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建城
作者:狂风徐徐   脸谱下的大明最新章节     
    脸谱下的大明正文卷第五百四十章建城侯涛山距离镇海县城很近。
    近到什么地步呢?
    不超过五十米!
    钱渊前世也来过宁波不少次,甚至还来过招宝山风景区,不过还真没注意到这点,其实这也正常,后来镇海县老城早就被废弃了。
    一同登山的还有吴百朋、唐顺之、戚继光、戚继美、卢斌等人,郑若曾、沈明臣也来凑热闹,到最后汪直带着十几个手下也赶来了。
    、“老船主,母子重逢,父子相见……”
    “钱大人今晨说为汪某向导,总要说到做到。”汪直笑道:“再说了,诸般事还是越快越好。”
    “好好好,诸位一同登山。”
    侯涛山并不高,历史上也没什么出奇的地方,本地名士沈明臣略略介绍了一遍。
    “因波涛汹涌,骇浪滔天,取名候涛山。”沈明臣笑道:“不过自正德年间,因为地处出海口,商舶所经、百轸交集,又名招宝山。”
    大半个时辰后,众人已经站在侯涛山顶,钱渊向东眺望海面,向南看见甬江滚滚向东出海,向西……能看见镇海县城的建筑。
    侯涛山之前没什么名气,很大原因在于,地处偏僻,而中国历史上少有海战,但如今,时代不同了。
    郑若曾叹道:“固六邑之咽喉,全浙之关键,为商船出入之要道也,此兵家的必争之地!”
    惯于海战的汪直也能看出这一点,犹豫道:“要不……换个地方?”
    钱渊笑了笑,伸手点了点站在后排的卢斌,“说说看。”
    卢斌犹豫了下,开口道:“候涛山雄据海口,与金鸡山对峙,为甬江之咽喉,倭贼一旦占领候涛山,且置火炮于山顶,镇海县城将不攻而破。倭贼络绎衔尾入镇海关,官军无力阻止。”
    钱渊点点头,“如何处置?”
    “守城非据险要处不可,而据险要处非建城不可。”卢斌精神一振,“虽侯涛山顶颇为陡峭,但山顶平整,可建小城,可观望远近,可据险而守,可设火炮,纵敌数以十倍,亦难攻克。”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前一句来自于吴百朋,这几日他头疼于好友向胡宗宪提出的征调万余民夫的条件,这种事胡宗宪自然是要甩给吴百朋的。
    “难怪要征调……”吴百朋点头道:“展才早有意在侯涛山建城。”
    后一句是来自于汪直,叹于难怪钱渊提出要西洋铁炮的要求,如果山顶设十余铁炮,哪怕数万海盗围攻,怕也无计可施。
    钱渊笑了笑,向南指了指一江之隔的金鸡山,“再设堡于山顶,战船布于甬江上下,三处可互为犄角。”
    “可设两门,周长两三百丈,高两三丈……”郑若曾在心里估算,心里一安,笑道:“展才,此城何名?”
    钱渊转头再次看向卢斌,后者呐呐道:“或可命名‘威远城’”。
    “卢子鸣虽败于徐海之手,但仍是一时名将,只看其眼光即知。”钱渊叹道:“与此建城,实是迫在眉睫。”
    众人恍然大悟,嘉靖三十五年,前浙江副总兵卢镗于嘉兴府为徐海大败,后被押送入京下狱待罪。
    但在嘉靖三十三年到嘉靖三十四年,卢斌驻守宁波、绍兴两地,多有战功,之前卢斌所言均是卢镗当年心心所念。
    “威远城”。
    这座扼甬江咽喉的小城仍然被命名为威远城,这在卢斌看来,是好友给了个大大的面子,毕竟父亲仍然待罪,但实则是钱渊的些许歉意。
    蝴蝶扇动翅膀卷起风暴,这场风暴一旦起来,蝴蝶自身也难以控制……历史上的卢镗是抗倭三名将之一,战功仅次于俞大猷、戚继光,如今却大败下狱,再无可能名留青史。
    精于军事、海事的郑若曾兴致大发,指手画脚布置建城诸事,突然转头问道:“展才,何人主持?”
