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于大人学坏了!
作者:月麒麟   皇兄何故造反?最新章节     
    随着王文和萧镃二人开口,其他的大臣也从奏疏上移开了眼睛,各自交换着目光,殿中涌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尽管有些快,但是,这副场景明显还在大家的意料当中。

    整饬军屯的大方向是肯定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如此大的阵仗,牵扯的不是兵部一家,而是整个朝廷的各个衙门。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要说配合兵部推行的章程,各个衙门肯定是愿意的,但是,真的到了做的时候,必然会出现操作上的困难。

    现在,还是兵部和吏部,翰林院这些同为天子近臣之间,便已经出现了矛盾,之后要应付的事情,还多着呢。

    一时之间,不少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于谦。

    他们想知道,在费了这么多工夫准备之后,面对实际操作当中的头一道坎,而且,还是来自于同为天子党的“困难”,一向勇往直前的于少保,究竟会怎么处理……

    然而这一次,于谦的态度,却非常的令人感到玩味。

    他没有像以前一样据理力争,而是轻描淡写的对着王文拱了拱手,道。

    “大冢宰和萧学士说的是,这一点是兵部考虑不周,不过,方才我也说了,这只是兵部初步的打算,毕竟,选授官员并非兵部的执掌,所以,只是一个提议而已,具体如何做,还是要看吏部的意思。”

    “不过……”

    前面的话,于谦都说的十分柔和,柔和到让殿中的群臣,都觉得眼前不是那个坚定了方向之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于谦了。

    直到最后的两个字,老大人们才终于嗅到了于少保原本的风格。

    而于谦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口气虽然平静,但是坚定的开口道。

    “刚刚大冢宰也说了,能够理解兵部为何要如此提议,所以,虽然困难,但是烦请吏部务必想想法子,这六十员的钦差御史,是万万不能缺的!”

    王文眨了眨眼睛,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于谦,于少保,于石灰,现在在跟他耍无赖?!

    什么叫烦请吏部务必想想法子?

    那意思就是,你爱咋办咋办,反正最后我就是要人呗!

    王老大人一时有些无语,踌躇了片刻,他转头向一旁的左都御史陈镒,开口问道。

    “陈总宪,老夫没记错的话,都察院御史满额一百一十人,现有九十三人,六科给事中满额四十人,现有二十九人,不知这些人当中,如今有多少可以抽调出来,派到边境清查军屯?”

    陈镒显然对此有所准备,只略一沉吟,便道。

    “十三道御史巡按诸府,兼有巡盐,巡漕,巡关,巡粮等诸事,不可废弛,人手不算宽裕,最多能够拨出五到八人。”

    “至于六科,朝廷这几年事务繁多,各部都在加班加点,六科稽察六部百司,政务同样繁重,至多能够匀出三到五人,再多的话,只怕会影响朝廷政务的正常运转。”

    如果在朝廷的衙门当中,选一个人数最多的的,那肯定非都察院莫属。

    但是,这是因为都察院的特殊体制决定的。

    都察院掌监察之职,为了保证言路的通常,没有其他衙门一样的层层设置,对于全国的各州,府,县,由都察院直接派出御史巡查,每年定期述职,奏疏直送中枢。

    所以,十三道御史加起来核定员额一百一十人,看似很多,但是须知,大明如今有两千多个县,六百多个州,府。

    这一百多个御史,放到全国的范围内,其实也就刚好够用而已。

    其次就是六科,相较于十三道御史,六科更加独立,严格意义上来说,六科本身就是独立的衙门,其主官是掌事的都给事中。

    但是实际上,由于对六科的考核权,由都察院和吏部共同掌握,所以通常意义上,朝中也将六科归于都察院。

    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陈镒这个左都御史,是可以同时代表科道的。

    六科给事中人数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共计定额四十人。

    和十三道御史不同,六科不必出巡各地,只需要留在中枢复核政务,看似轻松,但是实际上,六科的事务繁重,还在内阁之上。

    在朝堂当中,六科往往最出名的时候,是和皇帝呛声,阻止天子胡乱下诏。

    但是事实上,那是偶发情况,六科真正要监察的,是日常的政务决议,谓之稽察六部百司之事。

    按照事务的不同分类,从地方衙门,到朝廷六部各个衙门,所有的奏疏递上来,在经过内阁票拟,天子朱批之后,在正式拟旨之前,统统要送到六科重新进行复核。

    这个复核主要是制度上的复核,以吏科而言,官员任命流转,是否符合铨选的规则,被流转的官员情况是否属实,有无谬误,若一切无误,则副署后,颁行到对应的衙门,若有误,则送回宫中,驳斥对应的衙门。

    换句话说,小到普通的犯人的流放斩首,大到类似整饬军屯,东宫出阁这样的大事,六科都要参与其中,日常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因为深度参与各种朝廷政务,六科还要负责监察百司,一旦在复核政务的过程当中,发现是因为大臣舞弊徇私而导致的,还要负责弹劾。

    如果说十三道对应的是地方,那么六科对应的就是中枢。

    科道并立,构成了大明庞大而完整的监察体系。

    从这个角度而言,六科合起来一共一百五十人的定额,其实并不多。

    所以,陈镒说的是实话。

    科道看着人多,但是实际上真正能抽调出来的寥寥无几,很多的紧要之处,根本就离不了人。

    何况,托去年土木之役,还有前段时间京察的福,科道现在不是满员状态,想要从中抽调出去清查军屯,就更加困难。

    于是,听完之后,王文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照此说来,如今科道能调拨的人手,大约在十人左右,如此一来,若要满足兵部刚刚的需求,至少要选授五十名科道官员,如此一来,科道的实际官员数量,必然会超出原本核定的员额。”

    “如此庞大的数量,且不说一次性选授难以保证都是可用之才,纵然是选授出来,吏部也要考虑,在此次整顿军屯之后,这些官员该如何安置。”

    “如今六科十三道的实际官员,大约有一百一十九人。”

    “故而老夫觉得,可以自翰林院选拔十人,自春闱当中选优秀者十人,暂时补充到科道当中,另外再烦请陈总宪辛苦些,从六科十三道抽调出二十名御史及给事中,协助兵部清查军屯,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