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吞云吐雾的大清朝
作者:一万只熊猫   乾隆四十八年最新章节     
    五十文钱什么概念?

    乾隆晚期,江南一斗米的平均价格是一百四五十文一斗十斤;农民打短工一天的工钱是5070文,长工一个月的工钱平均在一百文左右一年合一两白银。五十文钱在山东可以买一尺深蓝布或鱼白布。像苏州、扬州、江宁这些地方,一个城市家庭的月均收入在二两白银左右;虽然是按照白银计算,但实际用的都是制钱,大概是2000文到2400文左右。

    清代的银铜兑换不是简单的一两银子换1000文钱,这只是朝廷希望的兑换比率。实际上,一个地区的银铜兑换,往往是要看当地的银铜供给量。一旦白银流入量过大,该地就会发生银贱钱贵的现象。比如西北战事,西安当地因为朝廷输送的军饷造成当地白银供给量突然增大,西安当时的银铜兑换币价就是一两银子兑985文钱。

    照这个水平算,沈敬丹手上的这一盒卷烟可值三四斤糙米,农民打一天短工的工钱,城市居民月收入的4050。五十文一盒的卷烟,一个月要是来上10盒的话,平常人是根本消费不起的。

    一群商人在花厅里喷云吐雾了一下午,这才开始跟沈黄二人订货购买卷烟。不过这些人一共才买了四、五百盒而已,都说先拿回去试试,如果销路好,再大量进货。

    沈黄两人都明白,赵新给他们的这批卷烟所用的烟丝,虽然吸食方便,口味独特一些,但与闵烟还是有差距。

    这个时期除了福建的闵烟,江西、湖北也出产烟丝。

    而闵烟之所以在这个时代能独步天下,其秘诀就是在制作时除了添加各种香料外,还会在制作时加油进行炒制。这种加油炒制的烟丝除了燃烧速度快,烟灰掉地即灭,不容易引发火灾外,在吸食时还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康雍乾三朝的皇帝虽然都不抽烟,也不喜欢臣子抽烟,但却不禁止民间种烟,这也是闵烟兴盛的主要原因。比如福建的漳州、汀州、浦城、兴华所制做的烟丝都是行销全国各地。尤其是浦城所产的建烟,已经成为宫里每年都要采购的贡品。

    至于后世卷烟大行其道的原因,除了因为采用工业设备大规模制造外,庞大的销售体系、强有力的资本支持、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也是卷烟取代传统的烟杆、烟袋锅子的重要原因。

    面对开局不理想的状况,老黄有些气馁,早知道就不带这么多卷烟回来了。要知道离开北海镇时,赵新足足给了他们两人八千盒卷烟。这要是买不掉,烟草放久了受潮的话,好几百两银子可就白白浪费了。

    沈敬丹却不是很着急,他记得临走前赵新对他说过,一开始卖出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建立一个从城市到农村的庞大大销售网络。只要有了这个网络,卷烟才能大行其道。

    之后的十数天里,沈黄二人游走各家会馆,卷烟没有卖出去多少,反倒是将皮货卖掉了大半。

    至于那些俵物,暂时都放在老黄家开设的“黄升泰”南北杂货店里,慢慢卖吧。

    眼看最值钱的货物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沈敬丹便与老黄告辞,带着仆人阿四,雇了一艘小船,从吴淞江转南运河,直奔扬州而去。

    两天后,小船停靠在了扬州城东关门外的运河码头上。甫一踏上码头,沈敬丹不禁脱口道:“总算到家了。”

    明嘉靖三十四年,时任扬州知府吴桂芳为防止倭寇侵扰,以宋代扬州大城的东郭为基础,修筑外城,也被称为“新城”。新城的城墙接连旧城的东城墙,东南北三面总长八里多地。

    清代的扬州城分属江都、甘泉两县管辖。旧城的西半边与新城的南半边归江都县,而旧城的东半边和新城的北半边归甘泉县。

    沈敬丹的家在扬州新城内的东关街附近,归甘泉县管辖。而眼前的这座东关门,原本叫做“利津门”。

    主仆两人下船后,刚进了东关城门,就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青衣小厮站在城门口内的阴凉处探头张望。

    “老爷!”青衣小厮看见沈敬丹,一蹦三尺高,高喊着就跑了过来。

    “贵生,半年没见,个头都快赶上你爹了!”

