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到此,已得到重要成果。凭此强力木炭,可使纸浆脱色效果再强一个台阶。关羽商量着想再煮一锅木浆以造纸,可李孟羲知道,测试顶多只算完成了一半,这一轮测试用的全都是木头,全都是植物主干的部分。而植物,一种植物,有主干,有枝叶,有树皮,有树根,还有花,有果,连果实也有果皮果肉和果核之分,测试远未结束。下半部分测试,要更复杂数倍。单柳木,就有柳树跟,柳树树皮,柳树树枝,等等。再考虑到烧窑制作木炭消耗太大工时工期太长,显然不适合用以测试之用。李孟羲想到昨日所想到的,便捷制炭法,把木头装陶碗里,然后碗口湖一层泥,然后把碗直接放到火上烧,这样不用窑了,能快速烧制少量测试之用的炭。再考虑到陶碗和泥的密封效果不好,泥封很容易烧裂,而且陶土的传热效果也不好,最好的选择是利用高压锅技术,用高压锅作为闷炭的载体。想到这里,李孟羲动身去了铁匠营地。这两日,因为造纸术暂时停止,为省柴,高炉也停止了,铁匠们在营地里无所事事,在自发的清扫各处。李孟羲直接找到匠人首领,他下达了两个打铁任务。第一个是,再做一个高压锅,所有的技术要求跟前一个一样。第二个,他委托铁匠们做一些小的铁盒子,铁盒子的形状是扁平的长方体的,有盒,也要有盖子,大小巴掌大就够了。若再具体点说,李孟羲要的铁盒子,实则跟饭盒差不多。李孟羲需要大量的铁盒子,至少五十个才够,这些铁盒子的作用是用于制炭之时,待日后测试其他材料是,可以一次将几十种植物的根茎叶等组织放铁盒里,然后一次可以制作几十种木炭。高炉烧起需要时间,冶铁需要时间,匠人们把融铁打造成所需的物件也要时间,估计一天时间不够制作出所需铁器,尤其是所需的几十个铁盒子,在不能铸造的情况下,得用锤子一锤子一锤子把铁敲出盒子的形状,工作量非常大。以李孟羲对现在锻造技术的了解,他推测,估计得两个整日,才勉强能够制造出五十个盒子,也就,高炉得一直烧两日。李孟羲在想,锻造工艺中,最高的成本,除了人力外,似乎最高的成本是燃料成本,打铁锻造的时候,炉子得一直烧着,才能一直把铁维持在熔融状态,而一旦把炉子停下,就得重新热炉,预热的时间又得很长。据说,现代钢铁工业的生产线,一旦开启生产,数年就不能停,一停生产线上的炉子就得全线加热,加热到了足够程度才能进行生产。玻璃生产线似乎也是同样如此。这其中,涉及到能耗和利润问题,也就是,炼铁炉相当一部分能量损耗在预热阶段,如果想提高染料利用率,可以一直生产,尽可能避免不停的灭炉烧炉。可要说生产的话,现在军中物资不够,李孟羲也没什么大规模生产的计划,炼铁炉直起来的目的,只是为了利用漫长的冬日时间进行技术研究。那么,若为提高热量利用率,不生产,一直研究的话,可以研究什么?李孟羲想到了,打铁,锻铁,铁锅,冷锻甲片,灌钢法,各类兵器,太多了!所以,高炉可以一直烧着了,铁匠们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轮流开工了。李孟羲想要的第一件铁器,乃是铁锅。和铸造铁锅相比,锻打的铁锅工作量极大,工期极长,得靠铁匠对一块铁捶打成千上万次,才能把一块铁锤出锅的形状。一个锻铁锅,得一个铁匠耗费数日甚至十数日才能锻打出来,成本高极了。这无妨,成本不是问题,铁锅可是太好用了,有了铁锅,可以做超过的美味的食物了。李孟羲叫过铁匠队长,他交代将铁匠们分做数队,火炉烧起就不停了,日夜交替劳作。匠人首领迟疑了下,“那,军师,分几轮?多久换回人?”多久换回人,一批人多久换一回班,这个问题好,肯定是不能九九六,畜牲才让人九九六呢。李孟羲本想说,八小时,也就是四个时辰轮一轮,可再一想,打铁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工作,跟一般的办公室工作还不同,办公室的工作一直工作八个小时倒可以,可抡锤子打铁,连打八个小时,铁打的人也扛不住。