    郑若曾是知道钱渊的,他不可能亲自主持建城,心目中必早有目标。
    不远处的唐顺之脸色有点难看,让自己主持通商,已经是精疲力尽,再来主持建城,那真是力有不逮。
    不过钱渊早有目标,他朝着人群后一貌不惊人的文官招手道:“侯涛山隶属镇海,宋知县何以远远避之?”
    人群分开一条道,此人缓步向前,态度不卑不亢,“在下位卑……”
    “位卑未敢忘忧国。”钱渊断然道:“久闻宋知县擅此,可愿主持建城?”
    此人顿了顿,“位卑未敢忘忧国,人手、银两不缺,宋某一力承当。”
    “好!”钱渊挥袖道:“人手、银两要多少都有,三月之内完工。”
    沈明臣这时回过神来,“的确,宋知县可当重任!”
    众人听沈明臣一番介绍,这才纷纷点头,但郑若曾和吴百朋心里有点打鼓。
    这两人都知道钱渊向胡宗宪提出的诸多条件,其中有银两供应一条……但在这儿修城要花多少银子?
    而且不可能只修城,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
    宋继祖,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次年知镇海县事,鄞县东三十五里有东钱湖焉,横缩八十条里,合七十二溪之流而潴之,溉田八万余顷。
    宋继祖于嘉靖三十四年动工,鸠工庀材,主建东岗碶,当年十月竣工,工程历时六个月。
    这样的水利工程,还是在倭寇频频来袭的情况下,只用了六个月就完工,宋继祖个很有能力的实干之才,而且在京中也没什么背景,实在是可用之才。
    年初致仕的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是宁波府鄞县人,曾大力赞许宋继祖之功,并为此事写碑记。
    呃,张时彻是嘉靖二年进士,徐阶的同年,刚强秉直,曾任兵部侍郎,后受严党排挤,又触怒嘉靖,被连降两级。
    嘉靖三十三年,以南京兵部尚书兼浙直总督的张经被押送入京弃市,徐阶举荐同年张时彻起复,就任南京兵部尚书。
    但仅过三年,严党以京察大肆打压徐阶同党,张时彻知晓难以避免,索性在嘉靖三十六年初京察之前,挂冠归乡……与他同列“东海三司马”,也是徐阶同年的屠大山就是前车之鉴啊。
    东海三司马还有一人就是范钦,历史上“天一阁”的创建者。
    恰逢年后绍兴府遭倭乱,归乡的张时彻被困于山阴县城,倭寇攻城甚急,几近破城,钱渊率戚继美所部百里驰援,力保山阴不失,就此和张时彻结下一份交情。
    后来就是张时彻向钱渊推荐宋继祖的……这人在历史上一点名气都没有。
    其实张时彻原时空是嘉靖三十四年就倒了大霉,百余真倭犯南京,被丢出来背锅的就是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张时彻,从这儿算,他还欠了钱渊一份人情呢。
    这边说的兴高采烈,但那边汪直众人脸色越来越难看,这是什么意思?
    通商之地就选在侯涛山,现在山顶建城驻军,或许还要架上火炮,这等于在海商的脖子上悬了一把刀。
    这是什么?
    这是赤裸的不信任!
    不过汪直的脸色很快回转过来,是啊,信任从何谈起?
    汪直难以信任官府,同样的,官府也难以信任汪直。
    没有选沥港,而是坚持选侯涛山为通商之地,主因就是钱渊因为不信任。
    只要封锁住出海口,侯涛山立在官军掌中。
    瞥见汪直那边众人的神色,钱渊踱了几步过去,噗嗤笑道:“早就说了,今日暂且歇息,明日再登侯涛山,非不听劝,何苦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