    贵生一边行礼,一边口中说道:“自从接了老爷的信,从前天起,夫人和二小姐就让我上午来城门守一会。可巧第三天老爷您就回来了。”

    话刚说完,他便起身从阿四手中接过两个包袱扛在肩上。“爹,我帮你。”

    三人过了城门洞,便向右转进了便益门大街,这条街直通新城东北角的便益门。

    “贵生,夫人和小姐都还好吧?”

    “都好。只是夫人一直担心老爷您和全姑娘,每天都吃不好。”

    “唔。”

    贵生走在沈敬丹身后,讨好的问道:“老爷,下回您再出海,带上我一起去吧?”

    阿四脸一板,扭头骂儿子道:“多嘴!有你什么事,老实伺候家里。”

    沈敬丹微笑听着,也不说话,一路就往家走。三人从便益门大街朝北走了几十步向西一转进了一个巷子,最里面的那户人家就是沈宅了。

    三人刚走到门口,贵生一个箭步上前推开院门,让沈敬丹和阿四先进去;自己则跟在后面冲里面喊道:“夫人!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

    沈家这座院子面积不大,前后三进,不过500多平米。沈敬丹刚穿过门厅,刚进了正厅,就见家里的两个下人搀着自己的妻子和小女儿迎了出来。

    半年没见家人,自然不免一番唏嘘。

    “全姐姐怎么没跟父亲一起回来?”等沈敬丹更衣回到后厅,小女儿阿玉突然问道。

    沈夫人之前看了沈敬丹的信,自然是知道怎么回事。她微笑着敷衍道:“阿全现在跟荻姨娘在倭国呢,暂时回不来。”

    “我想找全姐姐玩,她不在,我一个人好闷的。”

    沈夫人道:“前些年你全姐姐没来时,也没见你说闷。你也不小了,过了今年就该给你找人说亲了。”

    阿玉脸色一变,低头不再说话。

    沈夫人不以为意,转头对沈敬丹问道:“老爷,您这次回来能呆多久?”

    “暂时不会去倭国了。以后有事就直接去上海那边接货。”

    沈夫人听了丈夫说暂时不去倭国了,心中一喜。丈夫每次只要出海,她就提心吊胆。

    沈夫人才要说话,沈敬丹又说道:“哦,还有件事。这次我在上海老黄呆了些日子,他想给自己的儿子提亲。”

    太太听见有人给女儿提亲,连忙问道:“哪个老黄?”

    沈敬丹道:“还能是哪个?黄升泰的东家。我算计着阿玉还小,也就没答应,过一两年再说。”

    沈夫人道:“还小?今年都十三了。”

    阿玉听了这话急着说道:“爹,我不要嫁人。”

    沈敬丹点点头道:“爹没答应。你先去正厅,我在倭国买了不少玩意,你去问阿四要。”

    阿玉一听,连忙让下人搀着自己走了。见女儿背影不见,沈敬丹这才对夫人道:“我这次在北地见了两个了不得的医生。他们告诉我,女孩子过早生育对身体有大害处。所以,我想让阿玉过了十七再许人家。”

    “十七?那不都成老姑娘了!”

    沈敬丹不理会妻子的诧异,起身叫来贵生,吩咐道:“你去东大街马府上问一下,马家老爷在不在家。若是在的话,就说我明天去府上拜访。”

    “是,老爷。”贵生应了一声就出去了。

    沈夫人奇怪的问道:“咦?你找马老爷做什么?”