李孟羲结合自身来考量,他觉得如果让他自己来打铁,抡锤子轮个三分钟就没力气了,铁匠们都是大人,大人们力气大,能扩个十分钟吧,可抡上十分钟,也是会没力气的。由此,李孟羲精心想出了认为比较适合铁匠们的工作时间安排。具体工作安排是,一个铁匠一日忙够四个时辰就够了,然后呢,工作的这四个时辰,可以打铁一刻也就是十五分钟,可以歇上五分钟。也就是,每一刻,可以歇上五分钟以恢复力气。当李孟羲把构思好的制度说给铁匠队长时,铁匠队长,一个年已中年满面沧桑的中年铁匠,神情变得很是复杂的看着李孟羲。李孟羲问,“这个安排咋样?要是觉得时间长了,还可再减,反正,咱们现在没啥要紧的事干……”“不长不长!”铁匠队长赶紧道,“这就够好了,够好了!”在铁匠队长漫长的打铁生涯中,还从未有过被如此珍视的对待。一日,只忙碌四个时辰,余下的想干嘛干嘛,而忙碌的这四个时辰,每隔一刻,可歇上一大段时间,从未如此惬意过。铁匠队长过去把工作安排跟所有铁匠们说了,好消息是,终于要正经干活了,能干活以为着按军中规矩,能时不时得到赏粮,更好的消息时,干活归干活,可一点不累,一日只干四个时辰,还能干一会儿歇上半天。当铁匠们听到这份不可思议的劳作制度时,他们无不心里对李孟羲生起感激,同时,还对李孟羲佩服起来。在铁匠们心里,他们认为,自家小军师才是懂锻造的高人,这才对,干一刻,歇上一会儿,然后才能恢复力气继续打铁,这才对。李孟羲对铁匠们的工作安排有些想当然了,每劳作一刻歇上五分钟,这固然是最佳的体力恢复频率,可实际劳作中,一刻时间远无法把一个铁件打完,再结合手工锻造的特点,一般是,一旦开始锻打,就叮当叮当的一气把铁打完才歇,其中涉及到手感问题,打铁必得锤子轮起来叮当当当砸起来,越砸越顺手,越打越有手感。而要是打短短一刻钟便停下,确实是不累了,安逸的很,但势必将工期拖的漫长。工期长了,木炭消耗大,本来一天能干的活得拖到两天,人力成本也变高了。从狗日的资本的角度,木炭消耗大,人力成本变高,都是严重的缺点。然而从铁匠们自己的角度来看,一刻一停,是最不劳累的方***锤子抡了一刻,刚好力气消耗要开始力竭的时候,此时歇上一阵,就能恢复起力气再次打铁。令出于李孟羲,劳作制度又很有利于铁匠们自己。一大群铁匠们,开始讨论着这个对他们而言极陌生的没有任何苛责的劳作制度。铁匠们几乎以笨拙生熟的方法,口头约好了轮换顺序,谁上午干,谁下午干,谁夜里干,全都是口头约好了,没有任何记录,也没有任何管理,铁匠队长也没管理意识。铁匠营毕竟是很晚才成立的一营,原不如木匠营组织严谨,要是木匠营,李孟羲去安排一下工作,那么到底是属于杂活,属于大活,需要几人,得忙几天,由哪几个人来忙,工酬和赏赐又是几何,匠营副官鲁犁能弄的明明白白。这是木匠营。铁匠营远不能如此,铁匠营连首领都还没有,规章制度更是几乎没有。李孟羲交代劳作制度的时候,把想要的小铁锅一并给铁匠队长说了。匠人队长深感李孟羲对匠人们的爱护,心中感激不已,他对一众或熟悉或不是很熟的铁匠同行们到,“众弟兄,某说一句。咱军师体谅咱们,咱也得好好干,莫要再耍滑,干的时候好好干,下点力!不干的时候,由你歇去!”铁匠队长所说的,也是铁匠们的普遍心生。正所谓投桃报李,李孟羲给铁匠们一个宽松的不可思议的劳作制度,铁匠们深感此义,都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得好好干。作为对军师的汇报,众铁匠决定加班加点把李孟羲要的小铁锅打出来。铁锅不是什么神兵利器,随便打就行,李孟羲没要求质量。然而,铁匠们自发的推举出了公认技艺最好的匠人,由几个技艺最好的匠人来打铁锅。待之后,当李孟羲见到凋龙画凤好的不得了的铁锅时,不知他该惊讶成何种模样。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娱乐多多