛军作战,长安百姓纷纷响应,想要重归大唐。
    那一战,房琯『高谈有余而不切事』,用兵以春秋车战之法,结果唐军大败,战死四万余人。
    此战过后,燕兵恨极长安百姓,故而在城中展开了大屠杀。
    长安人口再次骤降,甚至一度降至十万人之下。
    当时的长安城,与人间炼狱几乎无异。
    杜甫还有诗作,描写了当时的惨状,是为: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时间来到了,新元三年(763)年的春天。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长安城逐渐恢复了繁荣,人口也恢复到了八十万人左右。
    而早在一个月之前,郭子仪收复洛阳的战报,也传入了长安城内。
    长安百姓闻得洛阳光复,叛军大败,纷纷欢欣鼓舞,在城中自发举办庆仪,多日不歇。
    而长安留守,同时也是北唐左相的高适,此时也在长安官所中,设宴款待一群来自凉城的贵客。
    宾客之中,有礼部尚书杜甫、户部侍郎岑参、宣文监少监李白、宣文监代主事卢纶,还有凉州都城中的众多文官。
    这些官员齐聚在长安的宴席之中,说起来是为了义务教育的政务,但其实却是一场文会。
    杜甫坐在宴席的上座,身旁就是左相高适,他看着满堂的参宴者,感慨说了一声:“天宝十载那年的曲江宴,天下文人齐聚长安,多少年过去了,杜某本以为再也见不到当年的盛况了,却不料如今大家又聚在了一起。”
    听见杜甫的这番话,高适一脸沧桑,叹道:“数年光阴,如弹指一挥。摩诘居士(王维),王校书(王昌龄),李复古(李颀),张长史(张旭)……当年的友人,如今都不在了……”
    听见这话,席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杜甫跟着叹了一声,摇头说道:“逝者已去,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朝酒温,功成名遂了,云海天涯两渺茫。”
    李白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开口道:“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至少能够看到长安和洛阳光复,更能看到天下清平之日的到来。”
    高适看向李白,问道:“李翰林曾在江南多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一定要回到长安?”
    李白看向远处的城廓,轻声吟道:“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高适端起酒杯,幽幽说道:“潼关被攻破的那日,哥舒大帅自刎于某的面前。在逃离长安的路途中,我见到贼军屠戮长安百姓,曲江被血染红,尸首如同浮橹,堵塞了河流。在那个时候,我有一种错觉,觉得这一辈子,或许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长安了。”
    “之后,我遇到了陛下,又将哥舒大帅的佩剑交给了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陪在陛下的身边,看着他一步一步,将几乎已经成为死局的战事,一步步的扭转过来。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长安或许还有希望。”
    李白喝了不少酒,听到高适说起贼军的暴行,想起一事,脱口问道:“我听闻,当年陛下登基之后,清算与贼军私通的宗室和降臣,以正朝纲?”
    李白此言一出,堂中俱静。
    周钧当年继位,可谓是一波三折。
    皇帝、宗室、门阀、旧臣,几乎都是心怀叵测。
    所以,所谓清算一事,其中干系复杂,并非只言片语就能讲清。
    李白本就是胆大之人,喝酒之后更是少了顾忌,他开口问道:“洛阳光复,东都中有大唐宗室和旧臣,投靠贼首多年,按理来说,应当一并治罪。有人却上疏陛下,说是对于这些人,应当赦罪再使其还朝,可有此事?”
    李白说的这事,在座之人都清楚。
    洛阳光复之后,郭子仪俘虏了不少身份显赫之人。
    这其中,有李唐的宗室,也有曾经的重臣。
    例如,李隆基在位时的左相陈希烈,河南尹达奚珣,驸马都尉张垍,以及其他不少人。
    之前,北唐对于降臣,有过处置的先例。
    比如,在长安城中,对于那些向燕国投降的唐臣和宗室,周钧大多采取了流放的处置办法;而再早一些的凉城政变,由于政治斗争环境比较严苛,周钧默许孔攸采用了极端高压的雷霆手段,也就是一并处死。
    此次,洛阳光复,俘虏的宗室和旧臣,应当如何处置,朝廷中就出现了许多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投靠贼军的人,与叛国无异,理应处死;有人认为,这些人判处流刑,就可以了;还有些人,向皇帝上奏疏,这些人既不能杀,也不能流放,而是应该赦免罪行。
    而高适向皇帝上疏,提出了他的主张,就是第三种。
    左相的这封奏疏,在朝中当时掀起了相当大的波澜。
    先不说高适的意见,是否合理,单单陈希烈、达奚珣、张垍等人,在安史之乱中都不是什么太光彩的角色,也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情,倘若赦免罪行,的确会引起极大的争议。
    所以,不少朝臣对于高适颇有微词,更别提是李白这种心直口快的人。
    对于李白的责问,高适也没有过多的分辩,只是说道:“洛阳降臣,杀之对大唐无益,更对陛下无益。”
    李白皱眉道:“那些乃是叛唐的罪臣,不将他们就地正法,就已经是恩惠了,又岂能连刑罚都不上,而是直接赦免罪行呢?”
    高适不愿多说:“此事复杂,你不明白。”
    什么叫做这件事太复杂,你根本不懂?
    听见这话,李白的拗脾气,顿时就犯了。
    他卷起袖子,站起身来,离开了案席,快走两步,当场就想去和高适理论。
    杜甫见形势不对,连忙下场,拉住了李白,口中又说道:“你与左相从前乃是好友,又何必在此争论朝政?今日的宴席,大家只谈风雅,暂且搁置争议。”
    听见杜甫这话,李白和高适都是一愣。
    天宝三载时,刚刚得罪权贵被褫夺官职的李白,与求仕无门、心灰意懒的杜甫,同乘一叶轻舟渡过黄河,到梁、宋一带旅游,恰巧与高适不期而遇。
    三人同为诗人,且性情相投,于是便踏歌而行,泛舟江上。
    那一年,李白43岁,高适40岁,杜甫32岁。
    三人在那时,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可如今,李白和高适已经头发花白、巍巍老矣,在长安城中再聚时,二人怒目而视,却再也难以看到当年的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