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民心已得
作者:南宫我梦   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即分粮事毕,李孟羲见这些欲归乡的黄巾众人,都看着自己。

    李孟羲沉思片刻,各队一一交代。

    “你等回去,路上若遇官军盘问,就说是涿州刘玄德部义军,打完黄巾,遣散回乡,而莫言是俘虏遣还。

    放机灵一点,万一说露,余处官军可不比我军,必要擒拿你等。”

    “再者,刀枪分于你们,是让你们自保之用,莫要仗其欺人。

    切记,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多行不义,必自毙。

    勿谓言之不预也!”

    “还有,我看各队,煮饭炊具都不足,要是一路同行倒还好,可总有人陆续离队归家,一队区区三两陶瓮,给谁都是不妥。

    我看这样,你们各队,先不慌着走,我军拔营,旧寨留给你等。

    取水过来,翁中少放水,多多放粮,粮食煮熟带上,路上,虽无法升火,亦有熟食可吃。”

    “嗯……还有,能不喝生水,就不喝生水。”

    “好了,诸事已毕,某祝众位一帆风顺,安然到家!”汉代礼节为拱手礼,此时,李孟羲却双手抱拳,如同梁山好汉一般朝众黄巾抱拳,小小个头,豪气万丈。

    众黄巾皆是抱拳欠身回礼。

    这一幕,就更像梁山好汉了。

    李孟羲目光再扫过面前众人,突然笑了,“众兄弟,头上黄巾,可丢了吧?”李孟羲以手指额。

    众人一愣,然后看了彼此,看到彼此头上之黄巾,众人顿势手扯黄巾,黄巾撤断之后,狠狠地朝地上摔去。

    他们动作之快,力道之大,仿佛,恨死了头上这烂布条。

    众人一同手扯黄巾甩之于地的整齐划一的动作,于李孟羲身后刘关张看来,顿觉一股浑然之势。

    若是三军举酒壮行,壮士痛饮酒,齐摔碗,彼时之壮阔,与此时,一般无二。

    其实,要是换成梁山好汉一般摔碗,更是毫无违和。

    事已毕,义军还要行军,争取天黑前赶回涿郡,两下至此分别。

    义军收拾好东西要走了,要归乡的众人,目光流连,过来相送。

    “诸位,咱们有缘再见!”

    李孟羲朝众人抱拳告别。

    众人都是抱拳回礼,口称别过。

    不少人,不住抹泪。

    分粮之事,是刘玄德主导,但这告别之时,李孟羲似乎是有些喧宾夺主了,他先一步跟归乡众人告别,刘备就没多余的话说了,随李孟羲之后,朝众人抱拳致礼,而后转身离开。

    义军走了,等义军走远,这些背着行囊的归乡之人,看着义军消失在视线之中许久之后,依然一个人也没走。

    “玄德公真仁义也!”人群中,发出一声感慨。

    这话,迅速引起了众人共鸣。

    前黄巾俘虏,如今归乡之人,都是对刘备赞不绝口,话中,也少不了李孟羲。

    关于李孟羲的话题,和刘备的话题,五五之数。

    毕竟此次,李孟羲也刷了一波存在感,李孟羲给众人发枪,给众人拉队列,细心交代众人路上事宜,跟每个人都有接触。

    都说,将心比心,李孟羲未多想,只是想稍微交代一下,但归乡众人都感觉到了李孟羲的善意。

    这么一个善良的小娃娃,看着更是气度不俗,众人都觉得,这娃娃日后可不得了。

    就是,众人遗憾,只知刘玄德有一个军师,军师是个小娃娃,却不知小娃娃叫个啥。

    归乡之人还记得李孟羲的交代,人交代说,瓦罐不多,路上柴火啥的也不好找,要是有人半路走,瓦罐也不好分,还是先把粮食煮熟了带着走,更好。

    众人便四处去找水,就在义军旧寨,烧火蒸粮。

    有的队人少,先把粮食煮完了,打点好包袱,拿着义军给的防身用的刀枪,跟余人告别。

    历尽风波的众人,此时多少也有些交情了,走的人憨笑一声,“俺们先走了!”

    还忙着的人抬头,手一摆,“好走!”同样憨笑。

    渐渐的,下午半午之时,最后一伙人煮好了粮也匆匆走了,义军旧寨之中,除了一些未灭的火堆,什么也不剩了。

    再说义军的行军队列。

    经由今天分粮之时,想走的人已经领粮回乡了,想投义军的人,都留下了。

    既然相投,就是自己人了。

    乡勇们也不必像看管俘虏那样,时刻紧盯着不得闲。

    军师有令,余下这些人,不再是俘虏,而是投奔之人,不得再相欺。

    胆敢有犯,定斩不饶。

    军令即下,义军便分为前后两部,中间夹着归附民夫。

    不是看管,而是前有引路,后有照看,前后皆有制,有一定组织和纪律的乡勇们,当能控制住民夫们行军的速度。

    不然,若是让民夫们在后边自己走,有人走的快,有人走的慢,快的不等慢的,慢的也不追快的。

    走百米,快慢拉开三五十米的距离,走一里,前后拉开半里。

    要是走了十里,几百人的队伍,愣是能拉的几里长,比放羊还乱。

    关羽兵法精深,行军细微处之安排,便是其兵法学问所在。

    这日行军,李孟羲学到了前军后军呼应之法。

    看来,行军并不是易事。

    李孟羲站在车上,看着前后的行军队伍,与前世所见的军人拉练的队伍相比混乱很多的义军队伍,李孟羲眉头微皱,有所思索。

    离李孟羲不太远,后方压阵的关羽刘备二人,行军途中无聊,关羽刘备二人就看李孟羲手扶车栏,站着很久了。

    刘备指了指,笑着指给关羽看。

    关羽面上带笑,手拂长须,看着李孟羲小小的身影,颔首赞到,“行军十余里,就见羲儿纹丝不动,就此定力,已殊为难得。某去问问,他因何凝神。”

    “驾!”关羽轻夹马腹,口中轻驾一声,纵马前去。

    片刻后,刘备就见前去和李孟羲交谈的关羽,两人谈了许久,关羽这才回赶。

    “如何?”刘备问满脸笑意回赶的关羽。

    “哈哈!”关羽朗笑,“羲儿是在观某行军之法,他说,我行军队列,不甚整齐。”

    关羽快慰大笑。

    刘备忙又问,羲儿所言可有道理。

    关羽前后看了一眼,点头,“某也觉得散乱。”

    自涿郡起兵,乡勇自募集到打造兵器到练训,月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