    “有一桩好生意要跟他谈。”

    沈敬丹说的这个马老爷,就是“街南书屋”的主人,扬州盐商马裕。话说马家最有名的,就是自家的那座藏书院,也叫“小玲珑山馆”。

    乾隆三十七年,乾隆为了编撰四库全书,鉴于内府的藏书不够齐全,于是指示军机处,要求各省督抚、学政注意搜访典籍,先行编制目录呈报朝廷。待确定有价值的书目后,再行开单知取,汇送京师,藏于内廷,“以彰稽古右文之盛”。

    谁知上谕下达后,民间反应寥寥。尤其是江浙一带诗书传家的人家,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几代人搜集的藏书送给朝廷。说的好听是借,其实大家都明白,那就是肉包子打狗的事儿。

    到了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再次传谕各省督抚,以半年为限,迅速购访遗书,如再有因循搪塞,“惟该督抚是问”。这下各省督抚、学政知道皇帝要动真格的了,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征书运动在各地展开。

    马裕家的父辈靠盐致富,不过却不像其他盐商喜欢建别墅、玩瘦马,而是酷爱收集藏书,结交文人。马家的藏书之富为时人称誉,高达1385种。

    乾隆早就听说“小玲珑山馆”的大名,于是谕令两淮盐政专责从马家搜访书籍。巡盐御史根据马家藏书账本,前后选书776种,分三批进呈;由于担心遗漏,巡盐御史又私查暗访,确定马家没有另外的私藏,这才罢休。这样一来,马家就成为了全国私人献书最多的一家。几代人劳心散财多年积累的心血,最终落得个一去不回。

    乾隆事后为了表扬马家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奖励了古今图书集成一部。除此之外,他还额外赏赐了许多自己写的诗平定伊犁御制诗三十二咏,平定金川御制诗十六咏,并得胜图三十二幅。

    什么烂玩意儿!马裕马老爷气的心里直想骂人。

    乾隆一辈子可是写了四万多首破诗啊,就这么把马家的几代基业都“明借暗抢”的夺走了。马家的“小玲珑山馆”从此一蹶不振。

    不过,沈敬丹要找马家可不是为了书,而是为了卷烟。

    清代历史上颇有影响的扬州邗江诗社,就是马裕的父亲和二叔资助成立的。而邗江诗社的这批文人在定期开arty时,除了会饮酒、作诗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抽烟。

    比如身为诗社成员,且还是浙西词派领袖的厉鹗,生前就写过一首天香,赞美烟草“胜槟榔、为销残饱。”

    又如该社团另一位著名人物全祖望,生前居然写过一首淡巴菰赋!

    如果能通过马家的关系,将卷烟打进邗江诗社,再让诗社文人们写几首词赋赞美,那卷烟的销路定然大开!

    转头再说上海,老黄自打把卷烟和俵物都交到铺子里后,就一直忙碌着帮赵新找房的事。

    为了帮北海镇的金主找房子,老黄亲自带人去了苏州和江宁,每天除了看房就是看房。当十几天后他从苏州回到上海时,铺子里掌柜来家告诉他,卷烟已经卖出去了两千盒!

    大吃一惊的老黄急忙问买家都是谁,他以为是之前买过的几家船商,却没想到掌柜告诉他是上海县的几家青楼。

    “青楼?”老黄诧异的问道:“青楼买这许多卷烟干什么?”

    掌柜笑眯眯的回道:“东家,现如今青楼女子可都吸烟的。”

    “啪!”的一下,老黄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说道:“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从明末开始,吸烟就成了高级青楼提供高级商业化招待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打茶围的一部分,妓馆向客人呈上烟袋杆或是水烟就成为了惯例。

    而那些名妓们不仅向客人提供烟草,她们自己因为常常陪客人聊到深夜,为了提神也会吸烟。时下的名妓们经常会受邀出席文人们的聚会,所以陪着一起吸烟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话说美丽的女性跟客人一起享用烟草,其吞云吐雾的姿态令诗人着迷,便有了“玉唇含吐亦嫣然”的诗句。当然,她们抽的还都是烟袋杆或水烟。

    别看老黄和沈敬丹在长崎天天和倾城女子厮混,那是因为他们出不去,无事可做;可这两人回到国内却是很少去青楼混的。所以老黄和沈敬丹一开始都没想到青楼这个绝佳的“销售渠道”。

    老黄想到这里又问掌柜道:“青楼里现在卖多少钱一盒?”

    “之前不好卖,东家让我打了八折。都是按这个价钱出的。”

    “下回再来买,给他们打七折!多出的一折算回扣!”

    想到江宁和苏州的青楼比上海更多,老黄当即决定要带一批卷烟,再回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