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战术一步步推演,从攻城梯制造,到攻城梯对冲城,从攻城椎制造,到攻城椎破门,从攻城梯搭城战术,到攻守双方推靠攻城梯,再到城头弓弩手分配,再到甲士登城之后于城头厮杀的最佳战术,再攻城之城门处,之破门刹那的策略,推演下去,自然推演到了城墙某点要破,城中援救。推演到了兵力调动和支援问题。乡勇们攻守正酣。李孟羲于城下,抬头上看,关于支援,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城墙很长对吧,如果城墙某一点要被攻破了,得立刻支援对吧,而且最好的是从城中派兵登城支援,而不是调其他城墙的兵支援。若是为了支援,把其他城墙上的兵调走了,岂不顾此失彼。由此,又引来了另一个问题。万一打的火热的时候,敌军甲士突然登城了,我方附近的守城士兵一着急呼啦一下全部围上去了,霍,完蛋了。人一下就走了,敌方未准备使用调虎离山之计,我方就已经自离其山了。城墙上出现兵力空白的地方,太危险了。而若是组织度不高经验也不丰富的军队,真的很有可能敌军在某一点刚一登城,士兵们就紧张的要死全围上去了。守城是个很精细的活。为了避免一堆人蜂蛹一点,可以细分防守区域,把每一段城墙,甚至把每一个城垛分给特定的一伍一什或者每一伯人来守卫。区域划分好,每个小队只用管理自己的那个城垛就行,守住了有功,守不住砍头。而城墙别的地方失守与否,不用管,专心盯着自己防守的区域就行了。至于是否需要去支援,则由城墙上能总观全局的指挥官来决定。守城这么守的话,仗再打,城上也不会太乱,井然有序的,不会被敌军所趁。李孟羲又自悟到了关键的一个易疏忽的点。要把城墙一段一段的分给一支支队伍去防守,因为城墙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所以可以大致确定好兵力配置的比例,每一队的人中叉杆手,刀盾兵,弓手,弩手,戈兵,枪兵,还有需要多少低级军官,可以摸索出一个比较万能的比例出来。而兵种比例一时半会儿弄不清,纸上谈兵,跟实战差的远呢。只有在实战中得到的数据才是最合适的。这个问题李孟羲自己发现了,然后自己想了一通,自己又找到了答案。守城应该井井有条,混乱无序容易崩溃。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城那么长,纵然城中可向城头增兵救援,可城中到城上,爬楼梯也需要时间,必然不会太及时。还有,怎么能知道哪里需要支援,靠看吗?守城的时候,城头都是人,视线被挡的严严实实,看不了全局。而不在城上,在城下就更看不到全局了。单纯靠守城指挥官用眼看是不行的,那么靠消息传递呢?比如说,靠喊?不行,人声嘈杂,喊杀声一片,你从城头往城下大喊需要支援,城下能不能听清是一回事,要是别人也喊需要支援,负责支援的人一时半会听不清到底是谁喊的了。一秒之差,城可能就被攻破了,所以一点耽误不得。没有电话,若是有电话,哪要守不住了,直接电话摇人了,那多方便啊。可惜电话是不可能有的。李孟羲想到的旗语,各守城小队备赤面旗一面,要是觉得守不住了,需要支援,赶紧拿着旗子在城头朝城里挥两下。然后城下看到旗子,直接定点支援,这比用吼的,或者用通讯兵跑上跑下的,有效率多了。攻城战一开始,可能要连着打十天半个月的,晚上也会有城墙要失守的情况,晚上看不见旗,好办,用火把打旗语是一样的效果。李孟羲被自己的聪明才智折服了,这样及时的支援,能大大增加守城方的韧性,而敌方就会很难受了,敌军会发现刚打开个突破口城里的重兵就上城了,然后被撵回去了。李孟羲脸上浮现了志得意满的笑意,当目光扫过城北长长的城墙,李孟羲眉头又皱了起来。对了,虽说有了赤面旗或者夜晚的火把旗语,可以支援的很及时,但是援兵去城上支援,有可能到了城上,却找不到要支援的人在哪了。每一段城墙上,都是完全一样的城墙垛,完全一样的城墙,穿着完全一样甲胄的我方军士,城如果太大,在城下旁观容易看到求援的赤面旗,到了城上,就可能找不到了。还有一种情况,好几个地方一起挥动赤面旗求援,然后派了好几队支援队上城,很可能发出这样尴尬的事——支援队把遇到的第一面赤旗当成了需要支援的地方,这好了,一个地方挤了数支援兵,人挤的都下不了脚了,而其他需要支援的点,援兵迟迟未来。这等于,其他点没有支援。一面赤旗,是不够的。旗子也应该特殊设计,使在城下可以轻松看到,攻城队到了城上,也能隔着很远看到求援的赤旗。而且,旗子要能区分所属的不同守城区域,不能出现支援队支援错了的情况。可以按编号——东墙一区,东墙二区,东墙三区,把这些数字写在旗面上,以便支援队对点支援。再说在旗面上写字,用墨水写无妨,但万一下大雨了,墨迹被冲没了咋办。所以,旗子应该事先用线纹出字样的,可以防止雨淋。好了,车轮得准备,三二十面赤旗占不了太多空间,也可以准备。还有,若是大雨滂沱,旗子会被雨淋的展不开。可以用硬旗,即用细木条把旗面撑住,如同纱窗一样,这样雨再淋,赤旗依然是舒展的。这样的硬旗,很像古装剧中,官员上街,前边净街的衙役手里拿着的【肃静】,【回避】的牌子。这样风雨无阻,支援都可及时赶到。李孟羲本不会守城,可现在嘛,他觉得自己会了一点了。城上传递信息的手段有了,快速支援的手段也有了。对于赤旗上的数字,李孟羲还有别的想法。当年国产某军舰下水,网友们都在讨论军舰会是什么名字。李孟羲奇怪,为什么不按数字来编号军舰呢?数字是最简洁的吧,尤其是军队这种追求效率的地方。当时就有人科普了,数字的确最效率,但人不是机器,记忆数字很容易出错。简单来说电话号码,区区几个数字就能记错。相比数字,文字图形等象形信息,大脑更容易记忆。如果军舰全用数字起名,假设战况激烈,一会儿这个数字的舰漏水了,一会儿那个舰起火了。那在指挥部,负责收集信息的人员,很容易把数字给记混。因为单纯的数字符号只有九个,数字编号同质化太强,记忆天生容易混乱。用更通俗的例子来描述吧。编号728舰需要支援,编号429舰漏水。编号640舰起火。编号792舰需要返航。你看,这四个舰的编号,共有四对重复数字。这个重复概率,换成中文,等于——孙行者舰需要支援,者行孙舰漏水,行者孙舰起火,行孙者舰需要返航。那么好,前方战事激烈,一遍汇报过后,只听了一遍,请直接告诉我,到底是哪个舰起火,哪个舰漏水呢?很容易记混是吧。所以,数字虽然简洁,但仅有九个数字重复太多的,反而不利于记忆。几十艘军舰的编队已经够大了,用几十个非数字名字命名,不容易出错。守城战也是这样。更别说好多士兵还都有口音。城头打的很激烈,突然城头挥赤旗了,千夫长赶忙派手下的一个百夫长,“快,去支援第四旗!”百夫长连忙带人到城头去了。然后累死累活爬到城上,哎我去?千夫长说的是第十旗呢,还是第四旗呢。好了,军情耽误了,支援不及时,我军凉了。这种玩笑一般的情况会有吗?必然会有。数字旗不行。天干地支呢?不行,李孟羲不懂天干地支。“那就,十二生肖旗,东西南北,每一个边城墙,布置十二面生肖旗,共四十八面旗,够了。”李孟羲长舒一口气,万全之法有了。十二生肖是很好的容易识别图像,十二生肖于民间属于常识,文化水平不行的乡勇,个个都能分清。要是,写文字,写第几队第几队,不行。识字率低。而要是用其他神兽图像做旗面,比如,用獬豸,朱雀,玄武,麒麟,之类的神兽。那出身贫寒没啥文化的乡勇们,认不认得这些神兽还是两说。增加了识别难度。旗帜识别困难,不易区分,这本身就是问题。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娱乐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